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食用品质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2020-06-01沈晖吴鹏

肉类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刀鱼

沈晖 吴鹏

摘 要:针对刀鱼不腌制即熟制存在质地粗糙、鲜味不足、腥味较大等缺陷,对其宰后的合理腌制时间进行研究。取江苏连云港产刀鱼腌制不同时间后蒸制成熟,检测其品质指标的变化,并通过微观表征鉴定其组织结构的食用状态。结果表明:刀鱼肉在25 ℃腌制30 min最佳,此时清蒸刀鱼肉硬度最低,约为3.13 N,黏附性和胶黏性较小,分别为0.57 Pa和1.76 N,弹性达到8.22 mm,同时持水率高达22%,此时鱼肉失水率小,易于咀嚼,口感较好,同时微观组织结构表征也印证了以上结论。

关键词:刀鱼;腌制时间;蒸制;品质特性

Abstract: Given that cooked saury without pre-curing has the defects of rough texture, inadequate flavor and strong fishy smell, a reasonable curing time after slaughter was determined. Saury from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was salted fo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steamed until maturity. Changes in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monitored as a function of salting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ring at 25 ℃ for 30 min was found to be optimal. The resulting product had the lowest hardness of about 3.13 N; the adhesiveness and gumminess were 0.57 Pa and 1.76 N, respectively, and the elasticity was

8.22 mm.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was as high as 22%. In addition, the fish meat exhibited a low percentage loss of water, was easy to chew and had a good mouthfeel. Thes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Keywords: saury; curing time; steam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DOI:10.7506/rlyj1001-8123-20191120-283

中图分类号:TS25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20)03-0034-05

刀鱼(Coilia ectenes Jordan)又名刀鲚、毛鱼、凤尾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洄游鱼类[1],与鮰鱼、鲥鱼、河豚鱼(河鲀)并称为“长江四鲜”[2],于每年2、3月份洄游入长江繁殖,因其形体细长侧薄又呈银白色,似尖刀,故而得名刀鱼[3]。刀鱼肉质细腻,美味鲜嫩,肥而不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又以清蒸的方式最为普遍[4]。

鱼类蒸制加工产品一般具有口感清淡、原汁原味、用油量少、结构完整美观的特点[5]。加工人员多对蒸制温度与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免外熟内生及引发食物中毒。对餐饮行业调研发现,鱼类蒸制加工产品普遍存在质地粗糙与鲜味不足的缺陷,究其原因,可能与生鱼的前处理有关[6]。目前业界多以腌制的方式对鱼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去腥、增香、嫩化的目的,然而腌制时间对清蒸鱼品质影响的研究较少,不科学合理的腌制条件使清蒸鱼成品品质均一性较差[7-9]。本研究对刀鱼宰杀后,在保证腌制方式和冷藏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腌制时间,测定清蒸刀鱼质构特性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刀鱼合理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江苏连云港本地产刀鱼,购于扬州麦德龙超市,宰前检验均为冰鲜冷藏,无异常气味[10],体质量(75±3) g。

HCl、K2SO4、CuSO4、HBO3、NaCl、NaOH、乙醇、无水乙醚、石油醚(均为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牛肉膏、蛋白胨(均为生物试剂) 麦克林科研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TMS-Pro物性测定仪 美国FTC公司;PHB-1便携式pH计 上海三星仪表厂;KDN-04Ⅱ蛋白质测定仪、HYP-Ⅱ消化炉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WI-946索氏抽提器 东西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SZF-06A粗脂肪測定仪 上海新嘉电子有限公司;BS210S(1/1000)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GTR16-2高速冷冻离心机 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HTG立式鼓风干燥箱 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HSX-250恒温恒湿培养箱 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MK-301热电偶接触式测温仪 杭州美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EG-818杰冠电扒炉 北京贝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样品制备与实验设计

将鱼体去内脏、去鳞,洗净,沥干,每条刀鱼加入盐5 g、料酒15 g、葱段10 g、姜片10 g[11],置于25 ℃通风环境下分别腌制0、15、30、45、60 min后,以背脊部的鱼肉为实验样品。取部分生肉样用于pH值、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另取部分生肉样放入蒸箱中,鱼体中心温度达到75 ℃时为成熟[12],停止加热,取熟肉样用于质构特性、持水力、失水率、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含量等指标测定[13],同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

