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研究

2020-06-08蔡爱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生本理念重要性

蔡爱霞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思想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来。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本理念  初中数学  课后作业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91-01

1   引言

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和铺垫的作用,是联系上下节数学课堂教学的纽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锻炼他们的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研究课后作业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查漏补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内容多而形式单一,学生每天在题海中容易产生厌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给学生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后作业,利用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巩固他们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

2   初中數学课后作业设计现状

目前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大都是教材后的习题、练习册上的习题或者教辅资料上的练习题。他们认为如果想让学生成绩好,就需要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要是做题多了就会形成能力。当然,题海战术的训练对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面对没有见过的题型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创造性的解题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分层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他们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给学生设计出一些与课堂例题相似的习题,通过这些习题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然后再设计一些教学的变式练习、发展性练习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最后再给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以检查他们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作业激励学生,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从整体上考虑作业的难度、数量、知识覆盖率等,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要降低要求也不要拔高。给学生设计一些典型的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习题。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求新求变,从题目内容、设计形式等方面给优秀生设计一些能够创新和展示才华的题型,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给学生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题型,通过这样的题型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3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策略

3.1 设计具有连贯性的课后作业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注重作业内容的连贯性,通过课后作业突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如,在学习完一元一次方程后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然后学生还会接触到二元二次方程。这几个知识点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给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连贯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和新授知识。这样设计的作业在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同时也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知识点间的关联。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训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看看他们哪个板块的知识还有待加强。如,在讲解完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依据本节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认知难点,结合学生以前学过的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性质和计算,给他们设计课后作业。如2(x-1)

3.2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后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开放性的习题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因此这样的课后作业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这样的习题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并给他们设计一两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在课常上以例题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如,在学习完一次函数的性质的应用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如甲和乙两辆车都从A地开往B地,甲车行驶到AB两地之间的中点C处后 开始提速,速度是原来速度的1.5倍。如图所示,当汽车离开A地的距离y与时间 t的关系,求甲车到达 C地的时间?

然后再这道题的基础上给学生设计以下习题,假如条件不变,求出出甲车离开A地的距离y与时刻t的函数解析式?乙车出发后多长时间与甲车保持距离为20km?给学生设计这样开放性的习题引导学生抓住问题实质锻炼学生的思维。

3.3 设计延展性的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的课后作业要体现了一定的延展性,利用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挑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不仅要具有开放性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还要给学生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如,在学习完新的知识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与新课相关的知识,然后再给他们设计一些具有延伸性的作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新知识。

4   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以生为本,要把预习内容融入到作业中。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知识和预习下节内容。教师设计的作业要难度适中,使设计出来的作业能够起到为新知教学作铺垫和达到训练目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妙英.初中数学“整理性”课后作业的设计和使用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129-130,132.

[2] 严翠芳.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设计[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4):75.

[3] 钱爱华.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32):32.

[4] 周兴龙.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要注重“两特性”[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4):68.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生本理念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