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2020-07-01姚洁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公共产品教育公平高等教育

姚洁

摘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教育需求的增加,教育的供需现状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需要承担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保证社会公平的职责。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其中,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与收入分层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公共产品

一、引言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追求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制定了重大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我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差距尤为明显。另外,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城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文献综述

在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方面,王欣(2016)认为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城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1]

在教育公平与收入分配现状的关系方面,易培强(2007)认为教育具有收益效应,个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高铭铄(2017)也提出由于教育自身具有经济效应,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收入分配不公平影响教育的不公平,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关联。[3]

在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方面,张琦(2008)认为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要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建立并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转移支付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利用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差距等。[4]

综上所述,从研究方向上看国内学者侧重于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理论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三、高等教育公平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3.1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

3.1.1排他性和竞争性

经济学家和教育界学者几乎都承认,教育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與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不付代价的消费;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

但高等教育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这会降低原有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例如,受教师关注的平均程度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减少;因此,高等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3.1.2外部效应与供给

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实体的行为使他人受益或受损,却不会因此得到补偿或付出代价。事实上,越是基础教育,外部效应越强,社会成本越低,因此,基础教育应免费或由政府承担大部分费用;而高等教育需要由受教育者承担大部分学费。由于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具有较弱的正外部效应。所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由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政府适当干预,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提供方式,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3.2高等教育公平的评价指标

洛伦兹曲线是一条介于绝对平均线和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一条曲线,如图3-2中的L曲线。以洛伦兹曲线为基础框架,构造一个衡量财富分配不均程度的测量指标,即“基尼系数”。经济学家基尼把基尼系数G定义为洛伦兹曲线L和代表绝对平均线OP围成的区域B的面积与三角形OPQ的面积之比。即:

当收入分配绝对公平时,基尼系数为0;当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时,基尼系数为1。

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存在的问题

4.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首先教育资源配置在校际、城乡、区域之间严重不均,在办学经费、师资条件、教学设施、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校际、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很大。近些年,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断扩张,但高等教育仍属于“稀缺产品”。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必然导致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和享用教育资源不公平等问题。

4.2收入分配不公平加剧教育不公平

教育不公平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而收入分配不公平又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影响机制。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受教育者从中能得到回报,但也需付出费用,每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受个人预算约束限制。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家庭所能享受的教育层次就更为不公平。

五、维护教育公平的建议

5.1完善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差距

加快推进所得税税制改革,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税制改革应该以公平税负为出发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积极扩大就业,通过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5.2运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努力实现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促使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对于西部落后地区,政府应要求对口支援省份尽力援助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把其作为支援西部大开发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同时,政府要求每个高校应将招生总计划的百分之几投放到西部地区,提高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使西部地区的考生在入学机会上享有真正的公平。

参考文献:

[1]王欣.公共经济学视野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08):105.

[2]易培强.教育公平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5):41-44.

[3]高铭铄.基于教育公平问题视角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知识经济,2017(03):17+19.

[4]张琦.教育公平的公共经济学分析——以高等教育为例[A].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7.

猜你喜欢

公共产品教育公平高等教育
公共产品消费视角下边缘地旅游剥夺及其应对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公共产品性质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