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法灸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探索

2020-06-08罗华丽曾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案例

罗华丽 曾志

[摘 要] 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意义、教育教学案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本科生“刺法灸法学”专业知识教学中,以期达到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本科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刺法灸法学;案例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新重点。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觀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2]。

一、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处于“鸡犬不相闻”的相互隔绝状态。专业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课教师则普遍默认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而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与输送”[3],所以,将课程思政体现在专业课程里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课堂就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4]。

二、“刺法灸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我院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以“刺法灸法学”为例,积极探索,贯彻执行“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指导思想,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贯穿在专业课的教学中。

“刺法灸法学”是在第5学期为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一共40个理论学时,涵盖整个针刺进针、行针、补泻手法、留针和出针的全过程,并要学习古代医籍论刺法、灸法、拔罐、刮痧和电针、穴位注射、耳针等特殊针法,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我院教学团队经过多次的集体备课,选取了三个思想政治理论典型案例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

(一)典型案例

1.大医精诚——唐代医家孙思邈

孙思邈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他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千金方》中,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案例意义:第一,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从绪论开始将医德的强调放在第一位。在讲述针刺手法时,强调“换位思考”,勤学苦练,细心揣摩手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课程中穿插临床病例时,时时强调传统医学中对医德的描述,如“德不近佛不为医”“神仙手眼,菩萨心肠”等。作为医生,绝对不能将经济效益作为最高目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努力提高医技,服务更多的患者,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例如,在讲解孙思邈出诊时,要求医家不能打量患者的家居布置,不能评价患者贫富,以免给患者造成压力,更不能区别对待。第二,孙思邈非常勤奋,注重创新,他提倡“针药并用”。深刻体现了“精诚”二字。在这部分教学中,结合西方医学特鲁多名言:“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提点学生医学技术不可能治愈一切疾病,作为医生,在刻苦学习、提高医技的同时,要牢记并身体力行“你若托付,我不辜负”的医学人文思想,敬畏职业,敬畏生命。临床上来自医生的安慰和鼓励,往往比治疗或者治愈更让患者感到信任和温暖。

案例反思:对孙思邈职业精神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畏难情绪;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精湛的技术是“术”,而高尚的医德是“道”。

2.勤学不辍——明代医家杨继洲

杨继洲是明代著名的针灸医家,主要作品有《针灸大成》。他一生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针灸精通,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

杨继洲早年曾编撰《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三卷,之后博览群书,搜集针灸学术精华,一并汇集在《针灸大成》之中。《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之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是中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代以来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被认为是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针灸专著之一。该书被刊行以后,至今已有五十种左右的版本,并有多种境外译本。《针灸大成》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针灸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后世学子大多将《针灸大成》作为学习针灸最重要的参考书,标志着该书的学术成就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案例意义:杨继洲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在繁忙的临床工作间隙勤于思考总结,著书立说,给后世学子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案例反思:一勤天下无难事。医学的学习时间长,内容多,辛苦而且枯燥。如无勤奋钻研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学习杨继洲的勤奋,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启迪。

3.开拓创新——宋代医家王惟一

王惟一经过多年的行医实践和积极总结针灸理论,取得了多方面的医学成就,概括来说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考订了《明堂针灸图》,并撰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二是经过不懈的艰苦实践,铸造了针灸铜人模型;三是为了刻《图经》于石,使得经穴理论规范化,这也是王惟一主要得学术思想之一。

案例意义:王惟一长于针灸教学,实践出真知,并善于思考,他设计制造的针灸铜人在针灸教学上至今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部分内容在“刺法灸法学·概论”和“历代医家论刺法”中讲述。

案例反思:根据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开放、兼收并蓄的专业思想,脱离传统中医对自己经验的保守的巢臼,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多元评价体系探索

长期以来,专业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卷面笔试和操作考试,唯专业是论,就专业论专业,评价标准单一,未能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中也提出要丰富评价体系,用多元评价体现课程效果。结合课程特点,我们提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形成性评价[5]方案,即教师给出病案题,让学生自由组队分组汇报该病案的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治则治法(方剂和针灸处方)以及方义分析等,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除了提升专业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体现职业道德的。在汇报病案的过程中能体现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形成性评价作为平时成绩,体现在课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由此可以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5):55-5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3-35.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3-36.

[5]Hershey S,Bell MD,李井泉(译).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4):28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案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