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7杨恒卢幻真杜笑珂丁利萍李黎李德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9期
关键词:认同感社团问卷

杨恒,卢幻真,杜笑珂,丁利萍,李黎,李德伟

(1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2 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3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职业认同感,是职业领域中的自我认同和职业社会化的过程[1],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观念和情感[2],包括职业的规范、价值观、态度和文化等。而护生职业认同感,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对其未来护士身份的认可程度及对护理专业各个方面的感知和评价[3]。护士的职业认同不是静态的,从接受护理教育之前开始,经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习得到丰富,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4]。临床实习是护生向专业护士转变的过渡时期,是学习他们所渴望的职业规范、职业价值观、职业文化和职业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实习护生是未来护理行业的接班人、生命军。自2019 年12 月起,由湖北省武汉市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迅速传播,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其致病性和致死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WHO 也将COVID-19 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Mylrea 等[6]提出医疗人员在不断变化的严峻的公共卫生环境下应加强职业认同的发展,Deppoliti[7]研究也指出缺少职业认同感是护理毕业生离职和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而实习护生作为即将踏入护士行业的主力军,在这身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样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冲击和压力,因此,探讨实习护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加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 年2 月选取实习于河南省郑州市2 所三级甲等医院护生227 名。纳入标准: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大学四年级学生;临床实习时间>3 个月;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本科护生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女、有无兼职经验、社会实践是否与专业有关、是否参加学校社团、是否组织过学校或学院活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身边有无认识的人被确诊、所在地区有无确诊人员、是否是一志愿、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是否愿意到一线支援等。

1.2.1.2 护生职业认同问卷(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for nursing students,PIQNS)

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由郝玉芳[8]编制,是用来评价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问卷,该问卷包含5 个维度:职业自我概念(6 个条目)、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4 个条目)、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3 个条目)、职业选择的自主性(2 个条目)、社会说服(2 个条目),共 17 个条目。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 5 级评分法,很不符合计1 分;较不符合计2 分;介于两者之间计3 分;较符合计4 分;很符合计5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对护理职业认同感越强。该问卷累计贡献率为58.882%,Cronbach’s 系数0.827,折半信度 0.842,5 个维度的Cronbach’s 系数分别为0.831、0.664、0.625、0.462、0.507,Sun 等[9]对474 名护生应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测评,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信效度,能够用于测量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

1.2.2 调查方法

首先联系医院实习护生负责人,向其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其配合,并作为本次问卷的调查员,由调查员组建实习护生微信群。本研究采用“问卷星”收集资料,每个选择项均设置为必答题,在问卷指导语中写明研究的填写方法、注意事项、目的、意义等。调查员在微信群中发送问卷链接,说明问卷要在20min 内完成,本次调查实习护生232 人,其中有效问卷227 份,有效回收率97.84%。原始资料导入Excel 表格,量表得分由双人交叉核对,第三者根据原始资料核算得分,确保数据准确。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及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多组间比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实习护生227 名,男17 人(7.49%),女210 人(92.51%),年龄20-24 岁,平均(22.1±0.92)岁,实习护生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及护生职业认同感单因素方差分析(n=227)

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4.56±10.34)分,各维度职业认同感得分从高到低排序见表2。

表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单因素方差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性别、社会实践是否与专业有关、是否参加学校社团、是否愿意支援一线、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对护生职业认同感有影响(P<0.05)。详见表1。

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多因素分析

以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男=1,女=2)、社会实践是否与专业有关(是=1,否=2)、是否参加学校社团(是=1,否=2)、是否愿意支援一线(是=1,否=2)、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是=1,否=2)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结果得F=6.607,P=0.000<0.05,该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自变量性别、社会实践是否与专业有关、是否参加过学校社团、是否愿意支援一线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一般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4.56±10.34)分,略高于郝玉芳[8]、Sun 等[9]、徐敏等[10]的研究。职业认同是职业社会化的过程,而职业社会化是实习护生转变为新护士的必经之路,对专业护理认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1]。本次疫情传染性强,已在全国各省市蔓延且时间持久,但医护人员不畏艰难积极投身于一线,更有大批护理前辈积极前往疫情重地—武汉,据数据统计截止2 月9 日已有14000 名护士驰援武汉,英雄护士柳帆、朱海秀等前辈的事迹深深打动并感染着我们,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护生,有较强的社会说服的作用,激励护生的职业情感。所以,疫情下职业认同感略高。

