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促“德” “美”“德”同行

2020-06-08陈小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校风美育道德

陈小教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学校面对的都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德育教育尤其重要。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从学科层面看,德育与美育分数不同领域;但从终极价值取向来看,二者无论在教育途径还是伦理指向上都殊途同归。以美育促德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德育的功能,促使德育朝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创新和发展。

德育的核心本质在于教人知善恶、辨荣辱,引人向善,让受教育者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或“美感教育”,是审美活动与教育的结合,即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运用美的事物和美的形式对人进行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在审美过程中享受高度自由的精神愉悦,从而实现美化自我、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美育是德育的情感基础

我们知道,一个人有了道德上的认识,并不等于他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让理性的道德灌输内化为感性的道德自觉,将人格他律转化为一个人的主动自律,才能将道德“内化”。然而,道德内化本身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仅通过单纯的道德说教来获得。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达到“乐之者”的境界,就要将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融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道德实践变为内心的一种情感需要,是实现道德内化最有效、最牢固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美育有着自己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道德实践中,情感是促进道德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这种情感有一种强烈的“意向性”,直接导致人们的道德行为,如见义勇为,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类的审美活动也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这种情感是一种隐性的“间接性”情感,所谓“润物细无声”。接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道德熏陶、因而不易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审美的情感犹如一剂催化剂,对道德起着催化推动的作用,最终将理想信念与情感需要融为一体,促使人们产生了“道德自觉”。这才是道德内化的有效方式,所以,美育是德育的情感基础。

美育是德育的有力手段

道德理论是抽象的教育,而美育是形象的教育。美育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点。艺术美是美育的核心,每一种艺术类型,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典型形象。例如,文学艺术借助文字塑造美,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绘画艺术是空间艺术,主要运用色彩、线条、形体等造型语言来反映生活,表达感受。美育的教育方法正是从形象入手,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在德育中运用美育,可以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变为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美育的形象性,使其在辅助道德方面有更多优势,成为德育的有力手段。

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德育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在校园自然环境上着手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学生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从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利用学校的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令人奋发向上的环境用语、名言警句和古代现代诗文。

“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宽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就有多宽阔”。学校教育中应该处处包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自尊心、友谊感、责任感和美感和谐统一发展,成长为有健全个性的真善美活人。

运用校园自然环境的美,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激发他们追求美的事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闲暇时间欣赏校园的美好风光,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美景,欣赏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奇观,让他们心旷神怡、愉悦满足,使他们精神为之振奋,心胸为之开阔,更加感到生活的美好。

2、在校园文化环境上渲染

在中华传统教育中,影响学生成长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是校风和班风。好的校风班风就要靠美的文化熏陶。一所好的学校,就要明确学校文化定位,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有了良好的校风,就能有组织地教育、感染师生,使优良的风气成为群体规范,深入人心。良好的校风时时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心理成长。班风亦是如此,它是班级的灵魂,更加直接影响着班中的每一个成员。研究表明:一个培育起民主型班风的班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信心、自尊感强;而在形成了专制型班风的班级中,师生之间相互不信任,许多学生烦闷、恐惧、厌学。引导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上多下功夫,创建民主平等、团结合作和敢于竞争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在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要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培养“我学习我快乐”、“快乐是我的美德”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师长、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加强

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授课方式也应各具特色。以美育促德育,美术和音乐课能够发挥比较大的学科优势。

比如美术,可以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和提升,从而在美的体验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比如音乐,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古典音乐、近代革命歌曲等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中受到熏陶,在充满激情的音乐中受到感染,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在审美教育中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功效。总之,只要教师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美育和德育的较好结合,让审美教育为品德教育助力。

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和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发展方向。全面育人,培育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不断创新审美教育,不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以美育促德育,让美育与德育同行,是新時代下每所学校都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猜你喜欢

校风美育道德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校风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浅析当前提高小学德育艺术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美育教师
道德
浅谈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