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设计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0-06-12朱晶

知识文库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习者公众知识点

朱晶

微信是近年来热门的社交软件之一,把微课的影响力向新型媒体平台上延伸,是教育业拓展教学平台,顺应发展潮流的需要。在微课与微信应用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微信公众平台与微课的融合现状,分析应用优势,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利用微信公眾平台开发微课,充分运用各自功能特点,并结合自主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使微课更更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生产成本的降低,移动通讯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通讯功能,而是成为了一种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的多功能工具,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现实。广大教育研究者不断地尝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微课、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人工智能学习等理念逐渐被提出并成为教育热点。但现有平台普遍存在制作成本高、技术要求多,教师管理维护困难,繁琐的技术操作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课程资源吸引力较弱,学习支助服务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其便捷、开放、高效、免费、使用人数广且拥有丰富的资源支撑能力等优势逐渐被教育界发现和重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进行师生之间的内容传递、教学互动,可减少技术障碍,有效整合学习资源,让各类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雄厚用户基础与强大功能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移动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为移动学习带来新的机遇。

1 概念界定

1.1 微课程

微课程又名微课,目前国内外对微课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但微课的研究有着雄厚的理论研究和可观的实践成果。微课发展相对慕课较早,它为慕课以及后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了课程资源、新思路、新方式,合理、科学地将微课与各种网络平台相融合为教学产生更多的便利,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微课力求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个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知识点,或者重点问题。微课有着易于搜索、易于传播、应用范围广、学习对象群体范围大等优点。

1.2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2012年8月23日上线的,其英文名是 we Chat,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依托于微信而存在。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项目,分为服务号、订阅号和小程序三类。微信目前用户人数多,是最常见的通讯交流工具,其主要以智能手机、IPAD为基础运行,移动性和便捷性更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发微就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类型丰富的学习资源、保护学习者隐私的技术支持、高效便捷的回复机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以及可以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等优势。

2 微课设计相关理论

2.1 微型学习理论

微型学习(Micro learning)是近年来培训领域及成人学习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认为,微型学习是一种存在于新媒体生态系统之中的,基于微型媒体和微型内容的新型学习,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融合速度加快,微型学习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和其它交流工具,与移动学习更加便利。微型媒体所承载的微型学习内容,其特点就是用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 ,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

微信公众平台和微课都是以“微”为核心特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设计要将微型学习理论贯穿其中,重点针对一个微小的学习模块,注重微型学习的特点,方便学习者进行碎片化学习,并以移动通信工具实现微型学习的互动通信。

2.2 泛在学习理论

泛在学习(U-Learning),又名无处不在的学习、无缝学习、普适学习等,泛在学习强调随时随地按需学习,其特点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习惯与信息素养,形成自主的泛在学习习惯是此课程目标之一。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地创新与进步,“泛在学习”正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教学,正好满足学习者泛在学习这一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效率。

2.3 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简单的说就是结合各种不同的学习工具,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混合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把传统教学优势和泛在学习优势相结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效能感。

3 微课设计的具体步骤

3.1 需求分析

微课设计需求分析的内容就是分析学习者、应用模式和课程目标。分析学习者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构变量,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应用模式分析是指考虑微课在开发完成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应用于教学和学习过程。微课的应用模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传统网络学习平台发布;二是通过新型网络媒体平台发布。不同应用模式下,微课各要素的设计有所不同。微课的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测,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3.2 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就是微课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强调知识的科学性,注重知识的层次和序列。微课重点在于向学生传递知识,而知识的传递以教材为依据,即微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科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为基础的。微课教学设计需要分析微课教学内容,可以首先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确定讲授顺序,然后根据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媒体来呈现。同时,要注重问题情境设计,将知识点融入到发生的情境中,设计和开发带有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微课提供的知识以及学习工具进行问题建模和解决,从而习得知识。情境设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不能一概而论,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用大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来设计,这样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3.3 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独立于主体教学内容之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来帮助学习的一切资源,既有显性的,也有隐形的。显性的呈结构化的资源一般是经过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按预估的学习进程与结构准备的学习材料,如教案、讲义、课堂联系和课后测验等。此外,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基于公众平台上的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互动也会产生出较多学习资源,在知识习得、情感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基于公众平台的微课的优势所在。

3.4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的方式因课程目标导向的不同而不同。行为目标导向一般以测试方式进行形成性或者总结性学习评价;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学习评价更加注重自我评价、过程评价、基于学习进步的评价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这种多元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达到课程目标。微课的应用效果受微课的教育性和技术性影响很大。微课的教育性好、技术性强,微课的应用效果一般会比较好。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设计

