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及预后的影响

2020-06-09谢晓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充分性内瘘动静脉

谢晓兰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医院 342100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脏替代疗法,可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血管通路,其功能状态可对血液透析质量造成直接影响[1]。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是目前常用的血液透析通路,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较高,可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血管条件普遍较差,甚至部分患者不适合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基于此,本文对就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3月接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2例,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65.88±6.24)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4例,高血压肾病14例,多囊肾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65.79±6.18)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15例,多囊肾2例。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行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以Seldinger技术操作,经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将带有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将针芯退出,缓慢向外拔针,至针尾喷出血液,迅速插入导丝,经导丝引入导管。创建皮下隧道(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导管自身的涤纶套和皮下组织粘连将皮肤至中心静脉的缝隙封闭。将带袖套隧道导管固定,与导管皮肤出口相距2~3cm。在导管位置覆盖3M敷贴,导管留置后,使用肝素盐水封管。对照组行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外展手术侧肢体,取仰卧位,标记动静脉血管走行,使用1%利多卡因局麻。做1个3~4cm纵向切口于桡动脉、头静脉之间,寻找头静脉,并将其游离2~3cm。对近心端分支进行结扎、切断。远端穿1号丝线备用,游离皮下组织和桡动脉1.5cm,结扎桡动脉分支。用血管钳挑起已游离的头静脉,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并确保其无扭曲。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端侧吻合/端端吻合。血管通路建立后实施血液透析,3次/周,4~5h/次,透析液流量500ml/min。

1.3 观察指标 (1)血液透析充分性。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氧尿素氮水平,Kt/V值使用Dauigrdas自然对数公式计算,以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Kt/V=UF/M×[-In(R-0.008t)+(4-3.5R)],其中R为血液透析前后尿素氮比值,In为自然对数,W为透析后体质量,UF为超滤量,t为每次透析时间。当Kt/V值>1.2,则表示血液透析充分。(2)对比两组透析前、后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水平。(3)并发症:感染、血流不畅、血栓栓塞、出血等。

2 结果

2.1 血液透析充分性 研究组Kt/V值为(1.49±0.31),对照组Kt/V值为(1.51±0.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P=0.775)。

2.2 实验室指标 两组透析前、后实验室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并发症 对照组出血比例较研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栓塞、血流不畅、感染发生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表1 两组实验室指标对比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迁延难愈,可发展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手段,根据半透膜原理经对流或弥散的形式将体循环中的有害物质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血液透析效果保障的必然条件为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需满足以下条件:(1)无感染、血栓、动脉瘤等明显的并发症;(2)无须经常干预,可长期使用;(3)确保血流量充足且易重复建立血液循环,以满足透析需要。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是在皮下连通距离相近的某一动脉或浅表静脉血管,增加浅表静脉的血流量,具有血流充分、稳定、易于穿刺等优势,是临床广泛使用的血管通路[3-4]。但对于合并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血管条件较差,难以建立动静脉内瘘;自身疾病严重且生存期较短;无法耐受瘘管建立;中心静脉严重狭窄、心力衰竭、血栓影响静脉血流、术区感染等患者不宜使用。此外,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创建无法立即使用,使用过早可能会引起血管纤维化、血管壁损伤、管腔狭窄等,缩短使用寿命。

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具有无动脉窃血、无须反复穿刺、置管后可即刻使用、舒适度高等优点,成为难以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补充形式[5]。本文结果显示,两组Kt/V值和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以及血栓栓塞、血流不畅、感染发生比例均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出血比例较低,提示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的血液透析充分性与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相当,可降低出血风险。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可选择部位多,其中右侧颈内静脉是最佳放置位置,是使用组织相容性较好且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动静脉的开口均在顶端,以减少血流不顺畅,而涤纶环可预防导管脱出和感染。但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导管外易形成血管鞘、导管内易形成血栓等情况,会造成透析中血流量不足,可能会引起导管相关感染,致使拔管后无法继续实施血液透析,使用时需严格实施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的血液透析充分性与自体动静脉内瘘通路相当,可减少出血风险,对于无法建立有效动脉内瘘、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选择带袖套隧道导管通路。

猜你喜欢

充分性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再谈高三化学讲评课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充分性语文课堂涵泳初中生核心素养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