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与人的教育培训理论

2020-06-09孙福胜

辽宁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现实劳动

孙福胜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培训理念、培训制度、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尤其需要在哲学层面进行思索,更好地促进教育培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教育培训目的与方法的结合、教育培训管理与成效的融通。以唯物史观为视角,对人的教育培训进行学理性探讨,即对教育培训活动的“生成、本质、主体、目的、方法、控制”等基本内容进行把握,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见图1)

图1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教育培训框架图

一、教育培训的生成

教育培训活动不是一种“既成”的活动,而是一种“生成”的活动,这种“生成”的活动贯穿于教育培训相关者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融入到教育培训相关者所处的“时代”发展状况中。无论是教育培训个体的“现实的个人”,抑或是教育培训群体的“共同体组织”,都是一种“生成”的活动。从宏观层面讲,教育培训活动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从世界历史的观察,我们知道世界历史的进展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唯物史观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教育培训活动首先表现为人的一种“需要生成”,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生成”来看,人的需要有着显著的递进性。一般而言,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

首先,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个需要”,即满足人的“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需要,满足人的“第一个需要”的手段是从事“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其次,享受需要是人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新的需要,是“第一个需要”的进一步发展,包括艺术享受、健康享受、娱乐享受等需要,是人的生命质量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再次,发展需要一般是指人在拥有了闲暇时间和自由时间的“自由权利”下,不断提升自己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如教育需要、交往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需要,是比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既是人在进入“世界历史”之门时继承了前人的“原有”的需要,又是人经过劳动生产创造出的“崭新”的需要。因此,在继承和创造各类需要的过程中,人总是要经历教育、训练和培训等活动,而这些活动也推动了人的需要的生成和发展。简言之,教育培训作为人“需要生成”的一种需要,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育培训的本质

唯物史观认为,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要使劳动者学会各种行业的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要把培训与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等有效结合起来。

首先,教育培训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一般意义上讲,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构成的,培训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整体的教育系统,这种整体性的教育系统有助于发挥各子系统的不同功能来提高教育功效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教育培训是塑造人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教育子系统的教育培训,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责任,连同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等一起对人进行教育和训练,帮助人学习和掌握生产劳动常识,掌握从事生产劳动必备的技巧和技能,在做好所在部门生产劳动的同时,积极通晓和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再次,教育培训活动的展开和作用的发挥受教育系统所处的物质经济条件制约。在不同所有制下,人参加的教育和训练都是受到当时物质生产状况所制约的,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训练程度都是有差异的。就教育培训的本质而言,唯物史观把教育培训理解为:教育培训是“现实的个人”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为获得“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按照“不同类别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的“教育或训练”的社会生产活动。同时指出了教育培训环境——“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注重考虑人自身状况以及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此,教育培训是教育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子系统,是塑造人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受到一定物质经济状况制约的一种社会活动。

三、教育培训的主体

在思考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时所采用的考察方法是有一个“现实的前提”的。唯物史观认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唯物史观将“现实的个人”作为教育培训的主体,强调教育培训必须要紧紧围绕“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来展开。

首先,教育培训为“现实的个人”顺利开展实践活动服务。“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生产以及思维创造等实践。为更好促进“现实的个人”有序有效进行这些实践活动,就需要对“现实的个人”进行系统化和专门化的教育培训。其次,教育培训为“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服务。“现实的个人”不是永远处于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一直处在变化过程中的人,包括人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教育培训为人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关系提供了动能。再次,教育培训与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相结合。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对人的教育培训发生作用,包括对人的教育培训需求的内容和方式提出要求,促使人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围绕“现实的个人”的实际存在状况、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满足等现实问题,提供能够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诊断”方案,开出有效的“药方”。

四、教育培训的目的

“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其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唯物史观指出了教育培训对于改变人的本性,帮助人提升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发达的劳动力和专门的劳动力所具有重要的作用,即明确了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劳动者。

