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07王自锋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王自锋

【摘 要】启发式教学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教学方法,其思想源远流长。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的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运算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转变枯燥的说教式教学,运用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意义非比寻常。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224-02

啟发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开导点拨下,发散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探索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对启发式教学法的理念进行更加准确的解读,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该方法,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目标学生群体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规律,综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借助启发诱导的方式完成知识传授过程,培养并提升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实现自身优质且均衡的成长。本质上看,启发式教学法不仅能促进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还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意义深远[1]。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明确清晰的教学工作指导方法,灵活选择并创新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中依然有一定比例的任课教师尚未充分理解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及该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未能主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因疑设问,创设问题情境

当下数学课程与传统的数学课程相比,显著特点是强调情境教学,即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借助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以更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2]。

小学数学教师要综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全面学习理解新的基础性教育教学指导理论,积极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和教学实践技能素养,继而在教学工作中主动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构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知识有更丰富的体验,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果。

以学习《量角》为例,笔者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量”字,问:“你会量什么?怎么量?”通过该问题,引发学生关于自身度量经验的探讨。在探讨中,笔者发现学生描述的大多是长度单位的度量经验,很少涉及角度及面积单位的度量经验。所以笔者明白了要利用学生的长度度量经验,促使其学习新知识。笔者先快速回顾了度量单位要统一的知识,然后指着黑板问:“要如何度量黑板的长度?”学生选择了分米尺,发现量到剩余不足1分米时难以测量,他们又选择了有更小刻度的直尺继续度量。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认识到度量的实质就是包含几个小的统一的度量单位。在学生有了这个认识后,笔者让学生再观察和尺子一样具备度量功能的量角器,问:“小的统一的度量单位藏在哪里?”找到之后先学习“找角”,这是“量角”的准备工作。先找1°的角,再找10°的角,学生很快发现一个角含有几个1°的角就是几度。接着继续引导:“你还能找到其他的锐角、直角、钝角吗?”笔者再让学生充分体验找角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操作来描述自已找角的方法和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很快感悟到量角就是拿量角器上的角去和被测角重合的过程。在笔者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最终掌握了测角技能。

2.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探讨的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而启发式教学却不同,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是围绕学生来设计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必须切实尊重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3]。

要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先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准确地定位教学的难点,提供学生喜欢的学习材料。总之,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科学地利用适合学生学习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暴露出的学习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课外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交流,可以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聊天或者在课外活动中与学生一起跳绳、打篮球等,与学生做朋友,快速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学习中的困惑。通过课内和课外的交流,教师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此教学中的提问和讲解也才能有的放矢。

小学数学教师在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沟通,全面调查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认知状态和心理情绪,继而结合小学生群体出现的各类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引导,确保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得到成长。

以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如题: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问鸡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发现用课本上的假设法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现在大家换一种假设法来思考。

生:是什么样的假设法?

师:是这样的,如果让每只兔子都立起两条腿,这时,鸡和兔的脚数是相等的,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

况呢?

生:一个头对应两条腿,35个头则对应70条腿,比实际上少了24条腿,正好可以求出兔子的只数,即24÷2=12(只),那么鸡的只数为:35-12=23(只)。

2.3  注重启发点的准确性和巧妙性

启而不发,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是教师所提的问题不止一个答案,导致学生无从回答,又或许是问题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所以教师的启发点要切中要点,掌握好時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而,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准确性和巧妙性。

第一,注重启发点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启发点的准确性,首先,要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呈现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加入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方言来增加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要用学生习惯的语言方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既能学习到解题方式和解题技巧,也能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实现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转换,培养数学思维,掌握数学规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师要积极设置包含数学知识要素的生活应用场景,促进学生形成较高且稳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而能运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注重启发点的巧妙性。如面对比较复杂的分数,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解题,而如果教师让学生把这个较为复杂的分数换一种说法,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如求360的是多少。学生对比较陌生,这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比较熟悉的分数。

师:表示一半的分数是什么?

生:是。

师:那么360的是多少?

生:是180。

师:你们是怎么得出来的?

生:360×=180。

这样的点拨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要用乘法。运用这样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就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准确找出学生的疑问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用巧妙的点拨方式,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戴曙光.简单教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长德.启发式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3]程定山.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12).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启发式教学在“维医五官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声乐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