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急避孕服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

2020-05-31张云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司酮避孕措施经期

张云霞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1)

许多女性在性生活期间未采取避孕措施,为防止后期出现非意愿妊娠,需服用避孕药物进行紧急避孕。采取紧急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不仅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据相关资料统计,全球中每天受孕人数达到90万人次左右,其中意外妊娠占到1/2,完全非意愿妊娠占1/4,每日人工流产人次达到15万左右,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效的紧急避孕措施,对减少人工流产保护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孕酮拮抗剂,米非司酮能有效避免早孕,临床效果显著[1],早在1992年就已用于紧急避孕,在国外相关报道中,米非司酮单次服用次数为600 mg,后期逐渐减少为150 mg或100 mg,1944年经临床不断试验,单次用量再次从150 mg减少至25 mg,因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成为女性紧急避孕常用药物之一。本研究收集40例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发生性生活女性,对其采取不同避孕药物进行紧急避孕,并对避孕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发生性生活女性4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5±3.4)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1.3)次,产次0~2次,平均产次(1.3±0.4)次;观察组20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5±3.7)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5±1.4)次,产次0~3次,平均产次(1.5±0.2)次;两组女性年龄、孕次、产次表现相近而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身体健康,月经周期规则,经期经量正常,入院前3个月前未接受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外科、内科疾病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 983129;),72 h内温水口服,每次25 mg;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生产企业: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 950202;)72 h内温水口服25 mg 12 h后再次服用25 mg。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女性避孕成功率、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避孕效果对比:观察组避孕成功率(85.00%)明显比对照组避孕成功率(60.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避孕效果对比[n(%)]

2.2 月经周期改变情况对比:观察组(n=20)1例(5.00%)出现经期周期缩短情况,17例(85.00%)经期周期未发生改变,2例(10.00%)经期周期出现延长;对照组(n=20)3例(15.00%)出现经期周期缩短情况,16例(80.00%)经期周期未发生改变,1例(5.00%)经期周期出现延长;观察组患者月经周期不变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月经量改变情况对比:观察组(n=20)2例(10.00%)出现月经量增多情况,16例(80.00%)月经量未发生改变,2例(10.00%)月经量出现减少情况;对照组(n=20)2例(10.00%)出现月经量增多情况,17例(85.00%)月经量未发生改变,1例(5.00%)月经量出现减少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量未发生改变例数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n=20)1例出现恶心呕吐情况,1例出现乳房胀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n=20)3例出现恶心呕吐情况,2例出现乳房胀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明显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流产对女性身体损伤较大,许多女性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不仅会出现妇科疾病,还可能引起大出血,对女性生育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随着社会风气日渐开放,人们性观念也产生了较大改变,女性性生活年龄越来越低,许多女性因年龄较小,对性行为知识了解不全,缺乏避孕意识,出现意外妊娠,但因年龄和身体因素,无法肩负起养育责任,导致人工流产率上升。据相关资料统计[2-3],在人工流产患者中,25%~38%女性因为采取避孕措施而出现意外妊娠,其中50%~60%因避孕失败而出现意外妊娠。近年来,随着女性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人工流产率逐年降低,研究表明[4],使用避孕药物避孕后,妊娠率仅为0.8%~3%。因此,有效的补救性避孕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家认为,当子宫内膜中受精卵着床后,则表示女性已出现妊娠情况,而受精卵着床都出现在卵子受精后5 d左右,7 d左右可在子宫内膜中完成着床。紧急避孕属于主要针对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采取避孕措施失败等特殊情况。因女性在性生活期间未采取避孕措施,在结束后通过服用药物避免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因此,也常被称之为“房事后避孕”,目前,紧急避孕药物种类较多,如53号抗孕片、18甲基炔诺酮、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均属于常见避孕药物[5]。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单方孕激素,左旋诺孕酮是单方孕激素典型代表药物,服用后可对女性排卵起到抑制作用,避免受精卵在子宫中着床,同时使宫颈内液体黏稠度提高,使精子通过宫颈内阻力增强,最终达到避孕目的。但服用后,患者易出现月经改变、恶心、呕吐、头晕目眩、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小。

米非司酮是一种炔诺酮衍生物,最早为法国oRussel-Ud af药厂在1981年研制生产,属于抗孕酮药物,也常被成为Ru486,为类固醉样化学物,和,炔诺酮结构较为相似,在1992年上市并在临床中获得良好推广。与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有着良好的亲和力,对糖皮质激素及孕激素有着竞争性抑制作用,借助抗孕激素阻止子宫内膜蜕膜化,并使子宫内膜腺体产生变性,受精卵着床和内膜出现差异,最终避免受精卵着床成功[6]。另外,米非司酮还可避免卵泡在发育、生长、成熟过程中与子宫内膜发生接触,对排卵产生抑制,并对子宫内膜发育起到抑制作用,且见效快,服用后即可起到效果,通常情况下在性生活72 h内服用,用药后2 h不能摄入饮食,部分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采取处理措施后不良症状可快速得到缓解。而在女性排卵前,使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对卵泡生长发育具有干扰作用,研究表明,单次服用米非司酮5 mg,同样对卵泡成熟具有阻滞作用,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不同,对卵泡消失作用也不同,处于新生长期的卵泡也会保持在初始状况。临床试验证明,女性卵泡直径超过14 mm时,服用5 mg米非司酮,卵泡生长期可延迟36 h左右,如女性卵泡直径超过18 mm时,则需服用10 mg米非司酮,才能对卵泡破裂及排卵起到阻止作用。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可能出现眩晕、头痛、乏力、低热、恶心、呕吐、肛门坠胀、乳房胀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许多女性症状较轻,无需采取处理措施,后期不良症状可自行消失[9]。部分女性服用后因子宫收缩过度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腹痛情况,如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可采取舒喘灵、硫酸镁、哌替啶或肌注强痛定进行缓解。通常情况下,米非司酮较少出现过敏情况,如患者出现手掌心发痒、手足麻木、皮疹则患者可能出现过敏,为避免用药者出现严重过敏而出现休克,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先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程情况,一旦发现患者过敏,应及时停药,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10]。本研究收集40例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发生性生活女性分别使用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进行紧急避孕,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避孕成功率达到85%,且经期周期和经期量未发生改变例数明显比左炔诺孕酮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使用药物进行紧急避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7~8]:①仅限于性生活期间未采取避孕措施时使用,且每月仅可使用1次,如下次性生活仍未采取避孕措施,则需采取其他避孕措施。②紧急避孕仅作为短期避孕,不能作为长期避孕措施。③如使用紧急避孕药物后仍出现妊娠情况,应尽快进行人工流产,避免后期新生儿畸形。

综上所述,采取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成功率较高,临床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司酮避孕措施经期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和体内过程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刍议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