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

2020-07-04许莹莹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初中

许莹莹

【摘 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是面向初中生开设的以完善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核心的课程,更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帮助初中生度过重要学习阶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挥并体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优势,教师精心设置教学策略、学习深度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重要的策略选择,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改革也步入了一个深化发展的全新阶段,加强道德与法制教育,完善学生道德素质已经刻不容缓。在德育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无疑是一个坚实的教育阵地,同时也担负着对初中生进行价值观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责任。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在持续改革与创新,而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完善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教师除了要革新教学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之外,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化设计,注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助推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纵观整个教育领域,教师都把在教学当中加强反思作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它其实是教师对教学现象的检查纠错和反思调整,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够从过去的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开拓者,切实做到立德树人。对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如今已然成为了教育界普遍研究的焦点,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开始在初中阶段的不同学科教学当中推广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还具有将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交融的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督促学生逐步养成合作的良好习惯,以便在今后学习当中自我检查补充,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找到适合自身的个性化与创造性学习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整合,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变革教师传统单一单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和深入探究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感知学习的乐趣,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总而言之,在积极改革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将变革传统教育模式作为根本,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既是尊重和激励学生的表现,又是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保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探疑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问题无疑是教学的焦点,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当中关注的重点,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点。不管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是能力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而且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就需要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有思考探究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方法。所以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并围绕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疑、释疑之中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的质量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质量,所以教师需要挖掘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核心内容,科学设置不同的问题类型,同时注意营造问题情境,让问题和教学过程交融起来,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当中用合作学习方式解决疑问。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就可以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小组合作探究的整个环节,并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你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的状态?你能够向大家分享身边的法律故事吗?这几个问题会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与探究中密切联系生活和教材知识,深化本课教学。

(二)打造活动课堂在合作学习中体验

实践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正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彼此互动与相互协调进步的过程。按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给学生打造活动式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将会大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并在多彩活动当中习得知识,获得深刻的体验,顺利掌握道德与法制当中的知识要点,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过程中要赋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成为活动组织开展的主人。而教师则需要从旁指导和给予协助,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综合发展,也让学生在良好的活动体验当中吸收与内化知识。例如,在教学“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与作用”时,教师可以结合主题设置一个时政播报的实践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教师课前就给学生安排活动任务:在课下搜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和所发挥作用的材料,让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材料进行归纳分类与创造性的展示。有的小组用课件展现成果,有的小组用视频片段展示成果,这样的实践活动将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深刻体验当中把握所学内容。

(三)精选教学主题在合作学习中探究

主题是教材与课堂探究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核心思想内容,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通过精心选择主题,并基于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激励学生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体验法”与“讨论法”,为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体验探讨的实践活动中,精心选择典型性的主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始终把握住主题,基于主题进行拓展,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索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教学“守护生命”时,教师通过对本课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与挖掘,可以设置“珍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的合作学习探究主题,让学生在小组之内做好分工与协作,积极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并在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落实。

(四)有效延伸课堂在合作学习中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有实践性的鲜明特点,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也是这一课程最为根本和主要的要求。在课程标准当中就特别指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开展要关注和学生社会经验与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当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健全学生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生活体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于是教师在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的同时,也要积极延伸拓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主动投入到各种各样的体验实践活动当中,并在实践中做好互助协作与共同进步,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行动。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建时事学习兴趣小组,积极搜集时政信息,拓展课程内容;组织情景表演活动,将与道德与法制主題相关的素材编成剧本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模拟表演与角色互动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独特优势。

三、结语

初中生处在一个养成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在专业化的学科学习当中吸收知识营养,改变思想认识,受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综合熏陶,无疑是完善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并给学生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有效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学习任务要求、促进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更有助于助推学生的全面进步,所以需要教师将其合理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促使学生累积自主学习与成长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桂贵.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214.

[2]林晓菲.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25):37~38.

[3]吴宗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08).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