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地理实践力:整合教材与乡土课程资源

2020-06-11管剑飞张子娇崔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土教材课程

管剑飞 张子娇 崔华

摘 要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挖掘乡土知识、研学乡土案例、考察乡土资源三方面整合地理教材, 设计相应实践活动来认识和理解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地理教材;乡土课程资源;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让地理实 践力培养落地是当前地理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现 行的地理教材属于国家课程教材,其特点是学科体系 完整,知识结构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扎实的地理基 础和地理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实践有一些 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1]而乡 土课程资源是身边的地理、开放的地理、实践的地理。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要求教 师适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在实践中多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地理教材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设 计相应实践活动来认识和理解教材中地理知识,使地 理实践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地理教材(人教版)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的不足

人教版地理教材几经改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内容逐渐增多,现行适用的地理教材中设置了“思考” “活动”“阅读”“案例”和“问题研究”栏目,其中“阅读” “案例”不提供活动内容,真正体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 力的活动集中在“思考”“活动”栏目中,它们多为阅读 资料类、读图思考类等活动,涉及实验、考察、调查等 实践性活动项目不足,如活动总数量较多的人教版必 修一地理教材中实践性活动数量仅占全书活动总数 的19.6%。“问题研究”栏目设置的实践活动均为“资 料搜集类”且有些选题远离学生生活认知环境,学生 开展实践活动受到限制。与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配套的新教材即将面世,它承载的实践活动内容会 更加合理,但考虑到教材具有普适性,不同地区的学 生生活环境的不同,教材中选取的实践活动案例与学 生的认知会有所偏差,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有局限 性。这就要求老师开发能辅助高中地理教材教学的 乡土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与高中地理教材,拉近学生的活动体验与文本知识间 距离,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内化 和建构,提高地理实践力。

二、地理教材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整合 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高中地 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要求明确 具体,对学生地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2] 他们整合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资源,提倡探究式的 学习实践方式,突出地理田野调查,野外实践活动始 终贯穿于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 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 下,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增加了“地理野外 实习”的模块,目前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教育 部门和学校落实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新趋势。但我国 学生普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安全压力的影响,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各种地理实践活动。课堂教 学是形成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而地理实 践力的培养却是地理课堂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笔者认 为将地理教材与乡土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课堂教学 方式,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又一途径。

乡土地理知识蕴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如家乡的 位置、气候、河流、地形、植被、土壤及矿产等自然地理 知识,饮食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人文地理知 识,经过教师的挖掘、筛选、整合后,运用于课堂教学, 发挥其教育价值,形成乡土课程资源。

乡土是学生生活、成长、熟悉的地方,是地理课程 资源的宝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与高中地理课程完美契合,把学生生活所在的环境变 成地理学习的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参与探究知识的

形成过程,关注生活中的人地关系、提升书本知识转 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在考察、调查和模拟 实验等活动中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和品质 ,提高人文 素养。

三、基于乡土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 策略

(一)挖掘乡土知识,培养地理实践力 课本中的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 中的衣食住行、生产活动、社会现象等的提炼与延续。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较抽象的学科知识,在实际教 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整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所感的切身体验,引入 地理课堂,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把抽象固化的课本内 容转到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熟知的情境中,帮 助学生构建相关感性认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这样教材内的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遇到的地理现 象达到深度融合,才能深刻理解地理概念、基本原理、 过程和规律的本质特征,真正做到用生活促进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习锋 面与天气这部分内容时,恰好是本地冷锋天气频繁发 生时节,为了设计这堂课实践活动,十月一日假期过 后,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身体感受到的温度、降水、 风及穿衣等方面的变化,同时每天搜集当地天气资料 并绘制气温、降水、气压曲线图,在该图上注明每天的 体感温度、风及穿衣等信息,使难以观察到的地理事 物和现象就转化为图表形式“呈现”在眼前了。然后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亲身感受和数据两方面的 图形变化中分析最近经历过的寒潮天气,帮助学生深 层次理解冷气团、暖气团概念及其冷暖气团的转换过 程中的冷锋和冷锋天气等相关知识。课后学生就有 极大兴趣搜集有关寒潮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 相应预防措施的资料,终身受用。又如讲授“太阳高 度角的季节变化”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画冬、夏季 节正午太阳高度照射教室的图,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比 较冬季与夏季太阳照射到坐北朝南教室的深度,进而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教室走廊位置设置在 南边而不设置在北边。教师根据需要选取有效的乡 土地理内容,依据课标,根据相关内容设置多形式的 课外实践活动,[3]在實际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 过程,这样不仅增添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还能促使 学生养成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思考的习惯,进而在思 考中提升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的教学也就能落地 生根了。

(二)研学乡土案例,提升地理实践力 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运用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如人 教版地理2引用大量真实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些 社会经济活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地理原理,提高他们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成为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 要模块。[2]由于统编教材强调普适性,教材中的大多 案例与学生生活实际偏差较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可用乡土地理案例替换教材中的一些案例。教师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对地理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 构,找准统编地理教材教学内容与乡土地理素材的契 合点,设置具有进阶性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用 地理视角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习 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体验、调查、搜集乡土案 例相关材料,通过学生对乡土案例的探究與质疑,提 高对已学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的适应能 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的思 维向纵深发展,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目的。如 在讲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 影响时,把笔者学校地理实践力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 究的成果作为教学案例,教学过程如下:

