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0-06-09梁美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梁美红

摘 要: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应当遵循小学生思维特点,坚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于汉字是由象形字孳乳的,象形字较为符合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心理接受能力。因此,将传统文化中汉字的产生、演变和传承的发展过程搬运到教学当中,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汉字的内涵和学习规律,对小学生理解汉字文化、汉字含义、汉字用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字文化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汉字文化配合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出的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也可以训练学生具象思维,从而使识字教学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从汉字文化出发学习汉字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史,是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内涵、保证书写规范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把汉字的造字规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汉字在演化中笔画的变化以及含义的改变,通过说文解字、汉字源流变迁以及文化类视频资源辅助教学。

例如,部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的教学。这一课的生字大都是带有木字旁的,这说明这类字的含义大都与木材、树木、木制品有关,教师可以分别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杨、桐、枫、柏、桂等字所代表的树木的形象,以及这些形声字的读音特点,帮助学生辨认。这种识字的过程是从简单笔画代表的含义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汉字构成之美,以及汉字发音的巧妙,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增强认知能力和辨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由识字到写字的准确度

汉字教学不应只通过声音和整体形象来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学生知识技能学习的片面性,以致在使用汉字的时候不知其所以然。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升高,接触的各类汉字逐渐增大,他们也可能会对一些字的形体和使用产生混淆。因此,在使用中对汉字进行分辨解析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学习的习惯。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汉字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要素,结合汉字的隐性意义来进行综合教学,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采用游戏揭示汉字文化,增强学习兴趣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设立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

大自然丰富的动植物较能吸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如果能将教材中的动植物形象拟人化地表现出来,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兴趣,提高识字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多媒体课件,把带有“虫”字旁的汉字归类教学,把“虫”字旁设计成生动活泼的会说话的毛毛虫,“毛毛虫”说“我好孤单啊,小朋友们帮我找几个朋友吧”,这样就能以“虫”字旁为偏旁来教学该类汉字了,比如蛀、蚂、蚁、蜻、蜓、蚂、蚱。这样,教师通过对汉字的解释,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字都是与虫有关系的,与昆虫有关的字大都是“虫”字旁,与虫子动作有关的字也基本是“虫”字旁。在课件上,使用这一方式就如同设置了一个带着小学生学习的小向导,活泼可爱地带领学生动手动脑学汉字,增强了识字的热情。

2.开展分组合作学习

可以把学生分组,例如学生分别扮演偏旁和部首,进行配对组合汉字,让一部分学生带上有“亻”“讠”“目”“木”等标注的帽子,再由另一部分学生戴上有“丈”“青”“人”“莫”等标注的帽子。教师可以限定条件,比如整字笔画十笔以上十五笔以内的才能分到一组,或左右结构才能分到一组等条件,要求学生自助匹配,两两搭配。通过组合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带动起来,使他们在欢乐、友爱的氛围下,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性,充实和积累汉字知识。激发学生对汉字游戏的兴趣,有利于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开拓性的教育意义。

3.编制顺口溜

利用幽默风趣的、通俗易记的语言,帮助学生进行识记,增加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例如,依据字形特点:“告”可以编制成“一口咬牛尾”,“匹”可以编成“小孩走进死胡同”。再如,可以把容易混淆的几个字,编排到一起,比如俭、脸、剑、险,“节俭不能不洗脸,练剑不用买保险”,这些“顺口溜”既可以活跃思维,也可以锻炼想象力、增加识字过程的趣味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把认识汉字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掌握生字。

4.开展富含文化内涵的游戏

传统汉字文化富含造字规律,字形和含义都有涉及。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即时猜字游戏来活跃课堂,把汉字文化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揭示出来,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效率,也可以对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根据字谜的表面意思进行笔画增减,“四人搬木头”就是“杰”字;“一个人搬两个土”就是“佳”字。再如,把字的形态比拟成生活中的事物,“草下藏着一只鹅”,把“乙”字看成了鹅的形象,为“艺”字;“三楼平地起”,谜底为“且”字,我们可以把这个字最下面的“横”视为平地,上面的三个方框视为三层楼。又如,提醒学生通过联想猜出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人满为患”就是“人”字和“多”字的组合,谜底是“侈”字。

综上所述,汉字文化对汉字的字形和内涵教学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小学汉字教学需要遵循小学生思维特点,坚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大量的识字材料与具体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对丰富小学生课堂体验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也能提高汉字的教学效率,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具有積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丽芳《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6期。

[2] 王红霞《浅谈汉字文化对小学识字教学的促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年会议。

[3] 刘晓茹《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阶段引入汉字文化》,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年会议。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指向核心素养,词串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