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官微对中非峰会报道的话语分析

2020-05-28韩金朗闫欢

新媒体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官微人民日报

韩金朗 闫欢

摘  要  文章选取党媒人民日报在2018全年的官微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对中非论坛峰会这一重要国际事件报道的内容进行话语分析,基于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话语中的语境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人民日报官微在新媒体平台中报道国际会议的话语特征。

关键词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a;《人民日报》官微;话语分析

2018年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峰会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党媒作为这一盛会的报道主体,对会议进行全方位报道,是国内甚至国际关注的重要话题,因此对其进行话语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使用荷兰学者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即话语分析的两个层面,语境分析和结构分析。本文通过对2018年全年的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官方平台中对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整体情况做出整理,从语境角度分析会议的意义与报道的话语建构的联系;从结构分析的角度对报道的主题及句法做出分析,得出人民日报官微在中非国际会议中官方话语建构特征的研究结论。

1  人民日报官微对中非峰会报道话语分析

1.1  语境分析

1)报道内容互动性强,语气亲切。微博的特殊性,即每条微博不超过140字的限制,使12条微博的文字呈现较少,在简短的文字中多使用第二人称且多为疑问语气,例如“你会翻译吗?”等词句。微信平台使用的是较为醒目的题目中加入感叹号形式,例如“重磅!”“来了!”,这些形式的出现都能产生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增强阅读体验。

2)报道内容侧重文化传播。在人民日报的官微中,明显侧重中非会议的文化宣传。39篇报道中,有8篇主题侧重对中非文化的宣传,其中微博与微信平台都有对中非文化进行宣传的短视频。例如微博中的“50道选择题带你了解非洲”,微信中的“你好,非洲”,“这里是北京”等标题都是对中非文化的双向宣传,内容中对非洲文化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客观的描述的同时,也对会议主场,北京进行文化宣传。

1.2  结构分析

1)框架分析:官方话语框架清晰且独立,以报道框架为主。在结构层面,梵·迪克强调对新闻话语中的句法和语义要特殊关注,包括语言中的特定政治或文化语境中的言语行为,还要求对话语研究中的新闻工作者生产话语和受众接受话语进行研究[1]。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作者从新闻报道的框架入手,对其内容进行梳理研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整理,总结出39篇内容的新闻框架,整合获得新闻框架中的主要概念,结果如表1。

表1中表明,39篇报道中,概念功能为新闻报道框架的最多,达到13篇,主题宣传功能有10篇,文化宣传功能有8篇,其他形式的包括总结等功能占8篇。对数据和主题进行对应归纳发现,人民日报在两大新媒体平台中推送的报道内容系统化,主题层次清晰,每篇文章都有其主要概念功能且多为一个,行文有独立稳定的框架,以新闻报道框架为主,辅以对主题和文化的宣传。

2)功能分析:以传播立场为主,主要采用讲解叙述的态度报道,报道形式布局稳定。新闻报道的立场和态度决定内容的整体功能,从而影响新闻的结构。笔者通过对立场、态度、段落长度、各类别数量和占比情况进行整理,对39篇报道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对39篇文章推送中的立场、态度、段落长度及其数量分析,人民日报官微中对该次会议报道多以传递信息为主要形式,文章以讲解和叙述的态度呈现,报道中有多篇表达态度的文章,并多次在新闻汇总类的文章中提及中非合作。文章表达的态度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感,进行普及、讲解更正等内容的文章提升权威性,树立了党媒的权威地位,也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文章篇幅的长短总结发现,微博的篇幅由于平台字数的特殊性限制,均为简短报道,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传达信息,微信平台推送篇幅多为中长篇,对新闻观点的陈述和对事件的报道更加详细、具体。

3)主题分析:强调社会建设和外交建设。“两微”平台的39篇报道主要阐明了关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主要思想及意义,并表达了中非合作关系的重要性。笔者对报道中所包含的主题进行整理,四大主题中,出现数量最多的是外交建设和经济主题,这两个主题占据所有报道数量一半以上,表明报道中对外交和经济方向有特殊强调。以下是对报道内容涉及的四个主题进行的详细分析。

政治主题:政治话题包括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实施产业推动战略等,涉及该主题的数量较少。微博平台的字数和信息量受到限制,平台中主题层次不深,不如微信平台清晰。而微信平台中涉及政治主题的内容,主要强调“对外开放”,表明此次会议的召开,对外开放的意义较高,也是该次会议的主要着力点。

文化主题:在总计39篇报道中,涉及文化主题有14篇,内容涵盖中国、北京文化宣传,非洲文化宣传,中非合作关系历史原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等方面。由于微博面向群体广泛,所以有关文化宣传,合作意义的报道占据篇幅数量较多,微信中占比较少,且和微博平台中的文化宣传主题内容排版一致。

经济主题:涉及社会主题的文章或报道主要集中在微信平台,且内容多以“改革” “开放”“建设”“发展”为关键词,反复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敞開大门搞建设,降低关税,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表明中国将认真实施峰会上提出的“八大行动”,推动产业发展,加快推动社会发展步伐。

外交建设主题:这一大主题的重点在于对内对外两方面宣传阐述中国对外交建设的主要思想,向读者展示我国对外交往的立场坚定,合作共赢,对外展示中国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外交建设主题在文章数量上占比最高,中非合作论坛在中非关系的提升和中国形象、国际地位的提升上起到重要意义。

2  人民日报官微对中非峰会报道的话语特征

人民日报官微对中非峰会的报道从传播内容上充分适应融媒体环境的发展,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话语结构具有独特且稳定的框架,以新闻报道框架为主,主题独立清晰,强调外交主题,话语与读者的互动性强;报道的内容结构搭配完善,适当插入图片和视频,视觉效果良好,篇幅数量分配均匀,布局稳定;官方话语灵活自然,语句中网络用词,名词尤其是主体名词出现频率高,强调“合作”。

话语体系的构建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舆论引导要遵循新闻规律,党媒与新媒体,党媒与受众的关系[2]。人民日报官微的话语建构体系灵活自然,结合了党媒的党性原则与语境特点,使传播效果通过传播渠道的扩展而大大提升。对于党媒官微而言,这是构建党和人民群众互动交流的平台,官微的话语建构能够为党媒树立更加权威性、有公信力的形象,实现党媒自身价值的同时,在国际中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刘晨.新时期党媒话语体系的构建[D].武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官微人民日报
政府官微运营勿重“形”而忽“实”
官微需找平衡点
把握分寸很重要
“官微”该是什么模样?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