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20-06-18宋思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椎弓腰椎切口

宋思桐

佳木斯中心医院骨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是经手术治疗后又再次突出引发的神经症状,该病会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也会造成日常劳动力障碍,由于首次手术对患者形成手术瘢痕,其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再次行手术治疗将增加手术难度,使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较高,故临床疾病治疗时选对手术方法是关键[1],本研究选取佳木斯中心医院收治的RLDH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内窥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方法,比较两种手术的优缺点以及治疗效果,旨在为治疗RLDH探寻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佳木斯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RLDH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发病前均有激烈运动和过度体力劳动情况,患者存在明显的腰椎疼痛,临床经腰椎MRI或CT检查,患者有椎体移位、椎间隙狭窄等现象。首次手术方法均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26~77岁,平均(50.38±4.89)岁,其中脱出型28例,游离型18例,第二次手术距第一次手术1~3年,平均(1.32±0.59)年;观察组46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28~79岁,平均(52.31±4.97)岁,脱出型28例,游离型18例,第二次手术距第一次手术0.9~3.5年,平均(1.43±0.6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再次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择腰椎间隙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腰背筋膜、椎旁肌至椎板暴露,切除瘢痕组织,巡查硬膜囊和神经根,清除神经根致压物,使用拉钩将其向内侧牵拉,在纤维环做一个矩形切口,使用钳、铰刀和刮匙清除椎间盘和软骨终板,运用2枚椎弓根螺钉以人字形嵴定位法置入双侧,术后清洗伤口,并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行内窥镜手术治疗,同样是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将患者的腹部悬空,手术方法是利用C形臂X线透视检查确定手术节段和双侧椎弓根的位置,在确定的位置处做切口,切口分别在两侧做纵行皮肤切口约2.5 cm,切开筋膜,借助导针插入后至关节突关节处,顺着导针方向插入扩张管联合X-Tube扩张通道,由自由臂锁定扩张管,使用扩张钳打通管底部,保证其底部直径扩张至4 cm,取出扩张管清除软组织,充分暴露椎体关节突关节、椎弓峡部,将椎间镜置入后做减压操作,植入椎弓根螺钉和椎间融合器。利用椎板咬骨钳切除上关节突的下突部分和下关节突的上突部分,切除外侧黄韧带和椎板 分离神经根,待神经根和硬膜囊裸露后钝性分离神经根周围的病灶组织,切除瘢痕组织寻找出神经根致压物并将其摘除,利用拉钩牵拉保护神经根,做一个矩形窗口在纤维环上,用髓核钳、铰刀和刮匙刮除残余的椎间盘和软骨终板,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骨移植,对于节段为L3,4者在髂棘行2 cm的切口,L5S1节段者以切口下游离的方式暴露髂骨,取适量的松质骨进行植骨。借助透视采用人字形嵴定位法分别在双侧各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对侧减压后取出X-Tube通道管,安装连接杆撑开椎间隙,分别在两侧植入骨粒,将椎间融合器置入,此刻松开减压连接杆,在两侧进行加压锁定,分别在切口处留置引流管,在术后24 h可将引流管拔除,在此期间认真观察其引流液情况,并采取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若患者疼痛难忍可采用肌肉注射曲马多。

1.3观察指标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2]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良、可、差;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药物镇痛剂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借用JOA下腰痛评分法[3](15分法)和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CODI)[4]对患者的临床病症和腰椎功能进行评分。

2 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药物镇痛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临床疗效评价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09 1,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评价[n=43,n(%)]

2.3JOA评分对比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术后JOA评分对比

2.4CODI评分对比观察组术后CO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RLDH属于骨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发病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腰酸背痛,足背区及腿部肌肉疼

表4 两组患者术后CODI评分比较

痛,该病以往较多发生于老年人,主要是患者腰椎功能衰退,行动能力下降等引起,近年来,该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是人们的生活压力大[5],工作节奏加快,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与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息息相关,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困扰。RLDH是指经治疗后再次复发的病症,对于此病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二次手术难度大,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对主治医生将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6]。

临床对于RLDH的治疗方法选用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进行对比分析,内镜手术选择椎间盘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该手术的优点是选择的操作位置好,患者的解剖结果易辨认[7];其手术出血少,对神经根的损伤风险低,通过有效的切除关节突能够起到减压作用,手术中可减少二次瘢痕的形成,利用椎间盘镜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解剖结构,使得手术操作更精确[8]。而开放手术的减压效果好,能保证运动节段的稳定性,促使骨性充分融合,但该手术范围大,为了更好的减压和暴露椎间盘,需要切除较多脊柱结构,其手术创伤大,对患者的神经根损伤严重。观察组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腰椎功能恢复效果好,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经随访发现其CODL的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早,能够在术后及早的参与腰椎功能锻炼,保证患者的生活较好恢复。

综合上述,对RLDH患者实施内窥镜的手术效果优于开放手术,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快,其生活能力得到较好提升。

猜你喜欢

椎弓腰椎切口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