1.3.2 指标测定

细菌菌落总数:参照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中的平板计数法[14];pH值:参照GB/T 22592—2008《水处理剂 pH值测定方法通则》中的酸度计法[15];质构特性:物性测定仪直接测定法[16];粗蛋白含量:参照GB 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凯氏定氮法[17];粗脂肪含量:参照GB/T 5009.6—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的索氏抽提法[18];矿物质含量:参照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中的马弗炉灼烧法[19];持水力:参照GB/T 5009.3—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的离心法;失水率:称重法[20]。

1.3.3 感官评价

参照陈树俊等[21]的感官评价标准,由15 名专业人士组成评价小组,从嫩度、风味、多汁性方面按百分制进行评价,三者权重比为1∶1∶1。清蒸刀鱼感官指标及其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1.3.4 微观组织结构鉴定

将鱼肉切割成3 mm×3 mm×3 mm的标准肉样,配制含体积分数70%苦味酸饱和液、5%乙酸、25%甲酸的固定液,将肉样置于固定液中固定24 h;再经由不同体积分数(70%、80%、90%和95%)乙醇进行梯度脱水,脱水时间15 min,再用无水乙醇溶液进行二次脱水;最后将脱水后的样品浸入石蜡中3 h,期间重复浸蜡1 次;取出干燥,将干燥过后的肉样置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22]。

1.4 数据处理

实验均重复3 次,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SPSS 19.0和Excel 2007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刀鱼腌制过程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变化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图2同。

生刀鱼中的细菌主要来自刀、板、手、容器、水及空气等介质。细菌菌落总数超过107 CFU/g时会表面发黏,影响鱼肉利用。由图1可知:生刀鱼肉腌制0~45 min时细菌菌落总数增加缓慢,对鱼肉新鲜度无影响;腌制45 min后菌落总数变化显著,腌制60 min时达到3.3×106 CFU/g,但尚未变质。菌落总数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刀鱼腌制过程中,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外界、腌制调料及自身携带的细菌菌落繁殖速率加快的缘故。这与张婷[23]对于腌制鱼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2.2 刀鱼腌制过程中pH值的变化

鱼宰杀后的起始pH值接近中性。由于鱼肉固有酶作用产生乳酸、磷酸,使pH值略微下降[24]。随着其他碱性分解产物增多以及微生物的作用,鱼肉pH值回升。

由图2可知,生刀鱼肉腌制0~30 min时,其pH值由6.82下降至6.46,随后回升,至腌制60 min时pH值为6.84,此时鱼肉的菌落总数达3.3×106 CFU/g,已经处于腐败变质初期,不建议食用[25]。

2.3 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腌制0~15 min时清蒸刀鱼硬度不断增加,腌制15 min后开始下降,腌制30 min时达到最低值,并维持到腌制末期;清蒸刀鱼黏附性在腌制时间小于30 min时呈下降趋势,腌制30 min时达到最低值,随后急剧回升;清蒸刀鱼内聚性在腌制时间小于45 min时不断下降,腌制45~60 min急剧回升,至腌制60 min达到最高值;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清蒸刀鱼胶黏性一直呈下降趋势;清蒸刀鱼咀嚼性在腌制时间小于30 min时不断下降,至30 min时为最低值,随后呈回升趋势,并维持到腌制末期。

从鱼肉样品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生刀鱼肉25 ℃腌制30 min即腌制完成。对质构特性的综合分析表明,刀鱼肉经蒸熟后肉质内聚性低,黏附性和胶黏性小,易于咀嚼,具有一定的弹性。

2.4 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持水率与失水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清蒸刀鱼的失水率均为26%~30%,无显著变化,可能与蒸制过程中使用水蒸汽传热有关。肉中加热蒸发的水分与从水蒸汽中吸收的水分大致相当,使清蒸刀鱼失水率无显著变化,这也维持了熟制品质量的稳定性[26-27]。腌制时间较短,食盐渗透进入鱼体的时间有限,使水分从鱼体排出,腌制鱼体内外的渗透压差较小,因此失水率差别不大。持水率与肉的嫩度有关,以熟鱼肉中保持水分(生、熟鱼肉水分含量之差[28])的百分率表示。随着刀鱼腌制时间的延长,清蒸刀鱼的持水率不断增加。肌肉中绝大部分自由水存在于肌纤维中,小部分存在于肌细胞间隙。一般认为主要是肌原纤维赋予肌肉持水性[29]。

