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挑战与应对

2020-06-24法昶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零起点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法昶冬

摘 要:数学“零起点”教学是从教育教学规律出发,为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而制定的新型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对于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全社会教育起点公平之诉求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但由于现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在实施中要面对很多现实挑战,本文就此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零起点”教学 现实挑战 应对策略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减压,教育部提出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由于其倾向于教育起点公平化这一社会形式,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到底什么才是“零起点”教学的含义,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此环境下的小学教育模式要发生什么样的转变,还需要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在此,笔者就“零起点”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的现实挑战做出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基本概念

以全新的面孔展现在大众视野内的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教学对象应该是零基础的,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数学相关的知识的学习。面对“零基础”的教学对象,小学教学就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制定适应小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数学课程计划,以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为准,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数学教师不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私自更改教学安排,提升教学难度,严格遵守学校统一安排的数学教学进度。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理念,很好地适应了儿童身心发育的客观规律,降低了小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压力,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挑战

1.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起跑线”

在现代社会的小学教育中,很多家长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入学竞争环境的影响,在孩子还未到学龄的时候就为其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让孩子“提前学习、提前进步”,以赢在起跑线上。在这方面,家长们注重孩子在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上超越其他同龄孩子,为自己孩子的入学创造有利的条件。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超越了儿童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范围,过重的学习任务会为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儿童正常的成长发育[1]。同时,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模式也在广大家长这种教育理念下失去了效用,不能有效地落实。

2.小学教育的“择优录取”

在一年一度的小学招生录取中,各小学迫于教学质量和升学指标的压力,往往都会对学龄孩子采取“择优录取”的态度。这种录取模式导致不同质量的学校自主把控生源,按照自己的教育资源配置在报名者中录取成绩优秀的,因此,面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学校的录取题目已经超过了学龄儿童的智力范围。在这种五花八门的学校录取机制和面试习题的影响下,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实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很多学生很难以“零起点”的状态进入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

三、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应对策略

1.注重幼小教学的衔接,适应儿童心理发育的规律

为了将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模式落到实处,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教育部号召各地区的教育部门重视“幼小衔接”环节,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幼儿园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超纲,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要向幼儿园看齐。各地区要形成幼小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沟通,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以教育共同体的形式开展儿童教学,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2.注重课程设计,注重教学的时效性

小学数学的“零起点”教学,根本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在相同的教育起点之上实现自我个性的发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鼓励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对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理念进行大胆改革,要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孩子成长[2]。例如,教师在进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零起点”,教师应该结合幼儿阶段的教学,从基础部分入手展开讲解,要结合当下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3.转变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理念的实施,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转变教育理念。家长和老师要实现深入沟通,正确面对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对学生开展适时的数学教育。家长要消除自身过分注重起跑线的心理,直面孩子的零起点,遵循客观规律,促进孩子成长。学校和教师也要降低对择优录取的重视度,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安排统一化,从与幼儿园教育接轨的最基础的部分出发,开展小学数学教育。

4.坚持“零起点”教育,实施差异性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零起点”的教学环境下,雖然大家的基础都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每一个孩子自身的智力因素、理解能力等存在差异,导致在“零起点”教育的时候还是有些学生会掉队,使得小学数学的“零起点”教育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差异性教学。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习题设置等都要进行分层次的设定,同时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力度的指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零起点”的状态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只有这样,“零起点”教育理念的价值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得到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人士的认可[3]。

结语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零起点”教学模式刚好可以缓解传统教育过程中的弊端,对小学生进行真正的“减负”,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支少瑞.遏制教育的抢跑——“零起点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6.

[2]刘晶鑫.呼伦贝尔市小学语文汉语拼音“零起点”教学调研报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顾亚龙.如何理解“零起点”教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4,(11).

猜你喜欢

零起点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山东、福建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
零起点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交际性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非零起点”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深化创新——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