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020-05-28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达拉格雷自由基

费 菲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干诊科,辽宁 沈阳 110002)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社会老龄化加重等因素影响,脑血管病的高发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其中脑梗死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疾病70%以上,其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给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脑梗死后,自由基的产生能够引起脑细胞水肿以及细胞凋亡,进一步加重脑损伤,造成继发性脑功能障碍,因此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及加快其清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2]。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亲脂基团,静脉给药后60%可通过血脑屏障,清除脑内有害羟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伤,改善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3]。文献表明,依达拉奉发挥保护神经元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因此不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危险[4]。本研究随机选取4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8 例,年龄50~76 岁,平均年龄(63.25±5.62)岁;观察组男26 例,女19 例,年龄52~75 岁,平均年龄(64.21±6.34)岁。所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①急性脑梗死为首次发病;②经颅脑CT或MRI检查排除脑出血患者;③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未超过72 h;④无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⑤无合并肿瘤患者;⑥无精神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治疗经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降脂、降压、降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支持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 0.1 g日1 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953)80 mg,以25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每日2 次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患者注射用依达拉奉(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341)30 mg,于10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每日2 次静脉滴注,每次30 min滴完,连续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 BI)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NIHSS量表通过患者意识、感觉、语言、眼位、面部及肢体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BI指数通过日常穿衣、吃饭、洗澡、两便等生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尿、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以评价药物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患者BI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分组 例数 NIHSS评分 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15.2±3.2 8.9±3.0# 31.8±9.6 46.5±11.2#观察组 45 15.6±2.9 7.1±2.3*# 32.1±10.1 55.2±10.7*#

治疗14 d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出现2 例皮疹,观察组出现1 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其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重要急症之一,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脑梗死病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有血小板的活化、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管管腔狭窄、痉挛等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脑细胞死亡,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发生后,如能够及时有效恢复供血,可以使受损脑细胞逆转,脑神经功能修复,如不能够及时救治,持续性脑缺血能够造成大量有害自由基形成,对细胞产生无法逆转的损伤,因此急性脑梗死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3~6 h以内,早期用药,早期溶栓是治疗的关键所在[5]。奥扎格雷钠是一种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血栓素(TXA2)合成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H2(PGH2)生成TXA2,从而使PGH2转向内皮细胞合成PGI2,改善TXA2和PGI2平衡的异常,从而达到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文献研究表明,奥扎格雷钠能够改善脑梗死急性期血液循环障碍及脑缺血时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并能够改善脑血栓急性期运动障碍[6]。但有研究表明,奥扎格雷钠单独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Takabatake等[7]研究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依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 -酮)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亲脂基团,静脉给药后60%可通过血脑屏障,清除脑内有害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研究表明,依达拉奉能够抑制氧化酶、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抑制炎性介质白细胞三烯生成,减少高细胞毒性羟基自由基水平,从而延缓脑缺血半暗带进展为脑梗死,抑制迟发型神经元的死亡。另外,依达拉奉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同时,并不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无肝肾毒性,用药过程中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以及肝肾功能损害[8]。本研究中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单独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发现,联合用药后患者NIHSS评分以及BI指数均改善更加显著(P<0.01),且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达拉格雷自由基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