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中国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2020-06-2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孔子汉语

于 勇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一、国家形象传播相关理论

(一)国家形象的理论内涵

1. 国家形象的概念

国外学者对国家形象提出了很多近似概念,如国家认知(Perception of the Nation)、国际威望(International Prestige)、国家信念(Country Belief)等,而肯尼斯·博尔丁的“National Image”与中文的“国家形象”最为接近。而国家形象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并不相同。国家形象是指国家在国际媒体交流中形成的或在别国媒体中呈现出的形象。从新时代角度指出国家形象是人们基于一个国家的整体认知而形成的,此种认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于该国的情感与态度。

2.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制度体制、民族文化、综合国力、经济现状、国际关系、民众素质、社会文明等,它们都可以反映或者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的认知因素可分为认知主体影响因素、认知客体影响因素和信息的沟通与传播。首先,认知主体影响因素是以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为代表,它们是基础性要素;而社会形式、文化制度、法律法规等是框架因素。第二,认知客体影响因素是一种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总体感知,包括认知客体的政治态度、更新信息的途径和认知能力。第三,新闻传播领域普遍认为影响国家形象认知的核心因素是大众媒体传播。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媒体传播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和国际环境中展示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思想

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思想就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中国梦”国家形象思想。

“中国梦”所树立的“中国形象”对内阐释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而“中国梦”的国际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中国梦与各国梦融通,共同铸就全人类的世界梦。其次,中国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梦想互享共同。即便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为生民立命,就是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各种文明、发展模式相得益彰。

二、新时代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

(一)新时代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形象”的互动关系

1. 汉语国际推广是“中国形象”的重要名片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各国对学习中文的需求持续旺盛,国际化的汉语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欢迎。汉语承载了包括历史、哲学、科技、文学、艺术在内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并传递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中国正通过“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平台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发声舞台,展示自己的国家形象。因此,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形象”密不可分,汉语国际推广是规划与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外交努力的一部分。

2. 汉语国际推广直接和间接影响“中国形象”的认知

“中国形象”的塑造与对外传播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汉语国际推广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汉语本体。拥有独特声调且历史悠久的汉字、文化中的态度与价值观都能提升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中国形象”。其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媒介渠道的延伸与拓展。汉语学习在起到传输知识纽带作用的同时,也能延伸与拓展汉语学习者的信息媒介渠道。第二,与现实中国接触的机会增加。与一国现实接触的越多,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国家形象认知就越客观,就越接近于国家的真实形象。汉语国际推广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有机会与中国接触,从而在此基础上客观全面地构建起“中国形象”。

3. “中国形象”影响汉语国际推广的效果和走向

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成功实现语言、国家和民族三者认同的高度重合。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而为了顺应全球化进程,中国也在加速转型,全方位融入世界,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公认的良好大国形象。正是强大的“中国形象”加速了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截止2019年9月30日,国家汉办官网显示,全球已有158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累计为数千万各国学院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

(二)新时代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中国形象”塑造原则

国际汉语推广中的“中国形象”对外传播要从“热”起来到“实”起来,需要遵循以下塑造原则。

1. 合作共赢

新时代,中国着眼于人类发展与世界前途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理念,就是通过“多元公共外交”推动合作共赢。

2. 全面真实

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言行一致的“中国形象”。以全面客观的态度不回避问题,不遮掩问题。

3. 自信包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体系持积极的认可态度,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而同时,对于异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人以包容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此来丰富中华文化。

4. 和平开放

中国处于国际关系复杂的地理区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等不可避免,但是中国始终坚持平等、负责的原则,树立领邦友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三、新时代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中国形象”传播策略

(一)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形象”塑造的国际汉语教材编写

1.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话语构建

国际汉语教材是传播汉语、弘扬中国文化的媒介,国家形象的叙述者,同时也是汉语学习者认识与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以自身的视角呈现着新时代“中国形象”。因此,这就涉及到了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话语建构问题。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话语框架结构进行说明。

(1)国家形象维度的选择

国家形象维度的选择标准并非是全而广,因为国际汉语教材的第一要义是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因此利于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汉语学习者学习才是关键。在文化维度下的汉语本体知识教学,社会维度下的跨文化交际是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因此两者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艺术、旅游、民俗、建筑等与汉语学习者密切相关的国家形象维度可以渗透到例句、注释、活动等形式当中。

(2)内容选择

负向的取材内容也不需要完全回避,因为完全的正向取材也有失全面、客观与真实。只有正负兼有的论述才能给人以辩证的思维,真实的印象。在把握国际汉语教材宏观国家形象大方向的同时,正负内容的选取要有一定的策略。例如,在肯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指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拟采取的行动与措施。其实,这也是与中国人“一分为二”处世哲学与价值观相吻合的。

(3)介入策略

介入是一种表达策略,它是国际汉语教材编写者通过话语修辞与汉语学习者进行深层互动而实施的。当前的国际汉语教材只是以热身、文化小结、指令语等方式与学习者构建互动,事实上,作为语言知识学习主体内容的对话、课文可以运用介入策略,以语言的形式让内容与新时代“中国形象”更加密切相关,构建起知识学习和“中国形象”的对话空间,以加强对“中国形象”的认同。

2.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元素融入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元素融入是为了抓住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点,丰富知识面,从而完善一个良好积极的“中国形象”构建。同时,在选取“中国形象”元素时必须要考虑到各个维度。《快乐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体验汉语》、《发展汉语》、《成功之路》、《HSK标准教程》等系列教材中的维度选择比较全面,基本上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以《HSK标准教程4上》为例,“中国形象”元素在热身、课文、注释、练习、拓展、运用和文化七个方面合理融入,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教材比较重视中国的价值体系、科学技术、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等元素的融入,也就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对于无形的“中国形象”构建比较成功。因此,《HSK标准教程》对于“中国形象”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元素融入,教材编写者应结合新时代文化背景与内涵,以代表性、丰富性、现实性为选取原则,以详细化、科学化、体系化为标准,巧妙进行思路设计。

