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AP1、Ki-67表达与老年肺腺癌患者肿瘤侵袭及预后的关系

2020-06-28安晓颖李晓霞陈宁邸红芹朱桂云张彦坤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泛素阳性研究组

安晓颖 李晓霞 陈宁 邸红芹 朱桂云 张彦坤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AC)是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多发于老年群体,且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加逐渐升高[1]。LAC的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患者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其诊断及治疗仍缺乏较为准确的评估标准[2]。近年来研究发现,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状态的重要标记物,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呈异常高表达,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3-4]。此外,乳腺癌1号基因相关蛋白1(Breast cancer gene 1-associated protein-1,BAP1)属于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抑制基因。研究指出,BAP1基因的突变有数百种之多,与人体其他多种癌症都有密切关系[5-6]。但关于两者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分析BAP1、Ki-67表达与老年LAC患者肿瘤侵袭及预后的关系,旨在为临床诊断LAC 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296例老年LAC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14例,女182例;年龄60~82岁,平均(67.45±3.72)岁;体质量46~80 kg,平均(63.57±8.21)kg;居住地:187例城市,109例农村。另选取同期292例良性肺部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5例,女187例;年龄60~80岁,平均(66.63±3.31)岁;体质量48~83 kg,平均(64.85±8.42)kg;居住地:179例城市,113例农村。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LAC 诊断标准[7],并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②年龄≥60岁;③检测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④无沟通交流障碍;⑤均行手术治疗;⑥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③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④心脑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⑤传染性疾病患者;⑥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取所有研究对象术后肺组织标本,由专业检测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AP1、Ki-67阳性表达率,具体操作:常规行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处理,4~6 μm 连续切片后脱蜡、脱水、抗原修复,羊血清封闭10 min 后滴入一抗,于4℃下保存、过夜,采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PBS 缓冲液洗涤3次后加入二抗,常温下静置10 min,再次以PBS 缓冲液洗涤3次,加入二氨基联苯胺显色液显色,采用苏木素复染后封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10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瘤细胞,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按着色细胞百分比分级,<10%为阴性(-),≥10%为阳(+)。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BAP1、Ki-67表达情况。②探究BAP1、Ki-67与老年LAC发生的关系。③探究BAP1、Ki-67与老年LAC患者肿瘤侵袭的关系。④随访1年,统计研究组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BAP1、Ki-67表达情况。⑤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分析不同BAP1、Ki-67表达情况老年LAC患者的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KM 曲线分析生存情况,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AP1、Ki-67表达情况

研究组BAP1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BAP1、Ki-67表达情况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BAP1、Ki-67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BAP1、Ki-67与老年LAC发生的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AP1、Ki-67与老年LAC发生显著相关(P<0.05),见表2。

2.3 BAP1 与肿瘤侵袭相关性

BAP1、Ki-67与老年LA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BAP1与老年LAC患者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胸膜侵犯显著相关(P<0.05),见表3。

2.4 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BAP1、Ki-67阳性表达率

随访1年,失访8例(其中BAP1阳性表达者3例,Ki-67阳性表达者2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者、死亡者。死亡者BAP1阳性表达率较生存者低,死亡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者(P<0.05),见表5。

表2 BAP1、Ki-67与老年LAC发生的关系Table2 Relationship between BAP1、Ki-67 and LAC in old age

表3 BAP1、Ki-67与肿瘤侵袭相关性[n(%)]Table3 Correlation between BAP1 and tumor invasion[n(%)]

表5 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BAP1、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n(%)]Table5 Comparison of positive expression BAP1、Ki-67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 in the study group[n(%)]

2.5 生存分析

KM 曲线分析,BAP1阳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较阴性表达者高,Ki-67阳性表达1年生存率较阴性表达者低(χ21=21.580,P1<0.001;χ22=134.200,P2<0.001),见图1。

3 讨论

肺癌为临床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极低,2018年的统计数据为18%,是癌症患者致死的主要病因[8]。LAC 的发生率约占肺原发肿瘤的40%,早期隐匿性更强,具有高度浸润和破坏性生长特征,且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血行及淋巴转移,预后极差[9]。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求LAC 的早期诊断指标。

近期研究指出,BAP1可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与增殖能力,其基因突变和缺失被认为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10]。BAP1属于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成员,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定位于细胞核内,可与乳腺癌1号基因相互作用,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作用[11]。马晶晶等[12]通过对41例成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其BAP1阳性表达率仅为31.70%。Kim SH 等[13]针对局限性肾细胞癌的研究也发现BAP1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此次针对老年LAC患者的研究得出了与上述文献报道相近的结果,且发现BAP1与老年LAC患者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胸膜侵犯显著相关,提示BAP1在多种恶性肿瘤及老年LAC 体内呈异常低表达状态,且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迁移。BAP1能够去除底物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使底物逃逸“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增强其稳定性,或影响底物的功能活性,从而调控相关信号传导;同时能调控细胞转录、表观遗传、DNA 损伤修复等;而BAP1表达缺失则使上述作用减弱,最终引起肿瘤发生、进展[14]。此外,有学者认为,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 的检测可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辅助治疗[15]。Ki-67是一种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蛋白质,由MKI-67基因编码,与核糖体RNA 转录有关。Ki-67 失活可导致核糖体RNA 合成受限,其可以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的标记物,同时可用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侵袭力[16]。Yuan X 等[17]研究指出,Ki-67 存在于细胞周期G0期以外的所有阶段(细胞增殖的G1、S、G2和M 期),具有半衰期短的特性,脱离细胞周期后会被迅速降解,在反映肿瘤细胞增值率方面的可靠性较高。已有大量研究证实Ki-67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18]。本研究进一步通过随访研究发现通过检测BAP1及Ki-67 的阳性表达情况,可能用于老年LAC患者预后评估,有可能成为老年LAC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综上可知,BAP1阳性表达率降低及Ki-67阳性表达率升高均参与老年LAC 的发生发展,且与LAC 肿瘤侵袭存在密切相关性,早期检测有助于老年LAC 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它们作为肿瘤的潜在标志物,将会成为推动老年LAC 研究进展的新动力。

猜你喜欢

泛素阳性研究组
三氯乙烯致L-02细胞毒性中SET蛋白介导的组蛋白泛素化及类泛素化修饰鉴定
嗜肺军团菌效应蛋白质介导的新型泛素化过程
泛素链的体外制备、磷酸化修饰与标记方法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泛素化在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与促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