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麻醉机高频通气在硬质支气管镜手术中运用的安全性

2020-05-27王清洋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1期

王清洋

【摘要】目的 分析普通麻醉机高频通气在硬质支气管镜手术中运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40例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0例。分别实行高频呼吸机通气和无肌松药全身麻醉和麻醉剂实行超生理频率高频通气,并且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状况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状况高于参照组并且组間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高频通气的应用,其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

【关键词】普通麻醉机;高频通气;硬质支气管镜手术

硬质支气管镜能够对中央气道所产生的阻塞性病变进行有效处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或者是深度镇静,当前,在实行手术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维持氧和,其形式主要包括手控喷射、无呼吸氧和以及高频喷射通气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高频通气,但是在使用高频呼吸机在硬质支气管镜所实行的手术治疗中的有效应用,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1]。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研究多样性护理在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成效以及对满意度所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40例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所占比例为12:8;平均年龄为(58.23±10.22)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所占比例为13:7;平均年龄为(58.36±10.09)岁。两组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之间的对比并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本组患者实行高频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前要禁食禁水,时间为8-12个小时,并且在手术之前不要服药。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之后要对其血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以及心电图状况进行密切监测。实行静脉麻醉之后,患者取平卧位。使用呼吸机对换组合实行高频通气,并且把氧流量调到最大,使用2%的利多卡因在实行支气管镜推进的过程中对其实行表面麻醉。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对操作状况进行重视,一旦停止操作,则要对操作孔进行封闭,将其呼吸频率降低直到每分钟20次。手术结束之后要为患者提供面罩赌气进行辅助通气,在其呼吸恢复之后将其插入到口咽通气道当中,等到患者完全清醒之后将其拔出。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机基础上实行无肌松药全身麻醉和麻醉剂实行超生理频率高频通气。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的咽部、口腔以及支气管保持在统一水平上,在其口中实行纱布进行填塞进而减少漏气的产生。在患者充分吸氧去氮之后要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对其实行麻醉诱导,并且按照患者的呛咳状况以及心率血压状况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高频通气治疗同参照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状况;并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低氧血症状况消失;有效:患者的低氧血症状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低氧血症状况并没有产生变化甚至更加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 ?±s)表示,并开展t检验;以%表示治疗效果通过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并实施卡方检验,如果统计值P值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对比

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硬质支气管镜在对中央气道阻塞性病变所进行的处理中,其效果非常显著。在对硬质支气管镜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患者保持全身麻醉或者是深度镇静的状态下才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而对患者的氧和进行维持。主要方式包括控制呼吸、自主辅助通气、无呼吸氧合、高频喷射通气以及手控喷射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喷射通气,能够使用呼吸机实现相应的超生理呼吸频率。

当前,在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国产高频呼吸机的应用效果并不显著,具有很多不足,比如接口不够标准、通气压力小、无法对氧浓度进行调节等[2]。另外,在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的过程中,低氧血症的产生风险相对较高,相关研究显示,支气管镜在对严重低氧血症所进行的治疗中,其所占比重约为20%。术中所产生的低氧现象很有可能是由于支气管内出血、无效通气以及支气管阻塞、气压伤等原因所导致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状况高于参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对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高频通气的应用,其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

综上所述,在对实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实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获得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潘志浩, 邬晓雷. 普通麻醉机高频通气在硬质支气管镜手术中的运用[J]. 中国内镜杂志, 2019,24(10):88-90.

易礼清, 彭家宽, 李准民. 肌松药与高频通气用于支气管镜下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8,19(2):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