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0-06-0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出院

李 敏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NICU 466000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尤其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升高,但是由于早产儿各项器官和组织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功能较低,易发生感染、智力低下等诸多并发症,且患儿体质量越低,胎龄越小,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1]。早产儿经过临床救治后虽然达到出院标准,但出院后有效的健康管理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也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是医院将护理服务工作拓展、延伸至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护理模式。研究显示,早产儿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可促进其智力、体格发育,降低患儿再入院率[2]。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12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8月—2018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日龄4~28d,平均日龄(15.83±4.22)d,出生体质量1 450~2 290g,平均(1 782.83±69.51)g,胎龄28~36周,平均胎龄(32.17±2.46)周。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日龄5~27d,平均日龄(14.27±5.15)d,出生体质量1 510~2 300g,平均(1 790.24±62.72)g,胎龄27~36周,平均胎龄(31.85±2.39)周。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各项资料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诊断标准;(2)胎龄<37周;(3)出生体质量<2 500g。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先天畸形或遗传性疾病等疾病早产儿;(2)早产儿母亲伴有精神异常、认知障碍或智力低下者;(3)早产儿出生时1min和5min Apgar评分<4分者;(4)中途退出或失访者。本护理方案早产儿监护人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对其母亲进行喂养、预防感染、保暖、皮肤护理、用药方法等健康指导。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将微信平台应用于早产儿延续护理,时间为1年。具体措施如下:(1)选取4名5年以上从业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丰富护理经验及良好沟通能力的护理人员组成延续护理小组,建立早产儿母亲—医护人员微信交流群;(2)护理人员每天通过微信交流平台以文字、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向患儿家属发送和讲解早产儿脐部、口腔、臀部及皮肤等部位的正确护理方法,指导家属观察早产儿皮肤颜色、大小便、体温变化,向家属讲解影响早产儿体温变化的常见因素和怎样做好保暖措施,使家属能够正确掌握育儿知识;(3)当母乳不足时,指导家属增加奶量和添加钙剂、维生素AD、维生素C的使用方法;指导母亲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时动作轻柔,应避免误入气道引起呛咳;(4)由于早产儿胎龄短,机体发育尚未健全,护理人员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家属讲解抚触护理、吮吸吞咽功能训练、视力/听力功能训练、健儿操等,对部分内容掌握情况不好的早产儿家属,可通过微信平台一对一方式进行着重健康指导;(5)护理人员每月底通过微信平台评估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对于家属的错误护理方式及时给予纠正。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和生1年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质量、头围)和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2)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对早产儿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专业知识、护理人员人文素养、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和护理人员处理问题的效果5个部分,每部分20题,每题1分,满分共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60~89分为满意;得分<60分则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研究获取的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性别、再入院率等计数资料,t检验比较两组体质量、头围等计量资料,家属满意度等级资料组间用秩和检验比较,P<0.05表示不同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早产儿在出生时身长、头围、体质量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早产儿出生1年时,试验组平均身长、体质量和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生1年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出生时比较,#P<0.05;与对照组出生1年时比较,*P<0.05。

2.2 两组出院1年内患病及再入院情况比较 试验组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脐部感染、口腔感染、红臀发生率、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院1年内患病及再入院情况比较[n(%)]

2.3 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试验组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较之于足月儿,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出生以后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疾病,尤其脑瘫、智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3]。虽然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出院后仍面临易并发各种疾病、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且多数父母缺乏育儿经验,使早产儿出院后常常得不到良好的护理而再次入院治疗。李小梅[4]研究显示,80例接受调查的早产儿父母中,73例(91.25%)在患儿出院后有延续护理服务需求,以预防感染(75.34%)和发育管理(98.63%)护理内容需求程度最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及获取各类资讯的重要平台。延续性护理是将医院护理服务通过电话、家庭访视、网络平台等形式延伸至社区、家庭的一种护理模式,使得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持续的护理服务[5]。何中华等[6]研究显示,居家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早产儿出院后体格发育,降低在入院率和再就诊率。本文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较常规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早产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摄取的能量不仅要满足正常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其追赶期生长所需要的能量[7],延续护理更关注患儿的营养需求,帮助早产儿父母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并对喂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此外,通过指导父母对早产儿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也可促进其体格发育。本文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可降低早产儿呼吸道感染、脐部感染等疾病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于早产儿父母缺乏疾病预防、处理和健康保健的相关专业知识,早产儿出院后易出现不正确护理、喂养等问题,当早产儿出现不良状态时其父母常束手无策,只有入院诊疗,因而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本文中医护人员在早产儿出院后通过微信平台对其父母继续进行指导和帮助,早产儿父母在育儿方面存在问题时也可通过微信向医护人员求助,院方每天安排医护人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和耐心解答。此外,通过微信平台对早产儿父母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也无形中拉近了医患间距离,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早产儿父母对医院护理和诊疗工作的认可度。方娇娇等[8]研究显示,早产儿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可降低患病率和再入院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也支持其观点。

综上所述,早产儿出院后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减少感染和红臀等疾病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出院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