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6-18张世卿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康复训练量表

张世卿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类疾病,因机体受到直接或间接强烈外力而致头部遭受重创,进而出现颅内出血及颅骨骨折等症状,该病具有进展快、病情凶险、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1]。目前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但患儿身体各脏器和肢体功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术后多数患儿需经历漫长康复过程。故对此类患儿术后采取科学合理的康复措施是必须的。延续性护理能够使患儿从术后、住院治疗至回家进行一系列完整的康复护理,对其病情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2]。目前,临床尚无将康复训练结合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脑外伤患儿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患儿术后康复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自理能力的影响,旨在为脑外伤患儿康复治疗提供新的选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行脑外伤手术的患儿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既往无脑血管疾病且无颅内占位者;对本研究无禁忌症者;不存在血液疾病者。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严重病变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由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批准,并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所有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3岁,平均(9.97±1.01)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空坠落8例,摔伤7例,打击伤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4岁,平均(10.14±1.02)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1例,高空坠落9例,摔伤5例,打击伤5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致病原因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儿术后均给予常规颅内降压、抗感染及脑保护等措施。对照组患儿仅采取康复训练措施,包括:①术后脑水肿时期康复训练:维持患儿处于良好功能体位,将患侧上肢放置于伸展位,保持肩关节外展50°,屈曲40°以及内旋15°,下肢处于屈曲位,保持踝关节位于中立位,足背屈曲90°,防止出现髋内外旋现象。同时每日应间隔2 h进行体位变换。由于患儿处于脑水肿时期,意识状态尚不清醒,故应在此时期亦进行被动康复训练,包括肩关节的外展外旋运动,指关节的屈伸训练,髌关节的内外旋训练、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及踝关节的背屈、跖屈训练等,应遵循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近端至远端,健侧至患侧,活动量逐步增大的原则;②术后病情稳定时期康复训练[3]:可借助按摩、针灸、温热疗法等多种感觉刺激手段对患儿上下肢进行训练,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现象。此阶段可对患儿进行康复心理干预,使患儿及家属知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其训练积极性。随着病情好转,可对患儿进行床上翻身、起立坐下等指导,进行四肢和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③术后恢复阶段时期康复训练:此阶段患儿已具备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可使其逐步下床活动,期间可进行爬楼梯、站立等多种训练方式,并逐步进行洗脸、洗手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分别选取1名责任组长、专科医师以及专科护士共计3名成员组建,对纳入小组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对患儿出院前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对其制定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和目标。对存在障碍的日常生活活动项目,应对其家属进行充分告知,指导其对该项目的认知,并对其发放功能锻炼手册,以促进后续患儿该项目的有效康复;出院后前3周,由责任护士每周采取微信、QQ或电话等形式对患儿进行病情恢复情况的评估,之后进行不定期随访,了解患儿日常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耐心解答患儿家属在后期康复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详细寻问患儿能否继续按照出院前的训练指导进行康复锻炼,日常所需营养能否达到规定等,最后结合患儿综合表现进而对后续康复训练作出合理调整;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邀请每位出院患儿定期回病区开展沟通交流会,首先由组内相关人员对后期康复训练中的不足给予指导,然后请后期康复效果良好的患儿家属开展经验交流,期间可促进每位患儿面对面沟通交流,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2组患儿均连续康复治疗6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2组患儿康复前及康复6月认知功能,该量表满分30分,分值越低,提示认知功能越差;采用标准化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LOTCA)评价2组患儿康复前及康复6月脑损伤后认知障碍,该量表满分115分,分值越低说明患儿恢复程度越差;采用NIHSS量表评价2组患儿康复前及康复6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该量表满分39分,分值越低,表明患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2组患儿康复前及康复6月后生活自理能力,该量表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自理能力越强;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估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该量表满分为100分,其中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60~69分为一般,低于60分者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2组患儿康复前和康复6月后MMSE和LOTCA评分比较康复前2组MMSE和LOTC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康复前相比,康复6月后2组MMSE和LOTCA评分均明显提升,且研究组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儿康复前和康复6月后MMSE和LOTCA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2组患儿康复前和康复6月后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康复前2组患儿MMSE和LOTC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康复前相比,康复6月后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康复前和康复6月后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2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30,n(%)]

3 讨论

由于颅脑损伤患儿病情较为复杂多变,及时得到有效救治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主要途径[4]。目前临床通过手术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降低患儿脑组织损伤程度,对促进机体受损血管再通以及侧枝循环的良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但临床上仍存在部分患儿术后合并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其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较大影响[5]。有学者报道[6]患儿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不仅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亦与术后康复训练时间密切相关,故术后应对其采用科学合理的综合康复训练以降低患儿致残率和致死率。

延续性护理属于住院护理的一种延伸护理,该模式能够使已出院患儿在回家康复锻炼期间得到不间断的系统全方位指导,有助于保证和巩固后期康复训练,对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组结果表明与康复前相比,康复6月后2组MMSE和LOTCA评分均明显提升,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组间差异显著,提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且该模式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一方面术后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避免患儿机体关节畸形和强直的发生,对维持肌肉正常代谢具有显著作用,同时采用感觉刺激有助于机体在病灶周围打开新的神经通路,进一步提高机体神经活动的兴奋度[7];另一方面延续性护理可涉及多方面,包括患儿入院出院情况、出院康复计划、家中康复计划等多方面内容的连续随访和指导,通过依据患儿实际情况,以完善其后期康复训练内容,有效调动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其自主能力的恢复,最大程度缓解病情,降低患儿术后致残率。

综上所述,对脑外伤患儿术后给予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缓解其认知障碍,对其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康复训练量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