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消费

2020-06-21李倩张荣洙

中国经济报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不确定性异质性

李倩 张荣洙

【提要】为了解此次疫情如何影响消费,同时也为疫情过后制定消费刺激政策提供指导意见,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联合澎湃新闻,主要针对疫情期间的消费状况在上海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此次疫情的爆发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许多家庭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場不确定性,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消费有所下滑。课题组研究认为,短期政策应着眼于增加可支配收入,中长期政策应以降低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为导向。

【关键词】不确定性;异质性;可支配收入;市场预期

一、导读

消费作为中国GDP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一直保持着平均同比增速8%以上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然而,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速断崖式下滑至-19.0%。为了解此次疫情是通过什么渠道、在哪些方面、针对哪类群体产生影响,也为疫情过后制定消费刺激政策提供指导意见,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联合澎湃新闻,主要针对疫情期间的消费状况在上海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疫情对收入、储蓄和各类消费的影响,大众对收入、储蓄和消费的预期以及对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态度。

调查表明,此次疫情的爆发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许多家庭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消费有所下滑。其中,餐饮类、娱乐类和旅游类的消费减少最为明显,很多原计划在今年购房购车的受访者也因疫情的爆发推迟或取消其购置计划。但与此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在线学习、线上会议、生鲜配送等新经济模式的发展。课题组分析认为,第一,疫情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收入影响消费,同时又存在异质性,即年轻群体、低收入群体以及个体经营者所受影响最大。第二,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消费下滑是暂时的;但疫情的出现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致使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要在未来增加预防性储蓄。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短期应着眼于增加可支配收入,尤其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在中长期应以降低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为导向,鼓励创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消费模式。

二、样本特征

本次抽样调查借助问卷网平台采取线上调查的方式,受访者1705名。其中0.06%的受访者年龄小于20岁;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占比34.55%;年龄在31岁到40岁之间的受访者占比最大,为42.17%;16.42%的受访者年龄在41岁到50岁之间;51岁到60岁的受访者占比6.10%;仅有0.70%的受访者年龄在61岁及以上。由于样本中21岁至60岁的受访者占比超过95%,多为个体劳动者,我们的分析也将为了解劳动力群体在疫情中的反应提供支持。在受访者中,女性占比51.38%,男性占比48.62%。样本包含四个学历档次,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4.51%、29.21%、56.25%和10.03%。受访者所属行业涵盖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20个行业,其中以制造业(25.7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67%),教育业(9.85%)以及批发和零售业(8.68%)的从业人员占比最多。从雇佣关系的角度来看,非个体经营者和个体经营者占比分别为90.73%和9.27%。从收入水平上看,受访者中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比0.42%,月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的占比14.25%,月收入在5000元到10000元之间的占比45.51%,月收入在10000元到20000元之间的占比32.43%,而月收入超过20000元的受访者占比7.39%。在债务方面,36.25%的受访者表示有房贷和车贷等大型债务。最后,样本也对居住条件做了划分,8.50%的受访者表示目前以租房形式居住,其余的受访者或者居住于自己的房子,或者与亲人同住。见图1。

三、疫情对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此次疫情的爆发导致了许多家庭总收入下降,即使在年初奖金分红的高峰时期,仍有约41.88%的受访者面临收入下滑的窘境。图2表明,这种下滑在年轻受访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中,44.99%的人面临收入下滑;而在51岁到60岁之间的受访者中,有30.77%的人表示月收入有所下降。调查还表明,学历越低的群体在疫情中越有可能收入减少,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中有36.23%表示其收入有所下降,而这一比例在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受访者中分别为30.76%和26.32%。图2还显示,收入下降在低收入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月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的群体中有47.74%的受访者表示其收入下降,而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仅有24.60%表示其收入下降。针对月收入下滑幅度,31.69%的受访者月收入下降在1000元以内,而月收入降幅超过2000元的受访者占比合计38.56%。这种差异表明疫情对收入的影响在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疫情爆发导致失业率上升了2.52%,个体经营的受访者中有31.01%表示破产风险增加。图3表明,即使没有失业或者破产,46.69%的受访者工作时长也有所下降。其中,18.48%的受访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下降了5-10小时,9.03%的受访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下降10-20小时,甚至有6.57%的受访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下降超过20小时。这个结果表明,工作状态的变化和工作时长减少是导致收入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入的下滑导致了储蓄和偿债能力的减弱。在储蓄方面,年轻、低学历和低收入的受访者更有可能降低他们的储蓄。例如年龄在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中有56.71%表示储蓄下降,而年龄在51岁到60岁的受访者中有36.54%表示储蓄下降。在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样本中有68.39%的受访者预计储蓄减少,这一比例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中为36.84%。月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的受访者中有60.91%出现储蓄减少,而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仅有30.95%表示储蓄降低。在偿债能力方面,分别有35.51%和33.82%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影响了他们车贷和房贷的还款进度。同样,低收入的家庭在偿债方面面临的困难大于高收入家庭。见图4。