首先,教育培训可以传授给人必要的知识。对于正在“成长的头脑”里具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的人来说,参加教育培训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便于其更好地从事自然科学或社会历史科学(包括人的科学)的研究,把知识转化为物质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其次,教育培训可以锤炼人的品质。唯物史观指出,人应该参加体育训练和军事训练,参加体操和队列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人的坚韧不拔和刻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有助于增强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再次,教育培训可以提升人的能力。要对人的劳动能力进行教育培训,并在教育培训中改变人的“一般的天然能力”,使人能够在完成必需的劳动基础上,努力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教育培训着力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素质高、本领强和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造就适应时代和事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并以实现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为其价值追求和终极目的。

五、教育培训的方法

唯物史观提出了“按不同类别循序渐进”的科学教育培训方法,指出按照人所在的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某一个工作岗位,或者让人轮流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对人开展分门别类的教育培训,以实现人通晓所在部门的流程和掌握活动所要求的必备能力。

首先,教育培训面对不同的人及其不同的需要,要求“因人施训”和“因需施训”,即实施个性化教育培训。例如,在人们把“求知欲”作为迫切需要的时候,教育培训就要为满足这个需要服务,给人传授知识,教会人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促使人们养成求知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教育培训本身以及人都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人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培训,即实施发展性教育培训。人的教育培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是人在谋求某一需要满足后的阶段性活动,又是人的综合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人在不断地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以达到自身能力的不断完善化。再次,教育培训本身也创造了可供人选择的不同类别的教育培训“商品”或“服务”,即教育培训本身的再生产,这样就形成了一套教育培训供给体系,主要表现在为人提供教育培训的服务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用于训练和保持人的劳动能力,使人的劳动能力发生形态改变,确保人的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和创造性,以此推动人的发展,进而促使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往前发展。个性化教育培训和发展性教育培训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教育培训方法,是合乎人的发展的科学教育培训方法。

六、教育培训的控制

图2 教育培训控制与教育培训主体、教育培训目的、教育培训方法的关系框架图

(见图2)“控制论的对象是系统。所谓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组织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育培训主体定位、教育培训目的确立和教育培训方法选择。教育培训主体、教育培训目的和教育培训方法既相互制约又互相交织,需要对三者进行有效管控,做到坚持“现实的个人”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相结合,坚持满足需要与引领需要相结合,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三者合力,以达到教育培训最优化。

首先,在给予教育培训主体“角色”定位时,必须坚持“现实的个人”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相结合,坚持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由“现实的个人”变为“未来社会的个人”,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人的“角色”在教育培训作用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一是作为教育培训主体的人由“现在的我”逐步向“未来的我”转变。人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是人类发展的“铁律”,“未来社会的个人”是在“现实的个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实的个人”有着紧密内在的联系。二是作为教育培训主体的人要达到“未来的我”,必须在“现在的我”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朝着“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未来社会“新人”的目标奋进的学习者。

其次,在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要全面把握人的教育培训需要,在满足人常规教育培训需要基础上引领新的教育培训需要,坚持人的教育培训工作的“专业发展”原则。一方面,人的教育培训需要是不断增长的,原有的教育培训需要满足后,又有新的教育培训需要产生,教育培训需要呈现丰富性和发展性特征。教育培训的主体是不同经历、不同专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需要也各不相同。人的教育培训需要一般包括“组织”“岗位”“个人”等三种。另一方面,要满足人的“组织”“岗位”“个人”的需要,明确参加教育培训就是要提高自身发展的真能力,就是要提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要在满足人的三种常规教育培训需要后,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需要进行深度调研,把握时代和事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主动引领人的教育培训新需要。

再次,要以不断发展的现实条件为依据,把教育培训与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等相结合起来,探索人的教育培训方法的“系统论”,坚持人的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学相长”策略。如当前“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干部教育培训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一,人的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就要根据“现实的个人”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要有系统思维和采用“系统论”方法来开展教育培训。其二,教育培训是人的发展的助推器,教育培训不仅可以促进人的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可以因其改进教育培训策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将自身的“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才华展示出来了,这正是“未来社会的个人”所具有的“新人”特质,而对人采用系统的教育培训方法,才更有助于促进人的系统思维养成与成长发展。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现实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漫画:现实背后(下)
热爱劳动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