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创课教育打造信息技术卓越课堂

2020-06-27顾灵溪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顾灵溪

[摘   要]文章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出要运用创课教育模式打造卓越课堂,并以《视频的加工与制作》为例,对项目式创课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关键词]项目式创课教育;信息技术;卓越课堂;视频加工;视频制作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5-0038-02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素材,教师相当于帮学生完成了信息的获取这一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发掘新信息,而是等着教师去传递给他。在讲授时教师也还是边操作边讲解,学生模仿教师做的再操作一遍。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像一个机器,重复教师的操作,并没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有的学生做得一丝不苟,和教师演示的一模一样,一点都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创新性。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个工具的使用,缺乏获取、加工信息和创造性地使用工具的能力。

以往在教学《视频的加工与制作》这一章节时,我们的课基本上已接近尾声,进入复习阶段了,教学比较匆忙,常是灌输式地教会学生使用一个视频编辑软件。其实视频的加工与制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的,但笔者发现学生过一个假期后基本上就会忘光了,没有真正地掌握。

二、项目式创课教育的设想

怎样的一节课能被称为卓越课堂?它一定体现了“瘦、皱、漏、透”的中心思想。“瘦”即是精炼、精巧、精美。课堂设计要精巧,课件要精炼,板书则要精美。“皱”是生动、互动、灵动。课堂语言要生动,师生要互动,思维要灵动。“漏”就是要留白,要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授。“透”则是要分析透、学生要悟透。

创课的核心是将一种新的教学想法转化为教学现实,即“创课=想法+做法”。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信息技术课堂有无限创造的可能。师生有新的想法,可以随时融入教学,可以创造新的内容。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式教学十分适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了打造卓越课堂,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素养,笔者将创课思想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形成基于项目式创课教育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该教学模式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課外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内能够协作学习。下面就以《视频的加工与制作》为例,探讨项目式创课教育模式的课堂应用。

三、项目式创课教育的实践

《视频的加工与制作》这一章节的教学,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素材获取(明确主题、课前准备、分组实施)、视频编辑(课堂加工)、成果评价(小组展示交流)。

1.明确主题

《视频的加工与制作》这一章节,笔者把它放在开学初来上,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因为要加工制作的视频主题是“我为祖国送祝福”,笔者计划在国庆来临之际,让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使用信息技术给祖国送上自己的祝福,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增强爱国情怀。和以往教学不一样的地方,是这次教学的持续时间很长,不是短短一节课就结束了。这次是一次阶段性教学、项目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监管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实施者。

2.课前准备

明确主题之后要开始准备视频素材。教师给学生一个大体的方向,即围绕“我为祖国送祝福”录制祝福语,要求学生自己拍摄视频。根据班级人数,笔者大致将每个班分为6个小组。为了让每组有个大致的录制方向,也为了使每组录制的内容不重复,笔者给每组规定了一句必录语句。同时为了视频的美观,指定为横屏拍摄。

在中期视频编辑阶段,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分析一个好的祝福视频必备的几个要素。为此,笔者在网上看了很多其他人拍摄的祝福视频,分析这些作品,总结归纳出了5个要素,分别为正片部分、片头片尾、背景音乐、出镜者介绍、字幕。为了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笔者准备了微课和图文教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观看微课来学习如何制作祝福视频。

针对后期的成果评价,笔者也准备了评价表,包括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一个好的项目作品一定是小组全员都积极参与制作的,所以自评主要评价学生自己在整个项目中的参与情况,互评和教师点评则是针对小组作品的评价。

3.分组实施

准备工作结束后,笔者就给学生介绍了这个项目的主题,并且根据座位,将他们分成了6个小组。为了拍摄的顺利进行,笔者在每个小组选定了一个小组长,并且向每个小组明确说明了前期需要拍摄的内容与相关要求。之后,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用手机在校园里或者家里进行拍摄。每个小组先将拍摄好的视频在组内进行汇总。都拍摄完后,以小组的形式发送到教师的邮箱。等到后期进行课堂加工的时候,教师再下发给每个小组。

4.课堂加工

素材准备好后,就进入中期的视频编辑阶段。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网上其他人送给祖国的祝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制作好了的祝福视频的效果。教师根据播放的示范视频,提问学生:这个视频中有哪些要素?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总结归纳,将课前总结出的5个要素以板书的形式罗列在黑板上(见图 1 )。根据视频的几个要素,笔者针对重难点进行演示讲解。

每个小组又分成2~3个小小组,对自己组内拍摄的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互相帮助。如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学生可以观看教师的微课和图文教程,也可以询问教师本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暂停微课、反复观看微课,微课在这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学生编辑视频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笔者也会着重强调。

虽然每个小组会制作完成2~3个作品,但最后每个小组只需选一个作品用来展示交流。这里小组长就起到了领导作用,组织组内成员自我筛选作品。

5.小组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且讲讲自己小组为完成这个作品所做的工作,讲小组成员是如何团结协作的。每个小组都展示交流完后,笔者把每个小组展示的视频共享到学生电脑上。

之后每个学生都要填写评价表。首先要对自己进行评价,说说在这个项目中,自己负责什么,做了哪些贡献。然后要对所有小组的作品进行评分。回收评价表后,笔者对每个小组也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之所以将教师点评放在学生自评、互评之后,是为了防止学生受教师评价的影响,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正确认識自己,不断改进自身。

四、总结

这节课首先进行了“创教材”,也就是创造了新的教学内容。主题的确定对于一节卓越课堂来说非常关键。都说“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为祖国送祝福”这个主题的确立,立足生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然后是“创设计”,即进行新的教学设计。这节课看似只是一节课,但加上前期准备,历时长达一个月。全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团队,所有的作品都是团队合作完成。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巧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间的友谊,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最后是“创评价”。以往的评价基本都是教师点评,学生参与度很低。这次笔者采用了小组组内自评、组与组之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这样的评价比较全面,尤其是学生通过自评可以进行反思,能够促进学生进步。评价的过程体现了卓越课堂的“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真切认识到,改进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次创课教育模式的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了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评价的整个过程,教师则退居幕后,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非常有参与感,最后的作业完成度很高,作品质量也都很好。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建锋.我所追求的“创课”[J].中国教师,2019(4):39-42.

[2]  李伟忠.基于项目式创客教育模式的教学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5):54-5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