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0-05-31张钟尹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乙组甲组

张钟尹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腹腔镜手术是一类新型微创技术,其具有创伤性小、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术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快速等优势,故此在外科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腹腔镜术中需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手术时间、腹腔中残留CO2及患者主观因素等作用下,很可能造成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术后病情转归情况。故此,在腹腔镜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优化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提升其对手术切口疼痛的耐受性[1]。本文选择7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阑尾炎患者,①纳入标准:患者均被确诊为阑尾炎,具有手术治疗指征,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参与;②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异常、恶性肿瘤、活动性出血倾向、哺乳及妊娠期者。等分为(甲组、乙组)两组,每组各35例,甲组男女比例为3∶2;年龄19~72(43.1±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3~47.9(18.7±1.3)h。乙组男女比例为22∶13;年龄18~74(44.6±2.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48.6(18.9±1.5)h。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年龄、送诊时间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相同情况下给予腹腔镜切除治疗,术前均完善各项辅助性检查、术区消毒与备皮、导尿等,继而在气管插管下给予全麻,于患者的脐点处做一约3 mm的切口,穿刺气腹针并置入仪器在腹腔探测,吸净腹腔渗液,结合患者阑尾实况给予腹腔镜切除术(通常运用三孔法),阑尾系膜电凝或结扎切断,切除后对残端黏膜进行电凝烧灼处理。甲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性检查,简单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方法与流程等;术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操作;术后严格监测患者心率、脉搏、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状况,引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协助其尽早排气,对异常症状对症处理等。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相关知识有更全面认知,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等。重点讲述手术治疗的必要性。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明确心态与病术后病情恢复之间的关系,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解答患者的疑问,适时、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最好能邀请本病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现场说法”,以增强患者治愈信心。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他们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尊重,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疼痛护理:疼痛是阑尾炎最典型症状之一,也是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一些缓解疼痛的主要方法,如听轻音乐、看书、胸式呼吸技巧等,特殊情况下,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④术前准备:全面咨询患者的有关资料,如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为患者建设个人档案。告知患者术前饮食注意事项、毛发处理、腹部清洁及术前有关检查等知识。

1.2.2 腹腔镜手术需全麻,术中需建设CO2气腹,麻醉与CO2气腹均可诱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术后在患者没有完全清醒状态下需保持头偏向一侧平卧位,以防呕吐物误吸诱发窒息。清醒后调整为半卧位,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氧气吸入2~4 L/min,连续进行4~6 h,增加血氧浓度,降低机体对的CO2吸收量。严格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有异常状况时,应快速上报医师,协同处理。

1.2.3 腹胀及肩背酸痛:主要是腹腔中残留的CO2造成隔神经受刺激而诱发的,通常出现在术后1~2 d,吸气过程症状加重。应给予患者吸氧,并对肩背部与季肋部进行按摩,引导患者在床上勤翻身,多活动上下肢,在病情相对稳定时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CO2的吸收。针对肩背部及上腹部疼痛严重者,可协助患者取膝胸卧位,促进CO2上升向盆腔聚集,进而削弱CO2对肋间神经与隔神经形成的刺激,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1.2.4 腹痛:腹痛是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可诱发反射性肠功能紊乱。护理人员应争取让评估患者腹痛的成因、类型,进而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①自身性的疼痛:以切口痛、有关脏器疼痛及周身性疼痛为主。②外因诱发的疼疼痛,诱发因素通常是咳嗽、呕吐等。③肠蠕动性疼痛。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表达自身疼痛,分析成因后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并认真观察患者疼痛症状进展、止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等。可采用心理疗法,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通过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1.2.5 饮食护理:术前。术后禁食对胃肠功能会产生直接影响,认真做好饮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办法之一。术后患者若自感无恶心、呕吐等症状,术后2 h可允许其嚼口香糖,术后6 h给予患者20 mL温开水,每隔2 h给予1次,另外,可进食少量米汤等流质食物,以实现对胃肠道收缩能力的良好刺激;术后24 h,患者可进食一些低脂肪、低糖的半流质食物,护理人员嘱患者按照少吃多餐的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为主,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量,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规避由饮食不科学而诱发的并发症。

1.2.6 运动指导:在患者从麻醉中苏醒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讲述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早期活动的方法,结合患者实况设定任务量,鼓励其积极完成。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早期活动应从床上运动开始,先进行躯体活动,再进行适当的上下肢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与运动时间;在手术24 h后,为患者提供移动输液架,以方便其在输液状态下进行床下活动,活动前嘱患者在床边先坐5 min,若无头晕等不适感,再协助他们进行下床进行适当活动,以走路、散步等为主,以上运动能对患者胃肠道反应产生良好刺激作用,协助患者尽早排便排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此外,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护理,其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加速胃肠蠕动。按摩方法为:在患者脐周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当按摩到手术切口处时,应从上到下上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持续约15 min,2~3次/天,直到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正常为止。

1.3 观察指标

1.3.1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肛门自主排便时间。

1.3.2 腹胀程度:结合卫生部关于疾病的疗效评估标准拟定腹胀程度评估方法[2]:①重度腹胀:腹部膨隆现象显著,患者伴有严重的困难、切口胀痛;②中度腹胀:腹部膨隆较显著,切口伴有胀痛感,但可耐受;③轻度腹胀:切口暂无疼痛感,但患者主诉腹内胀气。术后腹胀发生率为轻、中、重度患者病例之和在本组患者总量中所占比例。

1.3.3 护理满意度评价方法:采用我院自编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引导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水平等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07与SPSS16.0软件包统计与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将P=0.05设为组间差异检测标准,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比较:乙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肛门自主排便时间均短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腹胀程度:甲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为25.71%,高于乙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比较(h,)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比较(h,)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比较

2.3 护理满意情况比较:乙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29%(其中非常满意29例、满意4例、不满意2例),甲组总满意率为74.29%(其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8例、不满意9例),乙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阑尾炎多是因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诱发阑尾出现病理性改变的一种急腹症疾病,为外科常见病种,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有报道显示,阑尾炎患者若能尽早接受治疗,通常能有效康复,病死率约为0.15%,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其可能诱发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及门静脉炎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危机生命[3]。阑尾炎症状以腹痛、胃肠道反应、高热、压痛与反跳痛、皮肤感觉过敏等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日常生活质量。当下,临床针对阑尾炎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其多被用有手术指征、周身状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手术的患者中,以择期手术,但该种方法由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故不建议在临床推广[4]。手术为目前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但有研究指出,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发展和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拖延了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成本。故此,在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康复与快速出院有很大现实意义[5-7]。

李萌[8]选择9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33.75±10.64)h、(40.85±15.51)h,均短于对照组(42.81±15.53)h、(50.44±5.31)h;1 d 内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率为8 3.7%,住院时间为(5.14±0.62)d,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为44.9%、(7.33±1.35)d,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李萌得出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行联合系 统性干预,有助于促进排气、恢复肠道蠕动功能,改善患者由未排气造成的腹胀、腹痛等不良症状,减缩住院时间等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甲组、腹胀总发生率低于甲组,护理满意率较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笔者回顾本次研究历程,认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较,系统性护理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专业性;②预防性、针对性;③科学性;④严格性[9-10]。总之,阑尾炎腹腔镜术治疗中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起到明显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临床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乙组甲组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