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探讨

2020-05-25吴思颖

科技风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

摘 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关注时事政治,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人文思想是当代社会需要的思想。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这是人文思想缺失导致的。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人文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分别从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缺失和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

1 绪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手机,减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很多学生变得冷漠、不尊重他人,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学生提高思想认知水平,提升道德修养。将人文思想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有利于提升高校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促使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能够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价值,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缺失的表现

2.1 没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人文思想的一种体现。然而,在很多学校,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听讲,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

2.2 忽视思政教育人文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人文环境是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高校对人文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通过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突出本校师生的集体精神追求,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不够丰富深刻,总体品位不高。

2.3 偏重管理,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还要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际工作往往比规定的更加繁重,辅导员不能对每一位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思想引领。而高校出于对校园稳定和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偏重于管理,缺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更多的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约束与监管,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 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策略

3.1 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文思想内涵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了解学生的心声和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环境能够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良好的人文思想氛围有利于高校思政人文思想的渗透。学校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完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各种载体,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思想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高校可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实践中领悟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文思想,引导其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在社会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

3.3 加强师生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学习、生活中避免不了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课下,教师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为学生解答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践行人文思想。辅导员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自觉承担解惑者的角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意识,开展思想疏导工作,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结语

人文思想是当代大学生不能缺少的思想理念,通过思政教育渗透人文思想是非常有效的途径。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有所缺失,还有待提升。本文总结了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缺失的表现,并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师生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策略。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渗透人文思想,并引导学生践行人文思想。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秦艺书.基于网络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探究——评《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J].传媒,2016,0(16).

[2]刘小飞,王晓晶.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3):51.

[3]周洁,符娟珍,潘玲,等.思政教育在高校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见习课程中的初探[J].蛇志,2019,31(3):434-436.

[4]许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长江丛刊,2019,(28):153-154.

[5]靳荣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6):136-138.

[6]李广玉.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7(13):103.

作者简介:吴思颖(1989-),女,汉族,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