为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在护理教育中应加强对护生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态度的培养,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和护理事业心。在临床管理和带教中应安排科室优秀且资深的临床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发挥榜样的力量,带教老师以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和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护生,激发其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激情。

3.2 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3.2.1 男性护生职业认同感高于女性护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职业认同感高于女生,与左红霞等[12]研究结果一致。李光琴等[13]对实习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现象学研究也表明男护生在实习后会逐渐建立对护理职业的情感,职业认同感高的男生会一直从事护理职业。心理弹性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是指个体能够从压力和逆境中恢复的能力[14],男生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坚韧性、更乐观积极的心态,因此,在疫情压力环境下男生有更强的力量坚守职业信念。由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大、任务繁重的特性[15],加之护理更适合女生的传统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男护士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使得男护士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空间,临床护理也需要更多男护士作为新鲜血液加入。护理教育者和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加强护生职业心理的培养,使其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更有强大的心理和职业自信,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时,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信念。

3.2.2 社会实践是否与专业有关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

本研究表明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有关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高于与专业无关的护生,与陈敏[16]的研究结果一致。职业情感是指护生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经过体验而内化的对护理的职业情感[17],早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护理实践,护生在亲身经历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在实践中找到自己渴望的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会坚定其对专业的信心,激发职业情感,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当个人有坚定的职业信心,便会专注投入职业发展与实践中,在职业中积极寻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护理教育的前期是护生职业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18],应引导其参加与护理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带领护生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在职业体验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使护生更多地体会其职业获益,激发其职业情感,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地域广,波及全国大小城市农村,由于普通人员缺乏专业的防控、防护知识和技能,易增加传染和疑似病例,给抗战带来巨大挑战,广大护生应主动投身于所在乡镇、小区的战疫中去,积极参加这场全国范围的“社会实践”。

3.2.3 是否参加学校社团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

本研究显示不参加学校社团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高于参加学校社团的护生,而郝玉芳[8]、刘雅玲等[19]研究显示是否参加学校社团与护生职业认同感无关,分析可能与地区差异及调查群体不一致有关。在校期间参加学校社团是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集体性娱乐活动,与能够激发护生职业情感和职业兴趣的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参加社团会强化个人的业余爱好,降低护生对护理职业的付出和思考,认为护理职业不能施展个人能力和特长,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参加社团的护生对职业的认可度和职业情感会降低,职业认同感也会下降。加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情也会对护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会降低护生对护理职业的信念,使得职业认同感下降。高水平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提高护生自身能力如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动力,提高职业积极性,因此,为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降低离职率,对护生进行适当的监测和干预是必要的。

3.2.4 是否愿意支援一线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

本研究显示愿意支援一线的实习护生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对护理职业有更高的追求。实习护生们渴望参与一线抗战,在一线发光发热,Thorpe 等[20]的研究表明自我实现是护理本科生最重要的职业价值追求,临床实践是护生追寻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过程[21],在全国医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局面下,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英雄前辈们是护生的教育者、指导者、领路人,激发实习护生的职业热情,渴望加入战斗,为当前抗战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4 小结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波及范围广,传染性强,发病隐匿且持续时间久,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实习护生亲身经历这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特别是在疫情前线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感人事迹,有利于其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和转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对护理职业有较高的认可度。研究分析显示性别、社会实践是否和专业有关、是否参加学校社团、是否愿意支援一线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建议护理教育者和临床护理管理者两者相结合联合管理,加大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关注度,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适当的监测和必要的干预,为未来护理事业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人才精英队伍。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仅对一家三甲医院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样本量较小,存在一定偏倚;由于疫情隔离,问卷采用“问卷星”收集,不能对问卷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猜你喜欢

认同感社团问卷
缤纷社团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问卷大调查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问卷你做主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