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6庄永臻刘红燕于圣娟

新丝路(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

庄永臻 刘红燕 于圣娟

摘 要:目的:了解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升策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潍坊市100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人文关怀品质问卷调查,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27.17±2.73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家人关心程度、同事关心程度和参与培训在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包括 家人关心程度(P<0.05)同事关心程度(P<0.05)和参与培训。结论:知识的人文关怀品质得分较高。给予更多人文关爱和提供更多机会参加行业培训对医养结合机构型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

人文关怀品质是通过关怀行为体现出来的内在特征,包括人文知识、能力、感知与理念四个维度,其更具有稳定性。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与入住老人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护理员的人文关怀品质直接影响着护理老年人的质量。本研究对潍坊市138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调查,了解其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提高的策略,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潍坊市7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从事养老护理一线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期间未在岗位的护理员,包括事假、病假、进修等。

2.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养老护理员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即被调查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是否独生子女、政治面貌、婚姻状况、从业资质、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家人及同事的关心程度等情况。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由刘于晶和姜安丽设计而成。量表由四个维度共计29个条目组成,包括人文关怀知识(7个条目)、人文关怀理念(7个条目)、人文关怀感知(8个条目)、人文关怀能力(7个条目)。该量表采用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依次赋值为1-5分,总分为29~145分,分值越高说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水平越高。本研究重测的Cranachsα系数为0.710,信度较好。

(2)调查方法

为保证收取问卷质量,在发放问卷前对调查员进行了规范、统一的培训,并在25~40分钟内收取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为92.00%。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有构成比、均数±标准差、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1.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情况

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27.17±2.730)分。四个维度条目均分分别是:理念(3.91±2.263)分、感知(4.81±3.302)分、能力(4.55±2.522)分、知識(4.97±2.835)分。

2.影响养老护理员关怀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人关心程度、同事关心程度和参与培训这4项在护理员关怀品质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3项与总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人关心程度、同事关心程度、参与培训是影响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表2)

三、讨论

1.潍坊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27.17±2.73)分,高于刘于晶的上海市部分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参考值(118.36±16.75)分,高于田红梅提供的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113.59±9.78)分,可能与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下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护理员的培训重视有关。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排序为: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感知、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理念,与田红梅调查的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四个维度排名相同,而与刘于晶等的研究结果不同,分析原因认为:知识得分最高可能与机构专题培训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人文知识是提升老人人文关怀体验的重要保证,可通过加强理论培训和增加实践练习快速获得;感知得分较高可能是参与本次调查的养老护理员年龄多为40岁以上(占79.71%),随着年龄增长,人生经验更为丰富,护理工作态度趋于稳定,照顾老年人时更易产生共情,并且养老护理员在与老年人朝夕相处的工作接触中,也触动了对尊老敬老的责任感,能主动关心老年人。人文关怀理念是在领悟人的生命价值基础上所具有的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及人道主义信念和价值观整合形成的认识和行为准则。本研究护理员的关怀理念得分最低,机构应对护理员人文关怀理念的具备加以重视,通过培训、实践、考查等手段进行持续引导,实现人文关怀理念水平的提升。

2.潍坊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1)家人关心程度与同事关心程度

人具有社会性,家人、同事的关心程度对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具有影响。本研究发现,家人、同事的关心程度同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呈正相关关系。在生活中,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内心会产生幸福感;在工作中,感受到同事的关心,可产生团队归属感,培养同理心,能够积极的与老年人沟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科室内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将关怀老年人内化成一种理念,自觉的实践到老年人护理工作中。

(2)参与培训

刘小玲认为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需要通过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积累养成的,而非与生俱来。有关人文关怀品质的培训能够使护理员将人文关怀品质演变为自身的社会价值目前,护理员对人文关怀的理论了解较少,因此对护理员进行人文关怀培训,可使其明确哪些护理行为具有关怀性,了解关怀照护的本质和内涵。因此,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重视人文关怀相关培训。目前,我国关于养老机构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培训尚不完善,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针对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课程设置更是匮乏,导致部分养老机构护理员在临床上面临人文关怀精神缺失和关怀能力的匮乏。因此建议大中专高校积极探索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建立养老机构和学校一体化的关怀培养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对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没有影响。与马芳认为的已婚护员人文关怀品质水平高于未婚护理人员的观点不符,虽然婚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同理心增强,人文关怀品质有提升的条件,但婚后家庭、子女的压力会不断增加,精力往往会更分散,不利于人文关怀品质的提升。工作年限对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没有影响。可能与护理员流失严重,工作年限普遍较短有关。

综上所述,政府、养老机构及养老护理员培养机构应加强对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尽可能制订相关扶持政策;养老机构可丰富培训形式,增加培训次数,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培养学校应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系统的护理人文规范教育。可能还有一些措施可以试行,在今后研究中可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郭瑜洁.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投射测验的初步编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65-66

[2]刘于皛.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33-80

[3]刘于皛、姜安丽.上海市部分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1):1

[4]田红梅.体验式培训提升养老季候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5]刘小玲、叶志弘、杨方英、吴婉英.多元化培训方式用于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13(1):75-77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养老方式变迁与社会养老服务发展
国务院力推“医养结合”
多省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获中央认可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