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评价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反应的影响

2020-05-31盖艺萧方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恶心个体化化疗

盖艺萧 方彩霞

(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约有70%~8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患者放弃化疗的主要原因[1]。临床常给予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对症治疗。但随着化疗持续,患者恶心呕吐反应越发加重,常规剂量5-HT3受体拮抗剂不能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症状,增大给药剂量或联用其他止吐药物可增加患者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和便秘等不良反应。个体化音乐干预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反应的方法,本文采用国际应用最广泛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Meta分析,对个体化音乐干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反应的作用进行文献研究,评价其疗效,为该方法的推广提高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数 据来源为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采用盲法,语种为中文或英文;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为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的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肿瘤患者(肿瘤类别不限);③干预措施: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化疗呕吐程度和辅助止吐化学药物的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每天2~3次,每次30~40 min;④恶心呕吐分级标准:依据WHO制定关于恶心、呕吐程度的分级评价标准。0级,无恶心;Ⅰ级,有恶心;Ⅱ级,暂时呕吐;Ⅲ级,呕吐需治疗;Ⅳ级,难控制呕吐。0~Ⅰ级为正常状况,患者可耐受;Ⅲ~Ⅳ级为重度恶心呕吐,患者不能耐受。排除标准:非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动物试验数据、数据不完整、医学综述。

1.2 文献检索:网络检索CNKI、CBM、PubMed、Medline、重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1月至2015年5月。主要检索词:音乐干预、化疗、恶心呕吐、随机对照研究,英文文献检索词为Music therapy,chemotherapy,nausea and vomiting,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RCT)。

1.3 文献资料提取:根据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由至少两名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对不肯定或有疑问、意见分歧,通过与作者联系获取信息,必要时可咨询第三位专业研究人员协助解决。

1.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根据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分类评级:分类按照: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和失访及其他处理;分级按照:A级(低度偏倚,完全满足以上4条质量标准,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最小),B级(中度偏倚,其中1条或1条以上的标准为部分满足,有发生偏倚的中度可能性),C级(高度偏倚,其中1条或1条以上的标准完全不满足,有发生偏倚的高度可能性)。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Rev Man 5.2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统计,95%CI表示。研究异质性采用χ2检验,采用倒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性。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文献基本信息:文献筛选后,纳入10篇合格文献,均为中文。共纳入研究对象752例,其中对照组377例,验组均375例。10篇项研究均提到“随机分组”,2篇[2-3]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2篇[8-9]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篇[3,5]采用“双盲”,1篇[8]采用“单盲”,其他均未提及盲法。1篇[3]提到“失访/退出”病例,且失访<10%。10项研究均进行了基线可比性分析,组间均衡性良好。文献分类评级6篇为B级,4篇为C级。纳入研究文献信息如下(表1)。

表1 纳入研究资料文献信息表

2.2 Meta分析

2.2.1 患者对恶心呕吐可耐受性比较:10项研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在化疗期间发生≤I级恶心呕吐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82,I2=0%),固定效应分析(图1)。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生≤Ⅰ级恶心呕吐病例数之间有显著统计意义[OR=3.60,95%CI(2.58,5.00),P<0.001],说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恶心呕吐的可耐受性。

图1 两组患者对轻度恶心呕吐可耐受性的差异性分析

2.2.2 发生重度恶心呕吐比较:10项研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在化疗期间发生Ⅲ~Ⅳ级恶心呕吐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86,I2=0%),固定效应分析(图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生Ⅲ~Ⅳ级恶心呕吐病例数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OR=0.29,95%CI(0.19,0.45),P<0.001],说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重度恶心呕吐。

图2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肿瘤患者发生重度恶心呕吐的差异性分析

2.3 偏倚性分析:以OR为横坐标,以logOR为纵坐标绘制倒漏斗图,图上数据点主要分布在倒漏斗图的中部,数据点较分散,说明结果可能存在偏倚。

图3 两组患者发生重度恶心呕吐的偏倚性分析

3 讨论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除化疗药物刺激消化道黏膜的类嗜细胞释放5-HT3外,焦虑、紧张、忧郁、悲观情绪也是影响化疗呕吐的重要因素[12]。音乐疗法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科学应用音乐特有声波频率对人的生理、心理、情绪进行整合、调节,使机体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病痛,治疗疾病的效果。循证医学研究指出,个体化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焦虑情绪,促进身心放松等,广泛用于手术患者术后止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13-14]。

本研究发现,欧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将音乐干预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我国于本世纪初才被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可能因为我国将音乐干预的临床应用为借鉴国外临床经验。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化疗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恶心呕吐的耐受性[OR=3.60,95%CI(2.58,5.00),P<0.001],发生严重恶心呕吐明显减少[OR=0.29,95%CI(0.19,0.45),P<0.001]。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有选择中国古典音乐、有选择西方交响乐,有选择文静优雅的乡村音乐,也有选择动感十足的流行音乐和现代舞曲,所有音乐的选择均根据患者的爱好、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每次约30 min,使患者以快乐,使其置身于轻松环境,身心愉快,情绪稳定。文献报道,音乐可使肿瘤患者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肿瘤细胞氧合作用、控制肿瘤复发、维持5年生存期的重要措施之一[15]。

作为循证医学资料,本文存在局限性:①纳入文献数量较少,尽管国外应用较早,但是本文仅纳入合格外文文献2篇,主要因为检索到英文文献多为非随机对照研究,或由于年代早远,仅能检索到文题和摘要,无法得到全文。②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本文仅有4篇文献采用“随机”,1篇采用“单盲”,1篇由退出记录,不排除因人为因素删除掉部分阴性研究结果。③本研究纳入文献尽管均采用WHO制定关于恶心、呕吐程度的分级评价标准,但由于研究者和患者自身等主观因素,使不同研究间阳性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对研究者进行统一的培训,规范临床研究质量、制定统一的标准评价依据等方式以提高循证证据资料质量,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

猜你喜欢

恶心个体化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