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川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难点和对策建议

2020-06-12信彩琴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问题

信彩琴

摘 要:深入调研泾川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成效,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提出了“宣传引导、优化规划布局、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严格行业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问题;对策建议

一、泾川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成效

近年来,泾川县为了满足城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大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全县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从业人员70人,全科医师3人,平均每个站3-7名工作人员,站均服务人群3000-5000人。

1.科学规划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始终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配办公场地,优化领导机构,充实工作人员,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依据国家《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按照“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制定《泾川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择优选择城区内具备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条件的个人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转型、功能转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了全覆盖。

2.转变服务理念,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持续深化。不断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功能,积极引导各服务站由片面注重医疗服务向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并重发展转变。引导社区卫生服务站持续强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职能,并结合自身特长,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严格落实家庭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从原来的坐堂行医逐渐转向上门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有效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创新服务方式,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规范引导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加大对业务用房、医疗设备的投入力度,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持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内涵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达到功能分区合理、服务流程顺畅、就医环境舒适的要求,满足了群众“点对点、零间隔、全方位”的服务需求。全力推行“两包一保”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机制,激发工作人员干事激情,凝聚工作合力,以“服务群众直通车”和“便民服务进万家”为载体,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二、泾川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缺乏前瞻性。泾川县现有的社区服务站用房均为租赁房屋,存在布局不够合理,业务用房紧张,运营成本过高,服务人群不均等问题。

2.社区卫生服务保障投入不足。泾川县目前尚未制定出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文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大,制约了基本医疗服务的开展。部分服务站儿童预防接种场所拥挤、登记接种次序混乱,信息管理不规范,疫苗储存、接种存在风险。

3.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专业人才短缺。全科医生人才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应有的临床工作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学历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队伍不够稳定,整体业务能力不高。

4.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医务人员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人进行随访时,存在居民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意识。要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有更多的了解,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可信度。二要转变宣传方式。引导社区工作人员转变工作方式,主动上门服务,针对健康或非健康状态人群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计生指导等服务,使广大居民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三要创新宣传模式。要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义诊咨询”进社区等活动,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增强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共识。

2.优化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规划布局,优化现有卫生资源,配套设施设备,不断改善设施条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一要科学规划布设。制订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落实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设置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配置数量和布局。二要强化设施配套。在县城新建和改建居民区时,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并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化配齐、更新医疗装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三要优化资源配置。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资产调配、改扩建的办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3.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區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多渠道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一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高度重视加强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加快构建全科医生制度和首诊在社区的服务模式提供有力支撑。探索建立医学专业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支医工作招考机制,保证社区卫生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社区卫生队伍人员素质。二要强化人员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加强岗位培训,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选派人员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相关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在岗人员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三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引导和组织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并鼓励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卫生志愿者队伍以及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机构工作,在职称评定等相关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4.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和模式。围绕基础性医疗服务,引导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特色服务,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顺畅运行。一要理顺分工协作关系。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首诊制,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基础性医疗服务。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人员经费、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等进行补助,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和房屋租赁补贴机制,切实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行。三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治未病”服务,不断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深入推进辖区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居家老人等开展上门诊疗护理,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不断推进医养结合深化发展。四要防范化解接种风险。规范计免登记咨询、冷链接种、留置观察等流程,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接种相关业务培训,确定专职接种人员,强化疫苗管理,切实降低预防接种风险。

5.严格行业监管,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强化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一要加强运行监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机构设置、人员准入、设备配置、服务规范进行严格把关,指导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规章制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行提供有效保障。二要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净化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行业标准,对其服务行为加强卫生监督和执法力度。三要加强药械管理。严格规范药品器械采购、验收、登记、养护、储存、使用等过程,督促落实社区服务站药品器械储藏设备的配备,确保药品器械的安全使用。四要加强价格监管。建立多部门联动控费机制,切实加大药品价格监测力度,督促进行明码标价,加强收费项目的公示力度,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问题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