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2020-06-30汪争环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计划性置管满意率

汪争环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 200235)

留置鼻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是为吞咽障碍患者输送食物及水份的有效方式,但留置鼻胃管属于侵入性操作,容易破坏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使患者产生压力性刺激反应,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一系列不良事件[1]。非计划性拔管是胃鼻管留置期间较为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自行拔出管道,轻者增加护理工作量,重者加大机体损伤,影响近期和远期预后[2]。本次研究对我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留置鼻胃管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留置鼻胃管患者。入选标准:符合鼻胃管留置指征,且置管时间≥2d;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胃肠道功能不完整;病情危重转ICU监护;合并有上消化道梗阻;精神类疾病;理解能力缺陷。100例患者男63例,女37例;年龄26~73岁,平均(42.87±2.87)岁。将100例患者以2019年7月1日为时间点,将7月1日前接收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将7月1日起接收的50例患者归为干预组,两组的临床资料较均衡,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置管护理,置管前责任护士全面核对患者信息,完善相关准备工作,置管时遵循无菌操作,置管后妥善固定鼻胃管,做好管道标识,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掌握拔管指征。

干预组则在此期间又全面分析鼻胃管留置期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原因,再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置管前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告诉患者留置鼻胃管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并向患者说明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的置管配合度。②缓解置管不适感:选择材质较佳的鼻胃管,置管前可适当用开水浸泡一下,以促使管道软化,降低置管对机体造成的刺激,并注意插管时动作宜轻柔,以减轻疼痛感,此外,可以在鼻咽喉部喷康复新液等药液,以提高舒适度。③妥善固定鼻胃管:置管成功后需对置管长度进行标记,并采用Y型固定法进行鼻胃管固定,另用透明薄膜贴于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进行二次固定。④合理有效的肢体约束:对非计划性拔管高危人群需适当给予肢体约束,提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肢体约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取得患者理解,避免不必要纠纷。⑤加强病房巡视:置管期间需加强病房巡视,完善管道交接班工作,及时检查管道有无打折、扭曲情况,并指导患者正确维护管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通过[n(%)]表示,给予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 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留置鼻胃管时虽然能够达到治疗与引流双重作用,但多数患者由于对鼻胃管插管缺乏足够了解,置管后容易因不适感而自行拔管,一方面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加大患者痛苦,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食物反流,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加重病情程度[3,4]。因此,全面了解留置鼻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再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以往常规护理一般凭经验进行,未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护理措施较片面,且缺乏针对性,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依然屡有报道[5]。本次研究对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2.00%、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6.00%、80.00%,P<0.05。研究中我们根据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使得护理措施更有预见性与针对性。患者置管期间主动与患者交谈,积极给予心理护理,有效消除其置管恐惧感,提高置管配合度;置管时选择较佳的鼻胃管材质,并规范置管操作,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置管舒适度;置管后妥善固定鼻胃管,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约束,有效避免鼻胃管脱管,加强病房巡视,有效确保置管安全性,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综上所述,对留置鼻胃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计划性置管满意率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要有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