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

2020-06-27杨蜜治

教育界·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美术教学小学美术

杨蜜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关注学生文化成绩的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基于此,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逐渐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美术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應用进行简要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教育同人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尝试教学法;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实施,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被摒弃,很多新型教学方式被教师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尝试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到了广大美术教师的推崇。

一、尝试教学法的内涵

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张先导后学、先讲后练、先学后教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并应用灵活多变的尝试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及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尤为适用。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启发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多是采取教师进行示范或讲解的方式启发学生设疑,引导学生思考解答。随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出绘画或制作的方法步骤,学生按照教师总结的方法步骤进行练习。这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指引的思路完成练习,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方法,他们只能吸收一部分,甚至听不懂或听不进去。而尝试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主动构思应如何画、如何写。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加深印象,带着对知识的疑问及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再去聆听教师“后教”的过程,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契合教学规范,充分结合教材要求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都应符合小学美术教学规范且充分结合教材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美术教学时,应以美术相关材料为依托,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性练习活动;结合美术课堂教学要求,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及具体的学习需求,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美术技能及绘画技能着手,促进其美术能力的整体提升。

例如,在日常学习中,有些学生擅长水彩画,有些学生擅长铅笔画,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主题,但不限制用何种工具进行绘画,只是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对主题的理解进行创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及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认识美、感知美的能力,使其从中体会到学习美术的意义,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而应积极钻研探索,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侧重点,使其相互融合、紧密相关。例如,在进行“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在学生作品创作完成后,引导、鼓励其结合自己的美好愿景及心中期望,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自己美好的未来进行畅想。这样的形式不仅有效整合了知识,还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促进其语文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堂,应带领学生“走出去”,走进大自然,可以到操场上、草地上、花丛中、树林中,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认识美术、感受美术,使学生对“美”产生更深刻的感知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丰富的想象中,实现美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内容的设定要难易适中,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一定会存在差异,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美术教学还应贴近生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充分感受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及趣味性。

2.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实践方法及学习方法,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或准备好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美术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才能够有效培养其动手能力。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尝试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以练习为主的美术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解山水画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及相关的资料,并且准备好绘画工具,进行问题创设:“同学们对这些美丽的山水画有着怎样的理解呢?”教师先不要直接讲解绘画技巧,而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及讨论。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及感受完成作品的基础部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应恰当地予以指导,在巡视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修饰方法。这样先练再导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角色互换转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无趣地听的尴尬局面。尝试教学法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还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了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中轻松愉快地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王丽芳.小学美术课堂尝试教学方法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8(21):54-55.

段丽娜.尝试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28-29.

郭咏梅.尝试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6(25):85-86.

猜你喜欢

尝试教学法美术教学小学美术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