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校训,全方位创新我校年级管理模式

2020-06-09郑向华

教师·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训模式创新

摘 要:校训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无形教育资产,对学校风气、教师及学生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学校及年级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立足实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福建省连江县琯头中学“向上向善”的校训,提出“积极乐观,以思想和态度来实现年级管理的向上;崇德向善,以传统的美德来实现年级素质的提升;与人为善,以团结的行为来展现学校的名片”三点方法,实现对学校年级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创新。

关键词:校训;年级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2-0005-02

对于学校而言,校训凝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治校精神,是一所学校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最终体现,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训的价值来看,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核,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校训理念的诞生较晚,校训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源于“中华民国”时期,截至目前,对校训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大学角度。因此,无论从校训研究的成熟度还是涉及面来说,我国的校训研究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现代教育管理中,校训作为学校思想的“内核”,其在学校和年级管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现代教育管理对校训研究的要求和期望在不断提升。本文将立足于现有研究,结合具体校训与初中学校年级的管理工作,以本校校训作为研究内容,思考如何立足校训,全方位地创新福建省连江县琯头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年级管理模式。

一、校训的发展及作用

(一)校训的产生与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讲,“校训”一词属于“舶来品”。在我国的古汉语中,并没有“校训”这一概念。虽然有些古文献将校、训二字连用,但所表达的意义与现代“校训”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明史》中有相关论述:“其学校训导专教生徒”。这里的“学校训导”是指学校的教训,与本文所研究的“校训”内涵不同。在相关的记录中,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学生将日本的“校训”引入中国,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和教会大学将日本的“校训”与西方大学的“motto”(座右铭)进行融合,逐渐转化成今天的“校训”,如当时北洋大学的“实事求是”等。

(二)校训的特点

任何时期的校训几乎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精练的特点。观察各个学校的校训,我们可以看出,校训几乎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这就是校训的精练的特点。校训的语言凝练、含义深远,以最少的文字、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训诫之意。

第二,继承特征。作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校训通常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和流传下来的,因此,校训具有继承性特征。例如,现如今的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校训都是在民国建校时期就形成了的,一直流传至今。

第三,价值引导特征。通常来讲,校训能够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方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精神的直接体现。因此,校训具有对学校发展产生价值引导的特征。从含义上看,校训本身有着一定的价值倾向,因此可以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训的作用

第一,校训具有标志性作用。校训是学校的“精神名片”,是学校精神的文字化表现,能够体现出学校特有的风格。因此,校训具有标志性的作用。校训可以用来对外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的内涵和品牌,从而树立学校的形象。

第二,校训具有传播的作用。社会对学校的印象来源于学校的办学条件、人才输出、价值观念。学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大学的品牌形象也在不断树立。在此情况下,大学的校训就成了学校直接面向社会的“第一句话”,校训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了学校的核心办学思想与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校训具有传播的作用,帮助学校塑造并展现了品牌形象。

第三,校训具有凝聚的作用。文化具有凝聚性,校训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凝聚的作用。从学校内部来讲,通过校训,学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所属学校产生向心力和归属感;从外部来讲,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学校内的人员与学校荣辱与共,以共同的态度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这是校训凝聚作用的体现。

二、立足校训,创新我校年级管理模式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初中学校,学校自创建以来,一直遵循着党和社会对义务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工作重心,以培养学生为己任,克服困难、默默耕耘。学校的校训为“向上向善”,提倡积极向上、乐观向上,崇德向善、与人为善。在下文中,笔者将适合我校校训来思考创新年级管理模式的方式。

(一)积极乐观,以思想和态度来实现年级管理的向上

向上,是组织和个人的发展方向。《诗经·小雅》云:如日之升。意为如同太阳一样升起,如同太阳一样向上。可以说,“向上”,是学校发展的目标,是对学校未来的殷切希望。因此,在年级管理方面,要积极向上、乐观向上,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来实現年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首先,从年级角度,要积极创新年级管理方式,通过新的制度、新的方式来更好地开展年级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根据“向上”来设置一个个积极的目标,目标的设置要以时间为单位,整体具有可操作性,如年级管理月度目标、学期目标、年度目标等;目标的内容要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管理工作有效性等为参考标准,确保年级管理持续积极向上。

其次,从教师角度,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年级小组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再次,从学生角度。学生是年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更是学校年级的主体部分。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还需要综合学生日常的表现情况、学习态度、艺术审美、身体素质等方面,深入贯彻教育改革,以教导学生、培育学生为基础思想,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向上管理。

思想是行为的基础。乐观的思想观念能够帮助学生以乐观的态度来着眼现在、面向未来。因此,在开展年级管理工作时,需要以乐观的思想来实现管理工作的升华。在具体管理时,从年级管理的整体角度来看,要转变传统呆板的管理思想,结合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学生特征来创新年级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创设活泼、温馨、轻松的气氛。面对教师,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提升教师的向心力。面对学生,要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提升学生对学校和年级的依赖感。从教师面对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注意活跃气氛,提升自身的亲和力,结合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特征,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崇德向善,以传统美德来实现年级素质的提升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论语》中的“见贤思齐”,还是《三国志》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都是古代君子崇德向善的体现。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育人”的组织,学校的年级管理需要崇德向善,以传统美德来实现年级素质的提升。

年级管理者要将“崇德向善”作为工作和做人的标准,崇尚美德、发现美德、心理向善、行为向善。在年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要以人性化的方式来对教师进行管理。例如,对年纪较大的教师,要定期致以精神和物质上的慰问,如组织劳模教师表彰大会、资深教师表彰大会,适当提升其福利待遇等;对家在外地的教师,可以举办教职工节假日联欢会等,让教师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同时,要采取硬性的考核标准,将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并且定期举行教师职业素养培训大会,举办“向善”“崇德”等传统美德主题的演讲比赛、晚会活动等,让“崇德向善”内化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以传统美德来实现年级素质的提升。

(三)与人为善,以团结的行为来展现学校的名片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意为善意地帮助别人,并且以“善”的态度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交往。在现代学校管理中,与人为善应该作为学校发展的准则之一。对外,要积极地与其他学校进行联系,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方法,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外的与人为善。对内,要以善良的态度面对教师、面对学生,善于发现教师和学生的闪光点,并且积极地对其进行表扬。

从教育学生的角度看,与人为善是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之一。初中学生处在思想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要教育学生与人为善。可以将同学关系、团队能力、协调能力等作为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从而促使学生与人为善。

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与人为善”,更能以团结的行为来展现学校的名片。

校训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价值引导的特征。同时,校训更是学校的标志,是学校传播的“名片”,对内和对外都有着极强的凝聚性特征。因此,我们要将校训融入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从思想到行为,从模式到细节的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方建華.当前校训的问题检视与应然追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35-38.

[2]傅国勇.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J].同舟共进,2014(7):11-15.

[3]高 雄.关于中小学校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12-14.

[4]葛梦晓,任伟伟.对小学校训的审思——基于LY市17所小学校训的调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8):21-22.

作者简介:郑向华(1968—),男,福建连江人,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琯头中学校长,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校训模式创新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浅谈学校的校训与德育工作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中美韩三国女子高校校训比较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