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承小草质朴的品性 铸就村落文明的灯塔

2020-06-12米建辉

知识文库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生农村生活

米建辉

面对农村教育,如何加强师生的品德教育,让爱教育、爱孩子、爱祖国的情感扎根于现实生活中。激发坚守乡野教育人的潜能,将平凡的事情做好,从生活中的点滴提升高尚品德的质量,传承村落民间文化,着力推动村落文化建设,丰富村落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群众素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提升,极力推进教师梦、教育梦、农人梦、中国梦。

1 铸就团队的魂,惠泽师生的心灵

树立团队和个人的奋斗目标,打造团队精神,坚守信念,让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政策成为团队精神的圆心,铸就团队的灵魂,润泽品德高尚的良才。在打造优秀团队的过程中,可通过组织老师研讨确定学校办学理念、校训,设计校旗、班徽等等,团队日常活动和重大活动的谋划都应听取老师的想法,概括提炼团队精神等,组织各类培训和团队活动,增强老师的主体责任感和成就感,真正让老师融入团队,履行团队的主人使命。我们立足九岘地处子午岭林区的实际,确立了“让宝库中每颗生命都绽放光彩”的育人理念。根据老师扎根山区、奉献山区教育的精神,概括提炼出九岘教育精神:“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爱岗敬业的吃苦精神;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扶贫帮困的高尚道德;多才多艺的专业能力,相亲相敬的和谐关系。” 铸就了充满爱心、责任心、使命感、团结、拼搏、执着等品性的团队,通过培训学习,组织读书沙龙、文体活动、爱心资助等,老师们树立了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念。面对农村孩子和家长渴求的眼睛,振兴农村、推动农村教育文化的发展,老师们铭记自己平凡而又神圣的使命。坚持将平凡的事情做好,用爱心和脚印绘写自己平凡教育人生,为推动乡村教育文化的发展挥洒汗水。

2 养成教育从老师做起,言行示范引领学生成长

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因而我们要抓实学生的品德和养成教育,就必须培养老师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求老师从自己的阅读、书写、礼仪、态度等方面在学习生活中熏陶感染学生,无声的引领学生的成长。因而加大对老师的指导和培训学习,组织老师学习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定期开展老师的基本功培训,推动老师的阅读工程,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师自觉自愿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熏陶身边的孩子成长。比如,为了让老师能书写规范的三笔字,组织老师进行三笔字练习和比赛;学生读书时,老师和孩子一同朗读或读经典名著;上操、集体活动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列队,且站于学生的前列,共同做操活动;面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老师坚持家访、资助这些孩子,坚持落实好九岘学区“阳春送关怀”“金秋送温暖”每年两次资助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导孩子孝敬长辈、珍爱生命,以给孩子整理衣服领子、缝扣子、指导写字等小事关心温暖孩子,坚信“育人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培养孩子树立“爱自己、爱母亲、爱学校、爱祖国”的信念和以现代文明君子正言正行的品性做人做事。

3 实施温暖工程,激发最大潜能

面对偏僻农村的条件,需要制度规范的要求,但要留住老师,提高补助吸引人,更要重视精神培养,送温暖凝聚人心,留住人心,激发潜能,让老师找到坚守平凡岗位的教育幸福感,最大限度的尽责履行自己的使命。一是要尊重关心每位老师,从老师走向岗位报到第一天起,坚持亲自迎接新报到的老师,遞一杯热水,第一次谈心,给予家人般的关照与鼓励,组织新上岗老师欢迎会等。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静心听取老师的心声,消除内心的纠结,帮助解决困难,给予一点教学和生活上的建议。二是重视对老师的培养。名师是培养起来的,不是评选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荣辱心和成就感,因此,重视对老师的培养,积极鼓励老师参加外出培训,并通过多种渠道组织老师外出观摩学习,邀请名师深入学校和课堂指导教学,加强日常阅读、书写随笔、基本功训练等,搭建锤炼和展示老师的“林海读书社” “五棵柳文学社”“九岘学区乡音爱心团队”“泉水叮咚工作室”“静待花开校”等平台,为老师成为草根名师,夯实基础。三是多组织一些团队课外活动。如我们每年坚持组织篮球、游戏赛,读书沙龙、亲近自然的朗诵、演讲、广场舞、合唱等活动,丰富老师生活,拉近老师间距离,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老师生活和工作热情。四是节日问候与祝福。丰富老师的精神生活,从精神层面培育并温暖老师,我坚持每遇节日时书写致辞通过QQ和微信群向老师及家人送去诚挚的问候;还每隔几年给老师组织生日赠诗联欢晚会,亲自为老师书写简单的祝福打油诗,制作成生日贺卡,在联欢会上亲手送给老师;在新年时,亲自为老师画制新年贺卡,迎新春朗诵会上送去对老师的祝福;在端午节和中秋节时,我个人资助亲自为老师送一颗粽子和月饼,并慰问离退休教师。以心暖心,以情育情,让老师感受到这个乡村团队的温暖、温馨、友爱,以乐观、积极、主动的心态为推动乡村教育尽心尽力。

