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肝素钠在反复移植失败的血栓前状态患者解冻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2020-06-24张蕾李慧娟齐卫婷赵磐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肝素钠肝素胚胎

张蕾,李慧娟,齐卫婷,赵磐琳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妊娠率不断提高,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受到母体和胚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胚胎着床失败。2005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协会提出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定义为3次以上高质量胚胎移植而未妊娠或多次胚胎移植中移植胚胎数目>10个胚胎仍未妊娠者[1]。近年母体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与反复移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相关性备受关注。PTS是指机体内遗传性或获得性的止血功能异常,引起凝血与抗凝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持续高血凝状态。血小板聚集度增高与D-二聚体水平增高是机体处于PTS的标志之一。研究发现RIF患者中PTS的发生率更高[2]。本研究通过观察PTS RIF的患者在人工周期解冻移植周期中,使用常规黄体支持联合给予达肝素钠进行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探讨达肝素钠对于不明原因RIF患者再次解冻移植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助孕中反复移植失败并要求再次助孕的患者125例,胚胎解冻移植周期数为135个周期,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8例62个周期,对照组67例73个周期。纳入标准:①胚胎植入次数≥3次或者累计移植10枚高质量胚胎均未着床,并要求再次助孕者;②年龄<40岁,术前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基础卵泡刺激素(FSH)<10 IU/L;③血栓性检测指标:D-二聚体(DD)>0.5 μg/mL、凝血酶时间(TT)>19 s和抗凝血酶Ⅲ(AT-Ⅲ)<0.23 g/L这3项指标中至少有1项阳性。排除标准:①子宫异常,包括宫腔粘连、瘢痕子宫、子宫畸形、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②男女双方任何一方染色体异常;③输卵管积水;④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低等内科疾病;⑤合并出血性疾病;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黄体支持治疗,直至孕70 d后逐步减量。具体方案如下:口服17β-雌二醇片(商品名:芬吗通,红片,规格:含17β-雌二醇2 mg),4片/d,从月经周期第2~4天开始服药,第10天行B型超声(B超)检查,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接受芬吗通红片治疗时间不超过20 d,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给予口服17β-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芬吗通,黄片,规格:含17β-雌二醇2 mg/地屈孕酮10 mg)4片/d,并开始给予阴道用黄体酮凝胶(商品名:雪诺酮)90 mg/d,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使用黄体酮制剂第6天移植第5天囊胚。观察组除以上人工周期黄体支持外,从ET日开始给予达肝素钠(商品名:法安明)5 000 IU,皮下注射,每日1次,直至ET后35 d查B超检查见到胚芽及胎心后,停用达肝素钠。用药期间每7~10 d检查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ET后14 d空腹抽静脉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ET后35 d行妇科B超检查了解宫腔内有无孕囊及孕囊数目。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周期数/移植周期数×100%,胚胎着床率=着床胚胎数/移植胚胎数×100%,流产率=流产周期数/临床妊娠周期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基础FSH(bFSH)、移植胚胎数目及失败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x±s)

2.2 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胚胎着床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 %(n/n)

2.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6例观察组患者和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排除宫颈及阴道病变后,6例观察组患者继续应用达肝素钠治疗,未用止血药物,阴道出血量渐减少或自行停止。多数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瘀点或瘀斑,但未见皮下血肿或皮肤坏死。未发生血小板减少。观察组中2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应用保肝药物治疗1周后谷丙转氨酶下降,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皮疹及其他过敏反应。

3 讨论

胚胎着床中所涉及的因素较多且关系错综复杂,除胚胎自身发育因素外,母体因素是IVF助孕过程中RIF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母体PTS异常与胚胎RIF的相关性[3]。正常生理情况下,正常血液循环状态的维持需要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以及纤溶系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妊娠后孕妇的凝血时间会生理性缩短,高凝作为正常机体保护机制,能够有效避免产后出血。处于PTS的患者,其机体长期处于异常高凝的病理状态中,子宫胎盘部位血流状态改变,容易形成微血栓,导致绒毛间隙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胚胎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受阻,最终可能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早期流产[4-5]。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血栓形成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此抗凝剂成为复发性流产治疗的一种选择。

达肝素钠是低分子肝素的一种类型,具有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不通过胎盘屏障和胎儿出血风险低等优点,近年广泛地应用于辅助生殖领域[6]。有基础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可以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其侵蚀能力,促进hCG的分泌,减少胎盘局部微血栓发生,改善胎盘浅着床[7]。Fluhr等[8]认为低分子肝素可以上调泌乳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表达,促进分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的种植率。有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孕妇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且低分子肝素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对治疗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疗效[9]。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低分子肝素能改善RIF患者再次助孕的妊娠结局[10]。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Ganapathy等[11]认为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早期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胚胎着床。国外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至少经历2次移植周期失败并存在PTS的不孕妇女,发现在新移植周期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妊娠率为25.0%,不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妊娠率为13.5%,虽然前者高于后者,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国内也有研究认为低分子肝素对于RIF患者不能显著改善其再次解冻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13]。然而该研究对象为RIF患者,并未对研究对象是否存在PTS进行细分。本研究选取135个周期反复移植失败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测,存在PTS,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胚胎着床率较对照组高(36.5%vs.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中PTS的判定是基于文献复习、研究的可行性和本中心的现实条件所制定。实际上PTS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与凝血因子、蛋白C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目前对于PTS的实验室检测尚无共识,未来的研究需要对PTS进行更加精确严谨的判定。

低分子肝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出血、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骨质疏松等。Qublan等[10]统计低分子肝素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出血7.1%、血小板减少4.8%、过敏反应2.4%,与安慰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高媛等[14]研究发现,连续应用低分子肝素2周后,小剂量组(每天应用1支4 100 IU)和中剂量组(每天应用2支8 200 IU)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低分子肝素钠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很小,但是为避免严重的出血事件等情况的出现,使用过程中仍需给予密切监测。

综上所述,达肝素钠能明显改善存在PTS的RIF患者的妊娠结局,而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例数较少,尚不能完全证明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RIF的PTS患者的妊娠结局,未来还需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对RIF患者的疗效。

猜你喜欢

肝素钠肝素胚胎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冷冻胚胎真的可以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