小写不同字母,表示失水率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持水率差异显著(P<0.05)。

综合分析失水率与持水率变化可知,刀魚腌制15~45 min可实现清蒸刀鱼持水率高、失水率低、嫩度增加、切面多汁、易于蒸熟的目的。

2.5 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清蒸刀鱼矿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而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呈递减变化趋势,其中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高于脂肪,其中腌制时间小于30 min时蛋白质含量下降较少,腌制45~60 min内急剧下降,可见腌制时间偏长会诱使蛋白质分解破坏,合理腌制才可以有效保持熟鱼制品的营养价值[30]。

2.6 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均有影响。腌制30 min时清蒸刀鱼感官评分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质地柔软细嫩、易嚼碎、汁液丰富易下咽、无粗糙感、鱼香味浓郁、滋味可口、无不良气味、无腥味与其他异味。其次为腌制45 min时清蒸刀鱼感官评分较高,腌制0~15 min時感官评分较低,腌制超过30 min后,随腌制时间延长,清蒸刀鱼感官评分呈递减变化,腌制60 min时得分最低。

2.7 清蒸刀鱼微观组织结构表征

由图4可知:腌制0、15 min时清蒸刀鱼的肌纤维排列紧密度较高,肌纤维间的间隙比较紧密,而且结缔组织结构完整,未见分离,此时鱼肉嫩度较差,这与孔保华等[31]对于鱼肉的研究结论相似;腌制30 min时,清蒸刀鱼肌纤维与结缔组织间隙变大,但整体形态仍较为完整,水分部分流失,致使鱼肉剪切力下降;45、60 min长时间腌制时,清蒸刀鱼失水严重,组织整体结构被破坏,虽然嫩度会进一步下降,但已经失去了鱼肉本身该有的弹性与口感,不适合食用,与上文结论相一致。该结论与卢涵[32]对于鳙鱼的研究结果相似。

3 结 论

刀鱼腌制时间过短则蒸熟制品口感粗糙、嫩度不足、难以消化、熟制费时,腌制时间过长则诱使污染菌生长、蛋白质损失、产生异味及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对蒸制加工用刀鱼,以体质量75 g个体为基准,每条鱼用5 g盐、15 g料酒、10 g葱段、10 g姜片腌制30 min,此时清蒸刀鱼硬度最低,约为3.13 N,黏附性和胶黏性较小,分别为0.57 Pa和1.76 N,弹性达到8.22 mm,同时持水率高达22%,鱼肉失水率小,易于咀嚼,口感较好,同时微观组织结构表征也印证了以上结论。这对刀鱼的深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甄润英, 陈影, 梁静静, 等. 即食香辣秋刀鱼加工工艺及贮藏品质变化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39(18): 124-128.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8.18.022.

[2] 琳紫. 清蒸鱼[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3(4): 35. DOI:10.3969/j.issn.1009-8070.2016.39.038.

[3] 董唯, 贺雪华, 窦川林, 等. 白酒对秋刀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8, 34(7): 11-16. 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7.003.

[4] 李敏. 草鱼鱼肉肠质构性质的影响因素研究[J]. 肉类工业, 2012(9): 23-26. DOI:10.3969/j.issn.1008-5467.2012.09.008.

[5] 陈美群, 谭猛, 刘海平. 西藏两种裂腹鱼鱼肉质构特征比较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42(6): 21-22. DOI:10.7541/2018.150.

[6] 黄静.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J]. 肉类工业, 2019(5): 51-53. DOI:10.3969/j.issn.1008-5467.2019.05.008.

[7] 刘利格. 储藏过程中鲐鱼肌肉及鱼汁蛋白性质的变化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4: 70-72.

[8] 蒋奕, 俞龙浩.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和2 种保鲜剂在清蒸鲤鱼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 2018, 32(6): 49-54. DOI:10.7506/rlyj1001-8123-201806010.

