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反应法对小学英语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

2020-06-15余小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5期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学困生

余小跃

【摘要】全身反应法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与积极性,被广泛应用在外语初学阶段。但是尚未有详细的研究分析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全身反应法在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中组织词汇教学,通过对课堂上学困生的表现进行观察、量化分析和统计其课堂参与度,通过后续的访谈分析其参与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全身反应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的课堂参与度,促使他们观察和模仿其他学习者的行为,但是全身反应法的实际应用还需要教师维持纪律以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学困生;课堂参与度

全身反应法是适合外语初学者和儿童的外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指在二语教学中,目标语通过肢体动作变成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学习者通过“听—做”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产生语言习得。本文所指的英语学困生身心健康,大脑和智力没有明显的缺陷,但是在接受学校教育后学习成绩长期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学习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同班同学,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国内对学困生的研究认为,不良的学习习惯、难以维持的注意力、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技巧的缺失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内因。教师可以通过提升教学水平,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等方式转化学困生。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同时,英语学困生也会随之出现。转化学困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全身反应法组织科学、合理的课堂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后续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以三年级学生为例,展开本次研究。

一、研究过程

本次行动研究的对象为研究者所执教区小学三年某班中的4名学困生。在研究开始前,研究者通过为期3课时的课堂观察和三次的英语随堂测试确定4位学困生。研究对象为1位男生、3位女生。在英语课堂上,研究对象精神散涣,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其次,他们在三次英语测试中的成绩稳定地处于全班最后四名,无法通过正常的课堂学习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符合上文关于英语学困生的描述。整个研究过程中,全班学生单人单桌就坐,4名研究对象坐在同一排,与授课教师的距离相当,尽量排除授课教师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课堂观察法。研究者委托另外4名学生一对一地记录学困生的在3个10分钟内的教学片段的表现进行记录,分别统计3次教学片段内研究对象跟随教师做出指令的次数、做出正确指令的次数、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分散精神的次数、违反纪律上课讲话的次数。二是访谈。全身反应法在课堂教学实施后,研究者对4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提纲,从课堂参与和自我认知两方面了解研究对象。在征得研究对象及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转录成文字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第一,全身反应法在一定程度可以增加英语学困生单词学习的课堂参与度。

对上述课堂教学片段中研究对象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得出下表。

隨着学习时长的增加,四位研究对象跟随教师做出指令的频率增加,研究对象A和D几乎能百分百跟随老师要求做出正确的指令。个别研究对象尝试更难的学习任务,如举手回答问题。在访谈中,研究对象B和D解释自己举手回答问题是由于“知道”问题的答案。而研究对象A认为她是因为听到或看到其他同学的答案所以尝试回答,她想要参与到课堂上。对于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讲话,D同学解释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想要和同学讨论。这与过去对于学困生遇到问题不主动解决、不寻求帮助的行为相反。以上表明全身反应法在一定程度可以增加英语学困生单词学习的课堂参与度。

第二,教师要运用课堂管理手段为全身反应法的实施服务。

研究结果显示在词汇教学中,授课教师想要成功运用全身反应法的还需要维持学困生的课堂纪律。全身反应法也营造了一种轻松无压力的氛围,随意活动身体的形式让学困生把课堂教学活动和游戏画上等号。这对于本身纪律意识淡薄,容易分散精神的学困生而言,缺乏有效课堂管理会令全身反应法指导下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研究者还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开展对照实验,对全身反应法的实施与学困生课堂秩序的进行相关性研究。在全身反应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课堂管理手段,如及时发出“one, two, three, eyes on me”这一类结合全身反应法、需要学生及时做出回应的指令整顿纪律。

第三,全身反应法促使学困生关注其他学习者的课堂表现。

以往关于全身反应法的研究注重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注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但是在对学困生的访谈中,他们提到在没有成功对老师的指令做出反应时,他们会观察、模仿其他学习者的行为动作,尤其是一些优生,因为他们的“成功率”高。研究对象C虽然形容老师和同学们手舞足蹈“有些幼稚”,但是害怕自己不做会不合群,所以也会模仿其他学习者的动作。由此可以,在全身反应法指导下的英语课堂,同伴的行为对学困生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实验不能排除授课教师个人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在实验中,研究者作为授课教师会观察学困生的课堂状态。授课教师的鼓励和注视可能作为一种讯号,促使学困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对指令做出回应和减少分散精神的次数。对学困生的研究表明,老师的关注可以促进学困生发生转化。后续的研究需要引入更客观的课堂观察手段和课堂活动外的干扰因素。另外,教师在全身反应法的指导下组教学活动前,可以利用学困生想要模仿其他学习者的心里,通过巧妙地编排座位,令学困生便于观察周围同学的行为和反应,从而增加他们做出反应的次数与正确率,达到提高学习参与度和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龚晓丽.全身反应法(TPR)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乔赫.TPR教学法在意大利小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度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参与度研究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措施探讨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
有效的“学困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