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提升“云沟通”信息技术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09周起舞

辽宁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宅家教研信息技术

周起舞

(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幼儿园)

生活环境的封闭隔离,假期时间的不断延长,开学时间的未知与延后,以及一系列因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宅家”生活模式,是学校和家庭都从未有过的体验。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关注幼儿“宅家”期间的日常生活,了解不同家庭在疫情中的生活状态,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健康、有序地开展,成为幼儿教师面对的新课题。

一、直面困境,积极开展“云沟通”信息技术

在疫情来临时,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幼儿教师的工作转为云端、线上,与幼儿及家长的沟通交流需要依靠手机、电脑等设备。这对于不擅长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来说是一次考验,面对纷繁多样的软件和复杂多变的网络技术,他们往往无所适从,需要重新学习。

(一)正视差异,关注需求

幼儿园应正视教师之间的能力差异,帮助教师开展“云沟通”信息技术,着眼于近处,关注幼儿及家长在疫情期间的真正需求。例如,微信软件的交流、沟通和运用,手机语音录音、照片拍摄功能,网页链接的转载、分享功能等。

(二)师徒结对,互通合作

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云沟通”信息技术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例如,我园利用师徒结对的方式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年轻教师接受新事物快、操作灵活,是开展线上教育的“技术主力军”;老教师对教学方向把握准确,目标清晰,是线上教育的“全局操盘手”,两者紧密结合、互帮互助。

(三)转变思维,广泛学习

我园鼓励教师从“云沟通”信息技术提升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体验,助推教师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与思路,在互联网中共享和交流成果。幼儿园所有教师都注重积累资源,特别是发现了新的便捷软件就会互相推荐、尝试,并在教研群中开展探讨,分析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采用什么指导语恰当,使用时要提醒家长关注哪些问题,实施后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除了“宅家”期间与家庭的沟通,我园还利用网络直播课开展教师专业学习,鼓励教师收听和观看特级教师、幼教专家的课程,为他们打开工作思路,拓宽眼界。

二、多元展开,拓宽“云沟通”信息技术的实施途径

在“延期不延学”的特殊时期,教师与孩子、家长们不能见面,沟通遇到了阻碍。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开展教学指导,依靠什么教学手段、渠道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怎样开展教师间的教研互动等问题。我园梳理了相关的途径与方法,帮助教师运用网络开展多样化的“教与学”,为“云沟通”信息技术的实施拓宽途径。(见图1)

图1 “云沟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活动实施的路径

(一)线上沟通,家园配合

“云沟通”信息技术的直接途径就是打开家园联结的通道。我园利用微信和钉钉等常见的沟通平台,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交流方式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利用钉钉平台与家长进行联结,通过观察推送信息的实时阅读量、在线填写调查表等方式,家园双方共同配合,记录幼儿的每日动态;利用微信、视频直播平台等软件,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况,参与幼儿自己发起的直播活动,关注幼儿在家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情况。

(二)云中“课堂”,助力指导

我园开展的“延期不延学”活动与中小学的直播、录屏课不同,它更趋向于一份了解和沟通,即以促进亲子陪伴、亲子育儿的方式,给予家庭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我们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课”的内容,而是每周以菜单式资源推送、线上情感沟通、私人专线话聊等方式,供家长和孩子进行自选与自学。同时,伴以教师个性化指导,这其中可以是一对一的私人专线方式,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小组群聊模式,甚至是全班参与的热点畅聊、视频相聚,不强调整齐划一的打卡签到,只关注孩子个体发展与家园情感间的密切联系。

(三)网络教研,思辨提升

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成长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契合。我园分析了教师“云沟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进阶路径,以解决沟通技术难点为突破,拓展教师的沟通方式与方法,提升教师能力,最终转变教师的思维模式。利用微信平台,定时、定期开展线上教研专题活动,解决教师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难题和专业困惑;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信息;邀请了解本地地域特点、教育理念、教学形式的幼教专家观看本园教师的线上课程,帮助教师解决难题,满足其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专业成长的愿望。

三、工具助力,提升“云沟通”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

在实施“云沟通”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修图、录制、剪辑、发布、直播、展示等以往并不熟悉的操作技术,一个看似简单的小视频,其中可能包含了许多技术难点。我园从软件推广和资源分享两个版块,结合四项具体内容,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给予支持和帮助。

(一)软件工具助力之“图形天下”

教师除了原本掌握的图片裁剪、拼图编辑等技术外,还应该学习图片扫描、文字标注等修饰美化功能。特别是在“宅家”疫情期间,应该对自己开展的内容或主题做一个全面的规划与梳理。

(二)软件工具助力之“动态视野”

动态的视频一直受到很多教师的喜爱,但他们往往不会制作,或是收集了很多优秀的资源,但是需要调整成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内容时不知如何修改。为此,我园为教师提供了兼容多种技术需求的便捷式制作软件,通过教研活动中的主题探讨,帮助教师熟悉界面功能,了解呈现方式,让复杂的技术变得简单易学,让教师的推送从平面转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

(三)软件工具助力之“数据呈现”

在疫情期间,教师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或者储存转化。比如,上报幼儿健康数据,统计幼儿“宅家”的个性化需求,了解幼儿在疫情中的生活状态。教师人工点数、计算等方式效率低、易出错。我园帮助教师寻找到统计小程序,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四)资源链接助力之“搜闻识录”

有了便捷的制作工具,教师还需要丰富资源、扩展视野、挖掘优秀的内容,助推“云沟通”信息技术更为专业、科学地开展。我园为教师推荐了教育领域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和线上学习直播平台;为家长推荐了适合其观看的育儿视频频道,为家长点亮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家园沟通的温暖。

四、回本溯源,把握“云沟通”信息技术的要点

教师开展“云沟通”信息技术时,要用开放、理解的心态同家长互动,教师与家庭之间要加强沟通,协同合作,共克时艰,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沟通工作时也要回本溯源,把握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一)解决实际问题

疫情期间,我园开展的家教指导是以了解幼儿生活环境、健康动态,帮助家长开展科学育儿指导为主,运用技术是要用来减少或者解决实际问题。当交流出现阻碍时,教师可以选择用信息技术中最简便的方式进行沟通,完成对幼儿情况的了解。特别是要杜绝形式主义的沟通,不建议教师实施“一刀切式”的打卡展示。

(二)优化多项举措

隔着冰冷的屏幕,运用技术手段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虽然可行,但是要注意提供的内容是家长和孩子需要的。对教师发送的内容孩子是否喜欢、家长是否接受,以及使用的方式、开展的形式上是否符合疫情下的家庭现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根据孩子“宅家”的各种信息以及动态作出专业的判断,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给予支持。幼儿园应通过换位思考、人性化关怀、个性化举措去不断优化家教指导,让沟通更高效便捷。

“云沟通”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家教指导方式产生变化,助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激发了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深层思考。相信通过有效的“云沟通”,一定能让孩子们在特殊的“长假”中度过一段健康快乐而又意义非凡的时光。

猜你喜欢

宅家教研信息技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宅家锻炼法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为了宅家不停课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宅家”
宅家上网课二三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