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于学,保障学习真正发生

2020-05-26张静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

张静

【摘 要】 阅读教学是教师双方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教师所承担的更多的是点拨与引领、激励与促动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课堂,保障学生文本阅读和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本文提出要“预留自主空间,为高效课堂护航;提供多维策略,为让学课堂奠基;尊重动态生成,为让学课堂助力;落实多元评价,为让学课堂筑架”的策略。

【关键词】 让教于学;预留空间;多维策略;动态生成

阅读教学是教师双方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教师所承担的更多的是一种点拨与引领、激励与促动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课堂,保障学生文本阅读和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因此,教师要从传统教学“师道尊严”的习惯中走出来,将更多关注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使教服务于学”,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高效学习、深度学习。

一、预留自主空间,为高效课堂护航

由于受到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仍旧将知识的补充与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这些老师仍旧成为课堂中不折不扣的主人,牢牢地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并没有直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身上,而是完全置放在内容上,导致学生始终不能形成高效而深入的学习。因此,让教于学首先就应该将更多学习的权利和空间交还给学生,才能让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形成认知性空间。

以统编版教材六上中的《竹节人》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给自己童年带来的快乐以及老师也偷偷地玩竹节人的故事。教师根据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特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内容:(1)了解竹节人是怎样制作完成的;(2)感受传统玩具给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3)想象老师偷着玩竹节人。对于这三个任务,教师切不可急于将自己的理念和解读呈现出来,而是要给予学生广阔的认知空间,将自主品读、深入对比、想象再现等权利全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文本丰富的信息中提炼内容,让学生在真挚而质朴的语言中体悟情感,让学生在文本画面中想象再现。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契机留给了学生,让学生的认知有了更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落实,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多维策略,为让学课堂奠基

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并不是仅仅给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就了事了。作为课堂教学的点拨者和引领者,教师切不可直接做起“甩手掌柜”,而要在明确学习内容之后,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认知以及学习习惯,自主选择适切的学习策略,更好地引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比如教学《竹节人》时,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提供、拓展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落实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比如课文中描写老师偷着玩竹节人的部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维的学习策略:(1)自读品悟,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2)提炼关键,想象人物具体的言行;(3)拓展补充,还原老师偷着玩竹节人的形象。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性选择,有的学生善于想象,就可以在整体感知之后对老师的形象进行梳理与体验;有的学生善于辨析词语,即可以对这段文字的内在意蕴进行巧妙感知,更好地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他们内在的认知体验。

三、尊重动态生成,为让学课堂助力

语文课堂本身就应该是师生双方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信息交互、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不能以自己一厢情愿地解读,替代学生的真实思考,而要鼓励学生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在很多学生的意识深处,他们对于文本的感知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也会形成与其他人不同的阅读成果。因此,让教于学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内在思维方式,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内在体验,提升学生内在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信和兴趣。

比如教学《西门豹治邺》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了西门豹在巫婆娶媳妇那天的做法:首先是救新娘,然后是惩首恶,最后是震帮凶,在具体的过程中,西门豹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但究竟高明在什么地方呢?这就需要紧扣文本的语言,并穿越文本语言的表面藩篱,让学生走进西门豹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高明。为此,教师就可以组織学生向着更深处迈进,形成完全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认识到西门豹的处理方法是将计就计,有的学生认为西门豹的做法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认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所以并没有直接将他们处死,也没有对他们下达命令……

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是灵动而开放的。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尊重的认知体验,并能够紧密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享受自己主动思考所带来的愉悦体验,从而为高效深度语文课堂的形成助力。

四、落实多元评价,为让学课堂筑架

很多教师往往会将教学的关注点落实在新授课堂中,而对于后续的评价则很少问及。事实上,评价是课堂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让教于学理念的重要保障,有着怎样的评价,就有着怎样的教学,也就有着怎样的学习。因此,在学生深入学习之后,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提升动力、发现优势、明确不足。

比如教学《穷人》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紧扣情节中“桑娜沉默”这一留白点,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桑娜和她的丈夫分别在想些什么呢?尝试着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在学生完成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对学生表达出来的文字进行实践评价,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能够从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当时所处的情境来想象,有的学生的语言表达就显得较为细腻,能够展现人物内在的形象特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之后,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朝着文本的内在指向出发,更好地落实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

让教于学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权利,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从而为铸造高效而深入的语文课堂奠基。

【参考文献】

[1]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王燕燕.儿童经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生活教育,2019(09).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
动态课堂 彰显智慧
美丽的“意外”
珍视动态生成,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动态生成 彰显活力数学课堂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数学生命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