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2020-05-29刘虹

天津教育·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小学

刘虹

【摘  要】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从现实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为达到课标中提出的目标,采取的教学行为尚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是错误的,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被动。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在梳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基础上,从强化主教行为、重视辅教行为、注重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对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对策展开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教学效果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在课程的设置上,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纵观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下意识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机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同时,面对学生的质疑,个别教师没有耐心去解答,认为小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层面,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解释,因而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应答。久而久之学生从教师那里得不到正面客观的回答,其思维就会变得懒惰,课堂上提问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会随之加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及时地改进并优化自己的各种教学行为,已经势在必行。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很多小学也聘请了一批年轻的教师来充实师资力量,更新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新手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占主体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师生行为结构比例失衡

我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对新入职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发现如下问题。在新手教师的课堂上师生课堂行为结构比例失衡,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及发表独特见解的时间和机会过多地被教师的灌输占据。

具体表现为: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练习信息技术技能的时间较少,不足整堂课的三分之一;课堂纪律严明,学生基本都是“孤军奋战”,鲜有机会与同伴交流互动。

(二)教师讲课语言单调,学生思维发展缓慢

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具有魅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但据我在新手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他们的话语模式普遍缺少魅力,太过平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刻板,课堂气氛非常枯燥,教师与学生也缺乏情感上的互动,师生关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具体来说,这些新手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爱提问,只顾自己从头讲到尾,中间会留出部分时间带着学生一步步地操作练习。就算提问,方式也比较单一,方法上缺乏引导性,学生给出的都是教师问的直观上的问题的答案,没有思维上的拓展。

(三)部分教师过于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内在潜力。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新手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设的所有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不影响教学进程,基本上很少运用激励手段。

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做不到辩证地看待每位学生,及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课堂管理方式过于武断,基本就是靠“管、压、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再者,部分新手教师偶尔会采用激励手段,但是评语太过单一,听上去有敷衍之嫌,长期使用,会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降低语言激励的作用。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教师主教行为,彰显教师专业能力

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施良方在研究中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主教行为、辅教行为和管理行为。其中,主教行为就是以目标或内容为定向的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指导。诚如前文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目前,教师的主教行为因信息技术学科各种多媒体演示、操作等现代化工具和手段的运用而被大大弱化。因此,教师的主教行为确有必要进行强化。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操作不熟练的知识进行讲述,而不是一味地将所有内容都通过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呈现给学生。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与电脑之间、学生与电脑之间存在频繁的人机交互,学生多了自主操作的机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给了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机会,他们不按照教师的提示和指导操作,总以为自己全部都掌握了。但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并非如此。为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改变原来的教学策略,在操作电脑的同时,多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互动,避免一刀切式的对话,还可以通过布置明确任务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的深度思维。

例如,教学“特效包装品位升”这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设置了如下任务:1.打开“爱剪辑”软件,添加视频片段“班级运动会1”,然后在视頻开头添加片头“学校运动会XX班专辑”,调整好字幕大小和位置。2.寻找合适的位置,在视频中添加班级运动员的名字。3.设置字幕特效,包括停留和消失。通过这些问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同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了新的火花,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重视教师辅教行为,关注学生心理感受

根据施良方教授的研究,辅教行为是以学生或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定向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课堂强化技术和积极的教师期望等。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可以采用游戏、竞赛以及创设情境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感,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成就感来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秀秀美图更漂亮”这一课时,介绍完美图秀秀的各项基本功能后,我给学生组织了一个实践活动,要求他们运用“美化图片”的“特效”“边框”等多种功能给自己制作一张艺术照,同时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最终评选出最具美感的图片。这样既能关注到学生运用美图秀秀各项功能的实际熟练程度,并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

(三)注重教师管理行为,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根据施良方教授的研究,教师管理行为是指为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条件的行为,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与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让课堂高效地运转起来,这样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条件。例如,教师每堂课上课前都应该检查微机室电脑的工作情况,避免出现个别学生的电脑课上出现故障。再如,教师还要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以防出现个别知识点讲解过细而剩余很多知识点未讲的情况,否则会让学生的思维混沌,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转换。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摒弃原来的师本理念,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电脑的功能,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从而提升其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马跃.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2]陆文泽.浅谈“探究式”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

[3]陈秀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小学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