四、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疫情爆发以来,受访者中有44.16%表示其消费降低,38.42%表示其消费增加,而17.42%表示其消费不变,如图5所示。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群体比老年群体更容易受疫情影响而减少消费。例如,年龄在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中有46.01%出现消费下滑,而这一比例在51岁到60岁的受访者中仅为29.8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金融业的受访者中出现消费下滑的比例在所有行业的受访者中为最高,分别有54.17%和51.02%。相较非个体经营者,更高比例的个体经营者表示疫情导致消费减少。如前文分析,年轻群体、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者以及个体经营者的收入受疫情影响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认为疫情主要通过减少收入影响消费。

从疫情发生以来到三月中旬,在食品类的消费中,图6显示有65.28%的受访者在家就餐费用增加,其中中老年群体费用增加最多。随着保持社交距离和推迟复工时间政策的相继落实,在外就餐(包括外卖)成为奢望。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在外就餐次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64.81%的受访者则表示每周平均在外就餐次数减少三次及以上,这一比例在年轻群体中更高,七成以上年龄在21岁到40岁的受访者平均每周至少减少三次在外就餐的次数。由此可见,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尤为严重。

近年来,线上消费一直保持迅猛增长,而在此次疫情中,线上消费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受访者中有64.28%表示其线上消费增加,这一比例高于总消费增加的受访者的占比,同时有20.12%的受访者表示其线上消费下降,其余15.60%的受访者表示其线上消费不变。调查显示,不同类别的商品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幅度。线上食品类、日用类和医疗用品类的消费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有67.50%、65.98%和57.57%的受访者表示对这三个种类的商品消费有所增加。这反映了人们对在家就餐需求的增长,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助长了人们的预防心理。另一方面,线上服装类消费大为缩水,有74.26%的受访者表示减少了该类别的消费(见图7)。

随着“停工不停学”政策的出台,除了学校,很多课后辅导机构也纷纷转向线上授课。在家中有未成年人的受访者中,44.18%的人表示疫情发生后孩子的课外辅导班由线下转为线上。图7显示,上课方式的转变使得36.52%的家庭每月节约开支1000元以下,43.04%的家庭每月节约开支1000元到2000元,13.04%的家庭表示每月节约开支2000元到5000元,而每月节约开支超过5000元的家庭占比为0.65%。进一步的调查表明,64.08%有孩子的受访者愿意在疫情结束后继续选择线上课外辅导。由此可见,疫情促进了线上教学等新型消费方式的产生。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升级势不可挡,其中旅游成为人们越来越热衷的消费产品,节假日旅游出行更是如火如荼。然而,疫情爆发在春节前夕,很多旅游计划被迫推迟或取消,使得旅游业损失惨重。调查显示,63.70%的受访者在疫情爆发前有出行计划,其中86.82%的受访者因疫情推迟或取消了旅游出行,见图8。这其中,年轻群体的反应最为强烈。一方面,年轻群体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最为严重;另一方面,年轻群体家庭中多有低龄儿童,因此在疫情面前,这些家庭的预防性心理更为强烈。由于推迟或取消出行而节省下来的交通费用(机票、火车票以及自驾游的汽油费、过路费等)大多落在2000-5000元/人这一区间,而节省下来的酒店住宿费、伙食费、门票费均在1000-2000元/人这一区间。

作为耐用品消费的最大组成部分,汽车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在今年有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中,67.87%表示疫情使得购车计划推迟或取消。认为今年收入可能下降从而无法承受购车带来的经济负担的受访者占39.18%,其中以年轻群体、低学历群体和个体经营者为主。同时,在推迟或取消原先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中,有56.73%是因为减少今年的旅游出行次数,这也说明汽车类消费和旅游业的恢复关系密切。应当指出的是,有10.53%的受访者表示将提前购车,其主要原因是私家车安全卫生。所以,控制疫情蔓延、提高和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仍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见图9。

在居住方面,有18.06%的租房者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而无法承担房租。低学历群体表现尤为突出:25.02%的高中及以下学历租房者表示收入下降是无法支付房租的主要原因,这一比例在硕士及以上受访者中为13.89%。更高比例的个体经营者收入下降,使得他们在支付房租上比非个体经营者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分别有23.26%和17.35%的个体经营者租客和非个体经营者租客无法兑现房租。

