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与人生

2020-05-29张香君

读天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读书人生教育

摘 要:读书是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品质。人生在世离不开读书,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让书香浸染人生,通过读书明做到理通达,涵养性情,变化气质,淡定宁静,成就事业。

关键词:读书;人生;教育

爱书、爱思考、爱阅读,是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品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如何去读书,才能充分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开启庄严智慧的人生。

一、 为什么要读书

非读书不能成为世间典范,非读书不能立德立言立功。清代大学者金缨先生在他的《格言联壁》开篇写到:“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古往今来,许多官宦世家为什么能够世代发达,兴盛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两个字就是积德。强调天地间第一人品是积德,最贵重的人品还是读书之人品。自古至今,強调读书重要的名言、格言、箴言举不胜举。宋真宗(赵恒)在他的《劝学诗》里写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解释,读书接受教育,让学生掌握知识,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读书有以下几大功能:

(一)读书首先要明理

明理才会经世致用。明理就是要求我们学会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洞达真理。

(二)涵养性情,变化气质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朱熹先生讲:“读书的目的在于‘变化气质”。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涵养性情,纯洁我们的心灵,涵养性情就能够变化气质。站在古人修行的角度来讲,就是脱胎换骨,过去一切譬如昨日死,以后譬如今日生,日新其德,日新日高,每天用崭新的气象面对朋友,面对社会,面对大众。事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古语讲的好:“三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读书的目的在于涵养性情,变化气质。

(三)读书能培养我们的宁静之气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要想有高远的境界就要静下来。《大学》里边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什么?首先是止心。让我们的心灵止下来,我们的身体才会止下来。比如坐在教室里听课,如果心灵回归了宁静,就是来了电话、信息也不会把我们带出讲堂。所以说,人生要培养三种气象,即庙堂气、英勇气、山林气。通过读书磨炼自己。

(四)读书能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建功立业就是报效国家,光宗耀祖就是报效家庭,报效列祖列宗。范仲淹在没有中进士之前,说过一句话:“不为将相,便为良医”。做不了将相,就做一个好医生,救病痛苦难于水火之中,给予他人幸福。但现在的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无非是“我想找一个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找一个好的生活伴侣——”。80%的人都会这样说,为什么不想建功立业呢?难怪孔子在《论语》中说“古人读书为己,现在读书为人”;“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二、 如何读书

笔者认为,人生在世要读好三大本书。

(一)读好自己专业技术这本大书

如果你是公务员,是党政干部,就要读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一些经典著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同时还要读懂读透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等中央会议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你是一名法律系大学生,就要把刑法、民法、婚姻法等等所有法律特别是宪法学会学好。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工人,就要把你所在专业领域的书读通读懂,读的比别人强,否则,别人会说你不务正业。所以要把专业技术这本大书读好。

(二)读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本大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集大统的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荟萃和结晶,是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凝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处处都闪烁着道德之光,智慧之光,清静之光,文化之光。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次出现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中国传统文化说得非常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近年来,习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讲话强调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所以我们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本大书读好。

(三)读好社会大殿堂这本大书

读书在于明理,明理在于致用。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一切,在社会大熔炉里历练我们的心性,磨炼我们的意志,在社会大殿堂里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智慧,用我们的脚步去丈量人生。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感慨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要学会待人接物、持身处事、敬业乐群、安守正位。努力做到儒家的五伦十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读书浸染人生。为人生在世,如果我们能够读好自己专业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大殿堂这三本大书,那么何事不能做,何业不能为,何友不能交呢!我们必然会不离人生超越人生,必然能够化烦恼为喜悦,化痛苦为快乐,必然能够走向洒脱美好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张香君,河南省濮阳市,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读书人生教育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人生中的某一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我们一起读书吧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