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探讨

2020-06-08钟洁邹志友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实践改革

钟洁 邹志友

【摘 要】本文阐述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及意义,针对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军事训练管理与要求存在差距、军事理论教育与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提出依据专业类别实施针对性国防教育、拓展授课形式实施参与性国防教育、引领国防类社团组织积极参与互动性国防教育等对策,提升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课堂参与度和综合国防素质,推进新时代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改革。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国防教育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65-03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党的十九大指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防素质成为新时代青年必不可少的素养之一。

各高校为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主要采取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知识讲授两种形式,将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针对理工科类学生专业的不同,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因此,探索适合理工科学生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一、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国防教育是指国家普及国防知识、增設国防教育课程、传授国防教育知识,旨在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培养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当今大学生大部分是生在、长在国家和平时期的“90后”“00后”,他们的物质生活较充裕,尚个性,追自由。在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西方势力利用全球互联网媒介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试图削弱青年一代的文化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危机感、爱国主义、团结合作精神、维护国家权益与安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等,导致部分大学生忧患意识不强,国防意识亟待提高。

高校国防教育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安全观念,又可以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国防教育中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知识讲授,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为打赢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输送高素质后备军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国防教育,学生认识到国防素质不仅是公民履行基本法律义务和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从而坚定他们从军报国的信念,切实提高大学生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的责任意识,让广大青年学子成为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军。

二、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军事训练管理与要求存在差距

一是体能训练项目单一,影响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心理预期产生冲突,易产生烦躁抵触情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最直接的表现特征是对个人行为的强迫性。“90后”“00后”学生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由于军事训练体能锻炼枯燥,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感到不安、焦虑和抵触。时代进步了,社会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受训学生差异性也在扩大,训练的内容仍停留在教条和队列,各类拳术、队列操等常规内容,实际训练内容跟不上心理预期,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从而降低学生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和实际训练效果。

二是跟踪教育缺乏长效巩固机制,影响国防教育的效果。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实施及管理没有连续性,加之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缺乏意志力,认为军事训练是大学生涯中一个短暂过程,因此军事训练结束后,人又变得松懈,回到原来的风貌和生活习惯。军事训练时良好的作风难以转化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导致国防教育的效果得不到巩固和转化。

(二)军事理论教育与要求存在差距

一是学生自我重视程度不够,国防意识淡薄。军事理论课程相较于大学所读专业课程,与学生联系不紧密。有不少学生认为当今世界环境相对稳定,身处和平年代,战争离自己很远;一些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加之课程学习要求不高,开卷考试难度不大,因此学生思想上重视度不够。

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军事理论课程无法满足大学生思维诉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背景不同,对知识的渴求迥异。由于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实施相对不统一,教材内容有所变化,教材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有的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吸引学生的案例,加之授课形式单一和教师水平不专业,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思维诉求。

三是国防教育教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不能与时俱进。因师资力量受限,很多高校都没有专职专岗的国防教育教师,授课教师多是由辅导员、公开课教师或行政人员兼课,缺乏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授课内容随机、讲解枯燥、教学方法单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无法实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理想教学效果。“90后”“00后”学生处在智能时代,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随着慕课、云课堂这类网络教学新媒介的出现,线上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加强国防教育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

三、理工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针对国防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理工科高校需要在国防教育日常教学与活动中进行分类管理,从专业类别针对性、授课形式参与性、国防类社团管理互动性等方面创新“三性”国防教育形式,渗透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学生使用新型媒体手段的特点,拓宽网络沟通渠道,创新教学模式,依托网络资源、第二课堂、军民融合资源对其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提升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和国防技能。

(一)依据专业类别实施针对性国防教育

理工科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国防军事领域中教学内容兴趣点不同。教师可通过课前问卷调查、第一次见面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国防教育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依据教育规律,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突出内容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掌握《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外,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激情和科技创新活力,引导他们爱上军事,为国防做奉献。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实践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当前国际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高校军事理论课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