表1 《HSK标准教程4上》“中国形象”元素在各部分中出现次数统计

3.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叙事视角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叙事视角参考并借鉴了新闻叙事学理论。新闻叙事学是研究新闻叙事的本质、属性、功能和形式的学科,它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并将其还原成受众头脑中的事实。而国家形象也正是由于信息输入而产生的输出结果。近年来,国际传播类的中国新闻叙事关注普通人命运,内容与技巧都越来越故事化,与国际接轨,准确地说明并报道了一个和平崛起的立体中国。这其实给汉语国际教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新闻叙事学包括新闻叙事的框架、视角和新闻叙事人。在国际汉语教材中,框架为语言知识,视角为“中国形象”,叙事人为“真正的中国人”,这样,国际汉语教材在“中国形象”的融入与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实现了汉语言技能和“中国形象”的有机结合,也系统实现了“中国形象”的隐性呈现与传播。例如,“走遍中国”《HSK分级读物(一级)·四川篇》中,以一个国际家庭在四川旅游的视角,介绍了四川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教材巧用社交媒体,展现四川风情,呈现中国形象。课后的小建议部分通过实景照片和英文简介的形式将四川的都市街景、风俗文化、传统技艺、历史名人、考古发现、动物保护、自然风光、购物旅游、美食特产一一展现在汉语学习者面前,文化和语言相融合,使学习者沉浸在“中国形象”之中。这就是以“中国形象”叙事视角编写的国际汉语教材。

(二)彰显文化价值观的中华文化典籍外译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中,也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而中华文化典籍的译介和传播是必经之路。“中国形象”的塑造与对外传播离不开中华典籍的译介与传播,因为文学涉及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典籍承载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要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推介到全世界,这是中国文化自信,在世界上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有效途径。例如,《论语》作为我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广为流传,影响力巨大。在“中国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将《论语》中的中国文化精华与智慧“走出去”,如果能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新路径、新价值,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形象”。

推动中国历史形成的优秀典籍“走出去”,可以使“中国形象”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识、关注与认可。而中华文典籍的翻译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促进文化的积累与创新,要想让“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就必须要将彰显文化价值观的作品展示给全世界。

(三)大力发挥孔子学院的引领示范作用

1. 积极推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对于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树立

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已成为密切配合国家战略,提升“中国形象”的重要名片。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积极推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对于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树立。

第一,弱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官方色彩。应积极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使外国民众,尤其是汉语学习者认识到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适合各国人民对于汉语学习的需要。同时,要重点强调孔子学院的功能性、教育性和学术性。例如,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泰高铁汉语培训班”项目始于2016年,已举办四届,共培养了近200名既精通汉语又掌握铁路信号、铁路机械等技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就是孔子学院为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所作的积极尝试,为孔子学院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第二,加强孔子学院与企业、高职院校的对接。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首次设立“中文+职业技能”论坛,邀请中外企业和教育专家共同讨论如何开展就业创业对接,就“中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谈论。事实上,助推职业技能发展也是当前孔子学院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孔子学院应积极与企业、高职院校等进行交流合作,资源互享。这样,孔子学院才能在国外为“中国形象”的树立发挥更为积极的导向作用。

2. 开拓新时代“中国形象”特色教学新模式

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几乎是面授汉语学习者,绝大部分仍然以在校学生为主,受众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存在局限性。而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树立更需要国外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民众参与进来,因此,孔子学院应积极探索、研发利于“中国形象”宣传的特色教学模式。例如,孔子学院可根据国外社会民众的学习需求开发网络在线汉语课程,根据技能需要与国内职业院校合作开发职业技能汉语在线课程,助力国际汉语推广多元发展。

(四)聚焦媒介事件,讲好中国故事

媒介事件构建与传播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它可以为实现国家战略、保护国家权益而服务,同时也能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争取主动权、把握话语权。媒介事件对国际社会和公众影响力和吸引力较大,能为汉语学习者展示更加直观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借助媒介事件的强大吸引力,通过大众传媒的形式进行广泛的报道和重点宣传,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可以引导汉语学习者走向客观理性的目标,从而使新时代“中国形象”成功走进国际社会的视野,最终实现汉语国际推广下的“中国形象”有效传播目标。例如,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是彰显中国特色与风采的“中国符号”,在国际汉语推广过程中,加工和筛选其中与汉语相关的重要信息,传播中国价值观与文化,推广正面的“中国形象”。

(五)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

对于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身份标识就是个人品质。国际汉语教师不仅是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因此,优秀的个人品质是一名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标签。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汉语教师的想法、语言、行为表现都是外国汉语学习者形成“中国形象”的关键影响要素。因此,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国际汉语教师要具有多元文化意识,以开阔的胸襟包容理解他国文化,客观尊重文化差异,以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所带来的现实冲突。此外,国际汉语教师还时常面临各类“敏感话题”,而这些话题多与国际利益和国家形象相关,因此,国际汉语教师应站在文化、正确看待历史、尊重文化差异与不同价值观的立场,公正客观地向汉语学习者解释,以有效传播新时代“中国形象”。

四、结语

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已在世界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形象”也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友好国际关系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面向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形象”,它肩负着新时代塑造与传播“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本文探索了国际汉语推广背景下“中国形象”的传播策略,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立足教学与科研,全面宣传“中国形象”,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孔子汉语
学汉语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