在房地产市场,12.43%的受访者表示在疫情发生前有在今年购房的计划,其中54.25%的受访者表示将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另外45.75%的受访者表示仍会在今年购房。在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的受访者中,因收入下降而改变计划的占35.65%,其中以年轻和中低收入群体反应最为明显:在年龄为21岁至30岁、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的样本中,分别有41.27%和 42.86%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减少是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的主要原因。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是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的重要原因,这在高收入群体中表现最为明显:月收入超过20000元的受访者均預期房地产市场受疫情影响会出现动荡,至于何时购房,将保持观望。对于疫情发生后仍会购房的受访者,其中超过半数认为疫情会使得近期房价下跌,此时是出手的好时机,这种预期在中低收入者中占主导。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购房者具有刚性需求:落户口和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分别占17.53%和38.14%。这表明,出于购房心态和预期的不同,变更或坚持购房计划的原因也不尽不同。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购房近似消费行为,是否购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和房价;而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买房更近似投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成为是否购置的主要原因;而在刚性需求者中,解决户口和孩子上学问题是主要原因(见图10)。

五、預期

图11显示,在收入下降的受访者中,有75.49%的人认为收入会在下半年回升,有20.03%的人认为会在明年好转,仅有4.48%的人认为收入下降是长期的。虽然大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但疫情的出现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加强。61.94%的受访者变得更加保守,表示疫情过后会增加储蓄,低收入群体的这一倾向更为明显。

在消费方面,调查显示,54.72%的受访者认为疫情结束后,消费行为和水平将恢复到疫情以前,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另外,分别有20.23%和4.11%的受访者表示,在疫情结束后将维持当前的消费模式和进行报复性消费。针对在疫情期间受到严重影响的旅游业和娱乐业,71.38%的受访者认为到今年年底国内旅游出行将相对安全,62.17%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下半年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将可以安全出入。同时,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消费种类的变化。例如,在没有参加人寿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样本中,56.82%的受访者因疫情而体会到保险的重要性并有意愿在疫情结束后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对于健康类产业,在疫情发生前没有固定健身习惯的受访者中,17.84%的人表示疫情使他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进而有意愿在疫情结束后成为健身会员。针对网络授课,将近三分之二有孩子的受访者表示将在疫情后继续采用网络课程模式,主要原因是安全、方便和便宜。

六、政策

基于受访者对疫情的反应和预期,我们针对一系列刺激政策向受访者寻求反馈。这些政策涉及税收、福利、娱乐产业、汽车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见图12。总体来讲,受访者对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屋租赁等一系列政策呼声最高,分别有47.78%、46.48%和42.78%的受访者认为稳定房价、降低贷款利率、提供房租减免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将会影响家庭部门资产的稳定,而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又有利于家庭部门资产的长期积累,这都将有助于稳定消费者信心、提振消费。

疫情期间受社交隔离和居家令的限制,各式娱乐活动被迫取消,因此受访者认为如果主题公园和电影院等休闲娱乐场所能够提供免费和折扣门票,那么其对消费的促进会比正常时期更加显著。据迪士尼集团的相关报告显示,人们在游乐场门票上的花费仅为与其相关的零售、餐饮和酒店消费的一半。由此可见,促进娱乐消费不仅可以为商家自身带来收入,也可拉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复苏。由于很多消费券和食品券具有定向或者附加消费特征,即仅适用于某些产品或者必须在总消费超过一定金额的时候才能使用,使得消费券和食品券可能无法有效满足消费需求,因此受访者对这类政策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同时,虽然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人们对于出行旅游仍持谨慎态度,因此酒店机票方面的折扣对消费者吸引力并不是很大。最后,调查显示受访者对降低税收和汽车方面的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没有太大的兴趣,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税率较低,以及受访者中在是否购车这一决策边际上徘徊的人较少。但课题组认为,减税降费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疫情中收入受挫的家庭提供支援,有效提高总体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增长。而在以汽车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消费上,有效的政策势必会加速其恢复。例如,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委发布的《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力图通过实施税收优惠、加大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畅通二手车市场和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回补汽车和周边相关产业的消费,加速复苏步伐。

课题组分析认为,第一,疫情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收入影响消费,同时又存在差异性,即年轻群体、低收入群体以及个体经营者所受影响最大。第二,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消费下滑是暂时的;但疫情的出现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致使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要在未来增加预防性储蓄。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短期应着眼于增加可支配收入,尤其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在中长期应以降低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为导向,鼓励创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消费模式。

(*  李倩、Youngsoo Jang,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责任编辑:吴思)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ffected the consumption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onsumption stimulus policies after the epidemic,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 of SUFE and THE PAPER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onsumption situation in Shanghai during the epidemic. The survey shows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outbreak directly led to the income decline of many famil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ncreased the market uncertainty, and most respondents said that consumption had declined relatively. The research group believes that the short-term policy should focus on increasing disposable income, and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policy should be oriented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y and stabilize the market expectations.

Keywords: Uncertainty; Heterogeneity; Disposable Income; Market Expectations

猜你喜欢

不确定性异质性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具有凸多面体不确定性的混杂随机微分方程的镇定分析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RELAP5再淹没临界后传热模型不确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