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2020-05-31王琳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缺血性针灸症状

王琳琳

(辽宁省盘锦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辽宁 盘锦 124000)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指的是患者脑血栓形成,或在脑血栓基础上,出现脑动脉堵塞及脑梗死,进而出现意识障碍及偏瘫等症状[1]。在临床中,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比较急,病情进展快,发病后,患者还可能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以及便秘等并发症。有研究报道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发生便秘的概率达到30%~60%,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引起脑血管病的复发,严重时还会引起猝死等[2]。由此可见,做好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灸作为一种常见中医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内外环境改善等作用,在便秘治疗中获得了显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以8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采用针灸疗法获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对象为8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患者,入选的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采取随机对照表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41例服用麻仁润肠丸的为对照组,41例应用针灸治疗的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68.32±7.51)岁;病程为0.5~3年,平均(1.21±0.83)年。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27例与14例;年龄为58~78岁,平均(68.03±7.42)岁;病程为0.3~4年,平均(1.22±0.91)年。所有患者经头颅CT以及MRI等临床检查,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同时存在便秘症状。患者意识清醒,无智力障碍,能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结肠息肉、肠结核、炎症性肠病等肠道器质性病变,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有消化道手术史,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以及不接受、不配合治疗等患者。本实验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服用由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的麻仁润肠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用药2~3次,治疗5 d则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4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患者皮肤及所用毫针(由苏州医疗用品公司生产,规格为0.3 mm×40.0 mm)进行常规消毒,然后根据《针灸治疗学》中提到的针刺方法进行操作,具体方法如下:选取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大肠俞穴,位于任脉的中脘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以及足三里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穴,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毫针直刺刺入穴位25~35 mm,得气后,每10 min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每次行针30 s,以针感沿经络走行上下传导并有酸麻胀等感觉为度,留针30 min后出针,出针时使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治疗5次则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 d。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四个疗程的针灸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间隔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评价方法[3],参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排便的困难程度及频度,每次排便的时间,腹痛的程度,排便感到未排净的程度,排便时需要哪些类型的帮助,每日排便不成功(也即有便意,但无法排出)的次数等方面。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便秘的程度越严重。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证候积分减少幅度在95%~100%,且所有症状均完全消失,则为治愈;症候积分减少幅度在55%~94%,且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症候积分减少幅度不超过54%,且症状为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对于计数资料,用百分数(%)的方式表示,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便相关指标比较:经过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间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排便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排便时间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39/41),显著高与对照组的80.5%(32/41),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结论

中风是中医病名,包括外风与内风两种,前者主要由外邪侵袭所致,后者即人们常说的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常见的一种脑卒中类型,主要由血液凝块阻塞动脉,阻止氧气进入大脑而引起[4]。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便秘为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发病以后,患者排便时如果过于用力,那么就会骤然增加腹部的压力,增强心脏收缩,在引起血压上升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加重脑卒中病情,很有可能引起脑卒中复发梗死,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倘若出现在脑卒中发作的急性期,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引起颅内压上升,导致脑水肿症状加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脑疝的发生。有学者经调查研究得知,与单纯脑卒中患者相比,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相对更差一些[5]。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经研究发现,便秘的发生会增加脑卒中患者体内内皮素-1以及一氧化氮等物质的浓度,在损害神经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7],

现阶段,临床还未能完全探明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具体机制,但发现可能与下列因素存在紧密联系: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会影响到患者自主神经的调节中枢,引起功能紊乱,再通过神经递质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胃肠道括约肌与平滑肌的功能发生紊乱;②患者的肢体在脑卒中后会出现活动不利的情况,需要保证长期的卧床休息,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减少运动量,使得胃肠蠕动减少,从而诱发肠麻痹;③饮食方面的原因:患者摄入了粗纤维含量少的食物,饮水也有所减少,导致胃肠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导致便秘;④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患者排便的环境及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再加上药物制剂对胃肠道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加了便秘的发生率;⑤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负面心理,如焦虑、恐惧等,进而对神经功能及胃肠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引起便秘[8]。在中医学领域,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主要由患者气血不足,正气虚损,阳盛伤津,胃肠积热,以及津液亏虚而导致[9]。

临床以往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时,大多外用开塞露或口服缓泻剂等方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症状,但是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并且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开塞露等药物属于强力泻下药,不仅不适用,而且还无法帮助患者形成自主排便的规律。而作为传统中医学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疗法,针灸在临床便秘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有学者经实验研究得知,通过联合温针灸与速刺次髎来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可将其症状有效缓解,在缩短病程及治疗时间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10]。此外,还有学者发现,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以及电针法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症状。具体分析,大肠与胃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之脏器,二者均属阳明经,中脘穴即为胃的募穴,也是腑会,可起到通腑泻浊及调和胃气的作用。天枢穴阳明脉气所发,为大肠的募穴,主降浊升清、疏调肠腑,与大肠俞穴同用为俞募配穴。支沟穴宣通三焦气机,是治疗便秘的经验要穴,上巨虚与下巨虚分别为大肠与小肠的下合穴,足三里穴为胃之下合穴,三者具有调理脾胃以及通调肠腑的功效[11]。通过针灸上述穴位,可通畅气血和经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和抵抗力,进而发挥出润肠通便,通调脏腑,升清降浊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行针灸治疗的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其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间隔时间显著低于单纯服用麻仁润肠丸的对照组患者,而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升高(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且起效快,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患者,通过对其展开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便秘症状,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缺血性针灸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