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0-06-22赵宇舟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半月板入路胫骨

赵宇舟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沈煤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122)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是指在轴向暴力及内翻暴力作用下,胫骨后内侧平台在冠状面上压缩或劈裂[1]。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一般起始于冠状面,与胫骨长轴呈30°-45°角向后延伸,伴膝关节囊撕裂或韧带撕裂,有时合并外侧平台内侧塌陷。因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位置较为特殊,解剖结构复杂,漏诊及误诊率较高。外科手术时经前侧入路,难以准确复位及固定,术后复位不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2]。因此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在手术入路选择较为特殊,经内侧入路与经后侧入路则成为主要研究方向,笔者根据此研究,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经内侧入路,与经后侧入路比较,旨为临床入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入组患者72例,系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确诊为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8.49±4.1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楼伤20例,交通意外伤16例;Moore Ⅰ型骨折13例,Moore Ⅱ型骨折23例;外侧平台塌陷1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0例,内侧半月板撕裂10例,踝间隆突骨折2例;左侧21例,右侧15例;观察组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8.53±4.21)岁;致伤原因:高处坠楼伤22例,交通意外伤14例;Moore Ⅰ型骨折12例,Moore Ⅱ型骨折24例;外侧平台塌陷1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2例,内侧半月板撕裂10例,踝间隆突骨折1例;左侧20例,右侧16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经临床症状、生命体征、CT等综合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患者对研究目的、方法及相关制度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3)本次试验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重要血管损伤及神经损伤;(2)伴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凝血异常者;(3)精神性分裂症、认知异常、沟通障碍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手术方法:观察组经后侧入路。入组患者术前行X线片、CT扫描,确定骨折类型、移位、塌陷等情况,便于术中骨折内固定。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屈曲20°,气囊止血带。于膝关节内侧间隙上方5cm处作内侧切口,顺着胫骨干纵向远侧延伸至关节间隙下8-10cm,顺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浅筋膜,保护鹅足肌腱。沿内侧半月板,切开关节囊后,两侧关节囊行向上牵引,暴露关节软骨面。部分内侧副韧带进行剥离,使内侧踝骨折线暴露后,并逐渐延伸至骨折远端。根据外侧平台后内侧部骨折塌陷程度,行植骨充填复位。C型臂透视满意下,取2枚克氏针,经皮固定,由内向外维持复位,置入4.5mm空心钉固定。维持膝关节过伸及外翻,复位骨折块采用点式复位钳进行骨折端加压。取2枚克氏针,经平台由内向外临时固定骨折面,顺着克氏针置入空心螺钉,固定后取出克氏针。于鹅足肌腱下,取锁定钢板置入胫骨平台后内侧部。彻底冲洗,半月板损伤及内侧副韧缝合修复,缝合切口,术后置入引流。对照组经后内侧入路。患者术前检查同观察组,取俯卧位,于股骨内踝内侧作后侧切口,延伸至腘窝屈曲皱纹,向内顺着腓肠肌内侧头向下切开,延伸7-10cm。顺次切开皮肤,皮囊瓣游离后并进行牵开,分开半腱肌、半膜肌及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并向内牵开;腘肌向内上方牵开,暴露胫骨上1/4处,剥离骨膜,确定胫骨上部内侧骨折块。掀开骨折块,向上掀起半月板后缘,暴露关节面,塌陷骨折面植骨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置入空心钉及锁定钢板。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

3 术后处理:2组患者术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感染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抬高患肢,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及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3个月左右,可下床扶拐行走;术后4个月适当负重行走。

4 观察指标:(1)记录2组手术具体操作各项指标实际数值,分别为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2)入组患者定期到院复查,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计算平均值;(3)记录2组术后即刻及12个月后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患者膝关节置于中立位,充分伸展,在膝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4)采用美国特殊外科医院(HSS)[3]膝关节评分患者康复效果,总分值100分,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5)观察2组患者术后有无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

6 结果

6.1 2组手术时长及康复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长(118.59±15.46)分钟,住院时间(21.85±3.46)天,骨折愈合时间(14.12±2.19)周;对照组手术时长(116.97±15.24)分钟,住院时间(22.01±3.24)天,骨折愈合时间(17.85±2.46)周;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8,0.203;P=0.328,0.420),观察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即为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95,P=0.000)。

6.2 2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比较:2组术后即刻及12个月后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比较

6.3 2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观察组HSS评分(41.28±5.19)分,对照组HSS评分(42.05±5.21)分;术后观察组HSS评分(89.46±5.14)分,对照组HSS评分(81.43±5.12)分;术前2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SS评分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6.641,P=0.000)。

6.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2组患者术后未出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情况;对照组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出现部分平台关节面塌陷,1例轻度骨关节炎表现,发生率为5.56%;观察组1例患者因人工骨反应出现伤口持续渗出,发生率为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多见承关节骨折,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病理解剖结构方面,胫骨平台内侧皮质高于外侧,内侧平台多见凹面,外侧为凸面,通常胫骨外侧踝平台后倾角在1°-18°,内侧踝平台后倾角为3°-20°[4]。人体屈膝时,外侧向后移位多于内侧踝;股骨外旋时,后外侧多见压缩骨折,骨片小;后内侧见劈裂骨折,骨片大。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骨折线偏移,术中可见平台后内侧骨折塌陷,术中骨折端暴露面积小,难以固定。

外科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首选方式,但在术中切口入路选择则存在争议性。前内侧入路方式可有效复位骨折,但在骨膜剥离时,容易对内侧副韧带造成损伤,剥离面积大,伴皮缘坏死,且无法充分暴露骨折断端,难以复位及固定;后正中“S”型切口操作,容易损伤腘血管及神经,造成医源性损伤,且术中无法充分显露后踝骨折。目前多主张采用后内侧入路,手术切口进入是于半肌腱及腓肠肌内侧头间隙中,有较大移动性,且能保护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轻,同时可充分暴露胫骨后内侧骨折端,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但后内侧入路对固定系统要求较高,若缺乏专用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固定系统,术后固定效果欠佳;而且后内侧入路,在暴露胫骨平台后侧时,会增加路径周围软组织张力,难以充分暴露平台后侧骨折[5]。经内侧入路进行手术,在修复平台外侧骨折塌陷时,并能处理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经内侧入路可全面显露膝关节内侧稳定结构,对内侧半月板损伤进行修复,可提高内固定术后修复效果,维持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另外经内侧入路,暴露胫骨平台内踝后侧及外踝内侧,直接解剖塌陷骨折端并进行固定,利于钢板置入及固定[6]。本组研究中,2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且术后关节骨折端复位满意,未出现明显移位;但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经内侧入路与经后内侧入路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有显著效果,可对骨折端进行有效复位及固定,但经后侧入路方式,手术创伤小,可进一步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加快患者骨折端愈合速度,提高膝关节恢复效果。术后随访及并发症发生方面,2组术后未出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情况,关节面恢复平整,观察组仅1例因人工骨反应出现伤口持续渗出,对照组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出现部分平台关节面塌陷,1例轻度骨关节炎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经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更具效果,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维持膝关节后方稳定结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骨折愈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入路胫骨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