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06-04倪飞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倪飞

摘 要:目前,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构建基础知识框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性试验。不同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高校只有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教学质量

1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国内外现状

1.1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国内现状

汽车理论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动力参数的选定、制动性、平稳性、平顺性和通过性等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分析和研究。它在整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攻读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汽车理论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泛,对先导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汽车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汽车构造及发动机原理等先导知识,内容繁复,系统性很强,这就要求学生对前期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较高。但现在很多学生对这些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太好,导致在汽车理论的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极大制约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

(2)汽车理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在汽车理论的教学中,由于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与汽车构造和发动机原理相关的内容,需要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使学生加深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板书的作用,一味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而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2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国外现状

由于国内外汽车工程教育存在着教学计划和侧重点等方面的不同,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在包括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方式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

1.2.1 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差异

德国的汽车理论课程的设置往往形成固定的体系,结构非常清晰。与中国教学中将汽车构造、汽车设计作为另外的两门课程不同,德国是将汽车构造和汽车设计知识融入汽车理论的学习中,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设计汽车以及构造印证理论。但是,汽车构造与汽车设计知识的添加本身会对汽车理论的课程体系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减小这种破坏,德国做得也不是很好;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对汽车构造和设计的学习大多是理论性质的,学生往往只知道理论,对真实的构造和设计知识难以真正理解。美国在体系上的设置与德国类似,甚至更为完备,但同时也导致知识点太多,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太大,容易丧失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和发现问题。日本的课程结构体系与中国类似,以汽车纯理论和性能方法试验为主,基本不涉及汽车结构和设计的内容,使教材的结构显得简单和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系统总结。

1.2.2 授课方式上存在差异

由于国情和文化上的差异,国外汽车理论课程在讲授时,一般采用小班制,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国高校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 汽车理论课程改革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1 建立专业基础知识框架

针对汽车理论课程特点,我们理清了章节结构,将其中所有的知识点细化,按内容上溯回原有的先导课程,汽车构造的归汽车构造,力学的归力学,分门别类构建相应专业知识框架。这样在讲解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启发帮助学生回忆以往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特别是专业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讨论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时,提前将其所涉及的流体力学、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材料力学等相关知识以树状图的形式串联起来,这样在讲解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原有的知识。

2.2 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内容也不断丰富,课程的学时随之相对压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掌握课程内容是我们需要仔细研究的内容。汽车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现有的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汽车理论中存在大量的受力分析和公式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并掌握其推导过程,如汽车制动力和驱动力的受力分析等,如果一味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是难以持续,再就是信息量过大,学生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教学效果并不太好。这时可以采用传统的板书方法,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讲边做笔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放慢节奏,将讲解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在板书中进行详细的、反复的阐述,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再就是利用板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一手漂亮工整的粉筆字会对学生造成较强的感性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参与学习的潜在能动性。

2.3 完善课程考核的评价方法

当前的课程考核主要沿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机制。其中,平时成绩占总分数的30%,包括平时出勤、作业以及试验成绩,期末卷面成绩占总分数的70%,相对来说占比较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尝试在未来的考核中,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加大到50%,将其划分得更加细致,将平时教学中的学生报告计入成绩;同时,鼓励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增加实践环节成绩的比例,对于设计性试验表现突出的更要在成绩上加以体现。另外,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可以进行2,3次的小测验,测验设定为开卷,允许学生携带教科书和复习资料,试题带有发散性,考查的是学生对前期所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将期末笔试成绩的比重减少到50%,采取闭卷方式,并建立试题库,每次从中选取难度相当的试题组成A、B卷,以防止学生出现作弊的情况。以上举措能使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不再只看最终的考试结果,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更有效的评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刘忠民等.《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96-97.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