[9] 朱晓华, 翁棋兰, 王静.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鱼肉组织中4 种磺胺与甲氧苄啶的残留量[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4): 138-142. DOI:10.3321/j.issn:1000-2030.2009.04.026.

[10] 何碧英, 康莉, 李瑞园. 鱼肉组织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09, 35(4): 53-56.

[11] 阙婷婷. 不同低温保鲜方法对乌鳢鱼肉理化性质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4: 178-201.

[12] GOMES C L, PFLANZER S B, DE FEL?CIO P E, et al. Temporal changes of tenderness and juiciness of beef strip loin steaks[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59(2): 629-634. DOI:10.1016/j.lwt.2014.07.007.

[13] 周然, 刘源, 谢晶, 等. 电解水对冷藏河豚鱼肉质构及品质变化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0): 365-369.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10.064.

[14] 卢焘. 双螺杆挤压重组鱼肉加工新技术研究[D]. 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07: 67-69.

[15] WATANABE K H, DESIMONE F W, THIYAGARAJAH A, et al.

Fish tissue quality in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and health risks from fish consumptio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3, 302(1/3):109-126. DOI:10.1016/s0048-9697(02)00396-0.

[16] 王恒鹏, 孟祥忍, 南新月, 等. 不同压力下清蒸鳊鱼的品质研究[J]. 食品科技, 2015, 40(8): 128-132.

[17] 刘铁玲, 何新益, 李昀. 冻藏对鲢鱼、鲤鱼鱼肉质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0, 26(2): 30-33. DOI:10.3321/j.issn:1000-2030.2009.04.026.

[18] 王俏儀, 董强, 卢水仙. 冷冻贮藏对罗非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 31(4): 89-93.

[19] 王宝森. 西藏鱼类信息系统的初步建立[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8: 29-37.

[20] 姜启兴, 申丽丽, 汤凤雨. 加热温度对鳙鱼肉色泽和质构的影响

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17): 69-72.

[21] 陈树俊, 王翠连, 李佳益. 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应用于木枣钙果复合饮料研制[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46(2): 276-283.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8.02.29.

[22] HUFF-LONERGAN E, LONERGAN S M. Mechanism of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meat: the role of postmortem bi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J]. Meat Science, 2005, 71(1): 194-204. DOI:10.1016/j.meatsci.2005.04.022.

[23] 张婷. 腌制鱼类物理、生化特性分析及其品质评价模型建立[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3: 101-130.

[24] 闵娟, 刘红, 李传勇, 等. 4 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鲛鱼保鲜效果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8(8): 2847-2855. DOI:10.3969/j.issn.2095-0381.2017.08.003.

[25] 王伟力, 杨舒婷, 焦建刚, 等. 三种水族馆珍贵鱼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脂肪酸营养评价[J]. 水产学报, 2019, 43(3): 618-627. DOI:10.11964/jfc.20180511274.

[26] MANZ B, M?LLER K, KUCERA B. Water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in germinating tobacco seeds investigated in vivo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Plant Physiology, 2005, 138(3): 1538-1551. DOI:10.2307/4629952.

[27] 王琳, 赵镭, 范刚. 不同烹饪及储存条件对菜品感官品质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19(11): 19-22.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8.02.29.

[28] LAMETSCH R, BENDIXEN E. Proteome analysis applied to meat science: characterizing post mortem changes in porcine muscl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1, 49(10): 4531-4537. DOI:10.1021/jf010103g.

[29] 胡芬, 李小定, 熊善柏. 5 种淡水鱼肉的质构特性及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11, 32(11): 77-81.

[30] 卢涵. 鳙鱼肉低温贮藏过程中蛋白氧化、组织蛋白酶活性与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11-17.

[31] 孔保华, 李明清, 夏秀芳. 不同盐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3): 50-55.

[32] 卢涵. -20 ℃下鳙鱼肉中组织蛋白酶B及L对其肌纤维微结构及持水力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8(5): 79-82. DOI:10.7666/d.Y2306707.

猜你喜欢

刀鱼
刀鱼
首批“家养”刀鱼最快2018年春季可上市
钱塘江边吃刀鱼
长江刀鱼价格疯涨
补中益气食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