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学生养成教育

2020-05-23曹旭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7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农村留守儿童自主管理

曹旭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学校德育系统中的重要板块,而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养成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其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发展其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引领价值。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阵地,探讨农村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的落地途径,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主管理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农村留守儿童;习惯养成;自主管理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德育工程,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农村学校的生源构成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居多,他们在自主生活、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交往等方面较为薄弱,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及现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从道德与法治课堂来看,要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就要从养成教育入手,将课程特点与儿童成长规律结合起来开展德育活动,从自主管理实现的“自主规划—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反思”四个阶段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

一、合理安排,学会自主规划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教育监管、日常约束、习惯纠偏等,而来自祖父母的隔代抚养的溺爱、纵容、重物质满足轻教育约束等现象较为典型,这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时间观念薄弱、学业自主性差、个人成长性追求不足,甚至有的还会产生沉迷电子游戏、厌学、撒谎、偷盗等严重问题。为了防微杜渐,有效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教师应当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平台,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学会自主规划。比如,在“我长大了”单元主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并列表对比:我以前是怎样安排课余或节假日的,现在是怎么安排的;我以前是如何对待家务的,现在是怎么对待的;我以前是如何对待我的作业的,现在的态度如何;我以前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什么,我为理想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规划”及思考来感受“自主成长”的内涵及成就感。

二、活动建设,学会自主实践

桑间陌上、柳堤河畔、种植园区等农村特有的风物与景观,构成了小学生广阔的课外实践空间,也为学校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适宜的场地。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题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自主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感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和谐与清新。比如“我和大自然”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引导学生自主制订实践计划,根据实践要求用心观察草木、游鱼、飞鸟等景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用笔记录下来,并画出你所喜欢的动植物的图案,根据实践活动的要求,写出二至三條对动植物的保护建议。最后将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同学分享交流。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主观察与思考、互助与分享等品质得到锻炼,他们更能积极地面对因“留守”而带来的情感、生活、学业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成长为一个自主管理意识及自主管理能力较强的人。

三、主题启发,学会自主探究

相对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较为被动,而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不能及时疏解,不少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厌学情绪浓厚、作业抄袭等问题,对此教师应结合儿童的接受规律,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单元主题来精心设计并巧妙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会从换位思考的角度理解父母等人,做自立、自强、自律、自信之人,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比如“这些事我来做”“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等主题教学,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己,尝试换位思考,能够从父母、家庭等角度想问题,并在为父母及家庭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效评价,学会自主反思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列化、动态性、多方面的持续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的习惯养成、品性获得、素养内化的学习阶段,这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主、自信的德育是互为融合、互为统一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业、交往等进行评价,思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增长了哪些生活技能?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我了解了哪些时间规划小妙招?我学会了哪些与同学的相处之道?这样,学生通过自问自答式评价,自主反思学习或生活,有利于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总之,通过学校德育来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是当前教育研讨的热点之一。农村小学应聚焦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塑造学生,为留守儿童创造开明化、民主化、趣味化的校园成长空间,在规范其思想行动的同时能够切实锻炼其品格意志,提高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反思的能力,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蕾.好习惯,初养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习惯养成教育[J].教育观察,2018,7(24):81-83.

[2]毛典勇.山区留守儿童品质教育与管理实践简析[J].珠江教育论坛,2019(2):49-53.

[3]邓晚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交际能力促开放性格形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10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农村留守儿童自主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8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农村留守儿童自主管理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