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郁汤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0-06-09张中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黏度神经功能血液

张中良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62000

脑卒中后抑郁属于继发性抑郁的一种,认知行为方案是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常用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改变患者行为思维,纠正认知,以达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效用。但是治疗过程较长,见效缓慢,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中医认为,气机不畅、血瘀阻络、情志不舒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关联,治疗时需从此处着手。本文旨在观察解郁汤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实验室、颅脑CT、MRI等检查确诊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7分,中医符合“郁证”诊断标准[2],辨证气滞血瘀型。排除药物禁忌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72.61±7.03)岁;病程(5.43±0.50)个月。观察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72.55±6.99)岁;病程(5.41±0.49)个月。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1)建立信任关系,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感,认真倾听患者倾诉,收集患者信息,明确患者情况;(2)促使患者自我探索,具现化心理障碍情境,评估变化规律,记录患者情绪变化并进行评估,确认自动思维;(3)制定行为模式,督促患者不断练习,强化对抗行为,重建认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解郁汤煎服,方中夜交藤12g、炒白芍12g、当归12g、赤芍12g、川牛膝9g、川芎9g、佛手柑9g、炒郁金9g、柴胡9g、桔梗9g,水煎后早晚2次分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血小板聚集指数;(2)抑郁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其内包括有罪感、抑郁情绪、激越、自知力、入睡困难等17项,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严重;(3)神经功能: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其内包括意识水平、凝视、感觉、上下肢运动等11项,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D、NIHSS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脑部组织及神经功能损伤,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合成及脑部结构,促使脑内神经元及通路失衡等原因而导致,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自杀,危及患者的身心安全。认知行为干预是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常用方案之一,最先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其属于心理治疗的一种,通过明确患者自身的认知,建立能够改善患者行为及情绪的治疗方案,进而纠正患者认知行为,消除负性情绪,其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患者在治疗初期接受度高,但是,认知行为方案治疗过程较长,短期内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快速而有效的消除患者抑郁情绪,是当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脑卒中后抑郁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郁证”范畴,郁证的病位在脑,同时与肝、肾、心、脾脏器有着重要关联,患者由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加之脑失所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常,以致气郁气结,血行不畅,进而发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机体气血精气不能正常传输,最终引起情感异常。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有研究指出[3],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主要是由于精神异常能够引起机体儿茶酚胺等介质水平异常,进而导致血液黏度改变,流速降低,微循环灌注量改变,因此,通过监测血液流变学水平,对于判定疾病的转归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解郁汤方中炒郁金、佛手柑、柴胡、夜交藤共为君药,可行气解郁、疏肝理气、养血安神;以川芎、炒白芍、当归、赤芍共为臣药,可活血行瘀行气、平肝补血;以桔梗、川牛膝共为佐使,能逐瘀通经、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疏肝解郁之功。现代研理学研究显示,当归[4]水煎剂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发挥抗凝效用;柴胡[5]内所含有的柴胡皂苷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内氧自由基功用;川芎水提取物能够抗红细胞聚集,提升机体缺氧耐受性,改善机体血液黏度,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提升缺血后局部微循环灌注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HAMD及NIHS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在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基础上,联合解郁汤煎服能够更为有效地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节血液流变学有关。

综上所述,解郁汤联合行为认知干预通过重建患者认知,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等,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黏度神经功能血液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多彩血液大揭秘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侦破血液迷局,真相只有一个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