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020-05-23杨晓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

杨晓艳

摘 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增强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效用。基于此,详细阐述利用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地理知识讲解培养学生品德素养、优化教学模式实现自觉纪律德育、充分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元素、做好德育知识的延伸讲解这几种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品德素养

德育是指为培养学生品德而展开的针对性教学工作,其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通过将德育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发展。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德育渗透方法,以积极寻求优质的地理教学模式,强化地理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作用。

一、利用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教學活动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其在德育的视域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学习良好道德、品德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主体道德素质的发展。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活动作为连接学科教育与德育之间的纽带,能够使学生通过主观的行为来探究、认知、认可德育内容,达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以部编版初中地理“匮乏的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课程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调查教学活动,要求其通过询问家长、自主上网查阅资料,来收集我国水资源匮乏问题的信息,并归纳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后果,使其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形成节约用水这一公德意识,基于此引导其养成节约用水这一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实现德育的渗透。

二、通过讲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品德素养

在德育中,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培养是重点内容,其主要是指主体对科学世界的认知、判断、反应与思考,教师通过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认知逻辑,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使其可以准确地理解抽象于生活世界的科学世界,促进其形成符合社会环境发展的科学素养,以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改变传统的陈述式知识讲解模式,注重知识点形成过程思路、逻辑的讲解,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理解、探究思维框架,使其形成成熟、正确、科学的理解思路,并具备从生活世界中抽象出科学理论的能力,确保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各类科学现象,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最终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实现科学品德素养培养。

三、优化教学模式,实现自觉纪律德育

在德育中,活动德育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德育模式,该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行为,即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够保持在社会公德约束以及自我约束等范围内,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自觉纪律性的作用,有益于其未来的终身发展。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育工作聚焦在学生的自主活动行为上,以帮助其逐步树立自觉、自律意识,达到自觉纪律德育培养的目的。以翻转课堂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为例,教师需先录制好教学短视频,并在视频末尾提出问题再在课上发给学生,要求其进行自学。等学生自学完毕后,再让其围绕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并以问题引导其开展自主探究,帮助其养成自律意识,实现了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充分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元素

在我国教育发展早期,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曾提出,受教育人员的德育、智育、体育都应在其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渗透德育都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当前所有学科教材内容的编制中,编撰人员均融入了大量的德育元素,为教师渗透德育提供文本资源。基于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材德育元素的挖掘工作,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德育渗透,以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积累,增强地理教学的效果。以爱国主义这一德育元素为例,在部编版的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中包含了众多对我国环境的介绍,如“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等,其所占篇幅在一册书的量以上,其中,我国的地理优势、资源环境优势等教材内容元素,均能够让学生领略到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生动、形象、具体地阐释上述元素,可以有效落实爱国主义德育的渗透,提高地理教学效果[1]。

五、做好德育知识的延伸讲解

延伸讲解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该环节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将其放置在课堂教学的末尾,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将德育元素设置在延伸讲解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其知识面,而且能够增强德育知识渗透的灵活性,提高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此外,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以及知识、情感接受能力,规划相应的延伸讲解方法,以增强内容讲解的感染力及地理德育的有效性[2]。

综上所述,做好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终身的良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基于德育的地理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主体道德素质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增强学生的自律自觉意识,提高教材内容的利用率,优化讲解环节的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地理教学工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琪,刘智.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2):71-74.

[2]李远航,郭志永,姬璐璐.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27):358-35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