4 村校交融,资源共享,推动村落文化的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文化舞台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政策下,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提升群众的综合素养,助推村落的繁荣和发展,学校肩负着主要的责任和使命。我觉得在村组建设的图书室、活动场地、文化舞台等,可临近学校修建,由学校主管,让其发挥应有功能。资源共享,让其发挥最大效益,也可减少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村落中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舞台等对学校和村落群众开放,为学校师生提供的活动资源,通过学校来带动、培训群众,提升群众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尤其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时,要加强家校共建、家校互动,让学校的开放活动、开放日、节日庆祝活动走向生活,走向群众,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加强家校联系。因而我们学区坚持学校“六一”“元旦”等庆祝活动在每所学校或村组文化广场举行,坚持开展学校开放日,并对小规模的教学点坚持送温暖慰问演出,加强了家校互动,促进学校的锻炼提升,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家校互动,推动了村组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陶冶品行,提升了群众、师生的品性。

5 挖掘当地资源,铸就师生高尚的品德

立足农村,融入生活,在无声的育人生活中培养师生传承农人优秀品质,让农村的孩子识五谷并传承农人朴素、坚强、乐观的品性,做一个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现代文明君子。我们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编写成儿歌,还编写了《学雷锋儿歌100首》,孩子读起来琅琅上口,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同时我们提出生活教育、生活情境实践课堂教学,创建了“农耕文化传统教育室”,开展了“田野的召唤之春之花、夏之风、秋之果、冬之雪的四季实践课程”,师生在清新的田野里唱、舞、画、贴、诵、写,体味传统经典,欣赏大自然,德、艺、安全、环保等教育真是“润物细无声”。同时充分利用地处红色革命老区的资源,坚持祭扫烈士陵园、朗诵烈士诗歌、唱红歌、看红色经典电影等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老区精神。开发并实施爱心教育课程,坚持以爱育爱,用真情呼唤真情,对学生进行爱心、文明礼仪、乡史乡情、习惯养成、安全、心理健康、抗击挫折、知恩感恩等教育。在生活中融入教育,在教育中铸就师生高尚的品德。

6 让走教助力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片区或全学区的师资力量,很难达到学科全配套,比如基层农村学科的音乐、美术、舞蹈、科学、心理辅导等老师,全乡镇没有一位专业老师,或者仅有一名老师。这样师资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均衡发展,振兴乡村和教育,如何在农村学校扎根结果呢?我们可先立足当前,逐步推进,在仅有的条件下让资源发挥极致:一是利用各种培训,加强小学中全科老师的培养;二是尽力为农村学校配备专业老师,至少保证一二名老师;三是让仅有的老师走进每一所学校,坚持走教,让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建立走教制度,安排仅有的艺术、科学、心理辅导等老师,给全学区每一所学校上课,让老师得到初步的培训,让每位孩子都能享受到仅有的教育资源,为今后学习奠定一点基础。走教扶植,让我们乡村的孩子感受到现代文化的熏陶,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九岘学区)

猜你喜欢

师生农村生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麻辣师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新农村 新一辈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