【展示案例材料】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 影响

材料一 村落组学生重点选取历史上内陆水路运 输发达的千年历史文化古村——观前村来研究水运 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在古代,仙霞古道是钱塘江航 运和闽江航运的交通命脉,其南端浦城的南浦镇是闽 江航运的起点。观前村,位于浦城县境内南浦溪畔, 北距县城南浦镇约23km,村前二水(南浦溪与临江 溪)交 汇 ,溪 水 回旋 ,是良 好 水运 码 头选址 。 自宋 以 来,观前村每日溪中船排往来如梭,已是闽浙一带物 产集散的重要水运码头,历代沿袭,观前村落形成了 三村、七街、八埠头”格局,即上坊村、中坊村和下坊 村三个自然村分别依靠着龟山、银山和金山而建,傍 南浦溪分布,这紧挨着的三个自然村中两条平行于南 浦溪的街道和五条垂直于南浦溪的街道可以直接通 往南浦溪两岸的八处码头,街中游人客商摩肩接踵, 客舍货栈密布,一派繁荣景象。观前村面积(包括山、 田)29.78 平方公里, 700 余户, 3000 多人。至 1958 年, 赛(岐)浦(城)公路修通,水运衰退,街市逐渐冷落。现 在青壮年主要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至今还有半数人 口生活在古民宅中。

材料二 乡镇组学生利用谷歌地图展示近十几年

来205 国道沿线的九牧乡、仙阳镇、临江镇、石陂镇的 聚落分布。

【问题设置】

  1. 结 合材料一、二归 纳出交通运输 方式和布局的 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 利用谷歌地图展示哥本哈根、筑波、株洲、华盛 顿、常州、武汉等城市形态,说明其形成受交通影响。

材料三 仙阳镇到县城之间的 205 国道沿线的荣 华山组团、工业园区、皮革城等工业园区兴起,乡村变 成了城市,城市用地范围扩大。

  1. 结合材料三分组探究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网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分析活动过程】 材料一、二中熟悉的情景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 鸣,通过探究问题1,学生很快归纳总结出结论,当学 生对自己总结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将信将疑时, 教师推出问题2,由学生查找图文资料来验证结论,使 学生得到发现真理验证规律的方法训练,培养了科学 的研究意识和方法。接着学生根据材料三预测到城 市化发展将使仙阳镇与县城之间距离逐渐缩小这一 原理,并把它迁移到长三角地区,逐个分析公路网、铁 路网、水运网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再综合各种交 通方式的综合运输网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得出大 城市带结论后,同时就有学生利用谷歌地图找出长三 角地区近些年城市间距离在明显缩小来验证。

把学生研究性学习案例与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 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将 其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加强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性 体验,锤炼了地理思维,分析、归纳、迁移拓展能力以 及对信息材料处理能力和地理原理模型建构能力从 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有效地提升学生 综合地理实践力。

(三)考察乡土资源,升华地理实践力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是一门实践力很 强的课程。现行教材中有活动栏目,其中有相当部分 的活动是围绕乡土地理开展的,所以地理课要让学生 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走进真实的乡土地理情境,用手 触摸,用眼观看,用脑思考,领略、认识、欣赏乡土自然 景观和文化景观,观察其特点、总结其规律、阐释其发 展过程,探究其形成原因,进而分析和评价区域人地 关系,即时感悟区域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自觉形成文 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起地理审美情趣和正 确的人地观、生态环境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如 学生到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的枫溪乡参观稻田养 鱼(每年春季插秧后在稻田里投放鱼苗,待秋后水稻 收割时一并收获稻萍鱼),通过访谈当地村民、查找资 料发现此地海拔高,气温低,水塘养鱼太冷,水塘里的 鱼难以长大,稻田养鱼,水面较浅,水温适宜,于是当 地村民经过长期实践发明了稻田生态养鱼方法。学 生深入田间观察发现:鱼苗在稻田中自由窜游,搅动 田水,搅糊泥土,起到“义务耘田”的作用,为水稻根系 生长提供充足氧气;鱼生长在稻田里,以稻花虫和稻 萍为食,其排泄的粪便又可直接给水稻当肥料,大大 减少了使用农药和化肥量;由于稻田养鱼,需加高加 固田埂,开挖鱼沟、鱼坑,从而增加了稻田的蓄水能 力,有利于高海拔山区防洪抗旱,保证鱼粮双丰收。 灌溉稻田全部是无污染的山泉水,清凉透彻,鱼的生 长周期也较长。学生就餐时品尝了没有泥腥味且肉 质细嫩鲜美、鳞片柔软可食的稻萍鱼。最后点赞山区 劳动人民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智慧造就的生态农 业。为此学生们建议枫溪乡在总体发展立体农业前 提下,积极开发小水电,增加发展食稻花鱼,观梯田景 观的乡村游,种反季节蔬菜等可持续发展项目。学生 通过参与式和发现式的学习过程中,在感性体验,理 性认知,实践运用中将人地协调观内化于心,外显于 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张红华.地理校木教材开发实践[J].地理教育, 2010(6).

[2]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 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78.

[3] 陈静 .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乡土地理课程设计——以 “湘江之滨,古街新韵一一太平老街”为例[J].地理教学, 2018(19).

(责任编辑:曾呈进)

猜你喜欢

乡土教材课程
教材精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乡土分外妖娆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自行车的发明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