良好的微课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要使微课短小精悍,就需要精心设计微课流程。在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时,要注意:一是要设计好关键第一课,开启兴趣之门;二是要循序渐进,抓好基础知识教学;三是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是要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五是要引导欣赏点评经典案例,培养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在开发微课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包括对教材进行目标分析,以明确教学任务,明确课程中的重难点,同时还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才能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制作教学设计流程可以直观的显现重难点以及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比重、方法。

4.1 前期分析

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不同的知识点对应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大的知识点要分解成小的知识点。微课的核心在“微”,每个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清楚每个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目标设计要层次递进,要保证能够让学生认真听完一节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本科层次的大学生,教学对象接受领悟能力强,思维活跃,但缺乏生活经验,易冲动,心理状态不稳定,微课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要安排知识点和学习策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主要运用讲授法,结合情景导入发与案例分析法,通过各种网络技术途径搜集大量教学资源,以录屏作为传递方式,对讲课进行视频录制后再进行后期加工剪辑。

4.2 教学设计

4.2.1 知识点划分

对知识点的划分目的是为了方便规划和管理知识点。本文以**出版社**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为教学内容。根据书中各章节的内容,提取其中的重难点,形成知识结构图,再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对知识点进行设计与制作。

在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过程中,将案例用到的相关知识点与案例相融合,权衡教材中各章知识点在实际运用中的轻重缓急,没有难度的知识点由教师点到为止,不加以强调,重难点知识由教师重点讲解,引导学生融入情景、感悟分析,以达到教学目标。

4.2.2 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指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的一切资源条件,同时也是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在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设计的有结构化学习资源以及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结构化学习资源有教师的教案和讲义、课件、补充资料及练习题。其中教师的教案和讲义一般用于幕后教师进行课程知识点设计和录微课用,不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课件作为学习者学习课程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心理课程设计与制作中的补充材料在“学习拓展”下,有在线网站的链接,方便学习者在其他平台上学习。同时,还有我校的宣传视频,给学习者放松愉悦的同时便于学习者更加了解我们的大学环境。在“互动”栏还有软件下载,为学习者提供了获取学习资源软件的平台。微课的练习题一般置于推出微课的下方,几个选择或者填空的练习题方便学生自测学习微课的效果。非结构化学习资源有网络教师、学习伙伴、QQ群资源。本课程提供了三名在线网络教师,组织学习者学习和后台管理学习平台,利用微信QQ在线聊天功能和电话咨询等方式解答学习者的疑虑,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本课程中,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者之间互为学习伙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沟通互动,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协作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形成新的学习资源。本课程首先设置了一个QQ群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异步的学习交流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习者的集体归属感,同时也对解答学习者的问题有很大帮助。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大学生普遍认知规律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移动通讯端为教学媒体,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学习平台,选择以录屏的方式,合理穿插教学媒体,在资源分享拓展方面选用百度云以及庞大的网络资源为媒介,进行最优化教学媒体的选用,制作适于在移动通讯端流媒体上播放的微课程资源。

4.2.3 教学交互

交互和反馈的重要性在于满足学生需要,及时提供帮助,保持学习兴趣,促使学习者完成整个微课程的学习。教学交互主要是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课资源,学习者通过公众号推送的消息获取资源;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QQ学习交流讨论组的链接,学习者通过教师分享的链接在QQ群里共同讨论学习;此外,利用微信特有的用户信息隐秘性,针对不愿意透露自己信息的学习者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留言的功能进行咨询,由教师在后台进行答疑。

具体交互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界面的导航功能。通过设置导航菜单,方便学习者学习进度进退自如,根据教学活动设置了“互动”导航栏,学习者每点击一个菜单,就能够跳转到相应的页面,完成界面友好交互。二是设置“互动”栏可以完成教学活动的互动。三是多处用到超级链接的形式进行活动跳转。四是提供数名在线教师,实时引导、监督、关注、反饋、帮助和评价等活动。

4.2.4 教学评价

实现教学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教学评价的依据,而教学目标就是教学评价设计的主要依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课程目标主要是行为目标,因此在设计教学评价时,利用测试题和案例分析检验行为目标,学完每一节微课后设置若干情景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评价要特别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微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情景案例法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设置相关情景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学习后,主要以问卷星和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的形式,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习者对微课使用的满意度,结合平时学习者的日常情绪状态与问题处理能力,对学习者进行学习评价。

课题项目:湖南科技学院2018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编号18XKY40。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党政办公室)

猜你喜欢

学习者公众知识点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