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铁矿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020-05-21温子龙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铁矿铁矿石

□ 温子龙

河北省铁矿资源丰富,且开发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铁矿产量第一的省份,其产量占全国1/3。2019年,河北省铁矿石产量为2.99亿吨,铁精粉产量7 960万吨。虽然河北省大幅压减了钢铁产能,但由于钢铁产能基数较大且本省铁矿石自给率不足,未来河北省铁矿资源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区内铁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铁矿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对未来区域铁矿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发展基础

1.铁矿资源优势明显,资源保障能力较强

(1)铁矿资源丰富,矿潜力巨大

截至2017年12月底,河北省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95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前两位依次是辽宁省、四川省),占比11%( 见表1);其中,一般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70亿吨,超贫磁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25亿吨。按2018年河北省铁矿石产量2.5亿吨(不含超贫磁铁矿石产量)估算,目前河北省一般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仍可供矿山开采28年。

表1 2017年中国及河北省铁矿资源储量情况

(2)铁矿资源储量分布集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

河北省铁矿床分布广泛、大型矿区少(24个)、中小型矿区多(334个)、富矿少、贫矿多。但铁矿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大型矿区,大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66亿吨,占河北省总保有资源储量的70%。河北省铁矿资源集中分布在唐山、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上述地区查明铁矿资源储量占河北省总资源储量的88%,其中唐山市铁矿资源储量占比均70%左右。总体看,河北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相对较好,适合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开采。2017年全国及河北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利用情况见表2。

表2 2017年全国及河北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利用情况

2.铁矿产能稳步推进,产业地位较为突出

(1)矿山产能建设稳步推进,铁矿产量快速增长

近10年来,随着铁矿石价格的高位运行,河北省先后扩建、新建了多个铁矿山,采矿证年生产规模达100万吨的企业超过了50家。按照采矿证生产规模统计,河北省现有铁矿采矿权数量1 051个,其中:大型矿山27个,占铁矿山总数的2.57%;中型矿山94个,占铁矿山总数的8.94%;小型矿山(包括小矿)930个,占铁矿山总数的88.49%。

随着区域经济和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铁矿石产量大幅增长,2018年河北省铁矿石产量24 642万吨,同比增长6.79%,占全国铁矿石生产总量的32.28%;铁精粉产量6 539万吨,同比增长4.17%,主要分布于承德、唐山等地区。

河北省前3家铁矿企业分别为河钢矿业、首钢矿业和五矿邯邢矿业。2018年,全年铁矿石产量分别为3 987万吨、1 138万吨和1 002万吨,全年铁精矿产量分别为933万吨、460万吨和412万吨,3家企业原矿产量之和、精矿产量之和分别为6 127万吨、1 805万吨,约占河北省比例分别为25%和28%。2019年全国及河北省铁矿资源保障情况见表3。

表3 2019年全国及河北省铁矿资源保障情况

(2)铁矿产业地位突出,产业链较为完整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河北省铁矿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和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在整个矿业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18年,河北省铁矿产业从业人员7万余人,占河北省矿业从业人员的24%左右,工业总产值占河北省矿业总产值的比例接近一半。

3.科技实力明显增强,技术指标显著提高

近年来,河北省骨干国有矿山企业在采选工艺和装备水平上进行了不断创新和实践,取得了较大突破和成绩,获得各项科技进步成果奖项超百项。通过采选工艺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及河北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的带动下,低品位铁矿资源、共伴生矿产资源、复杂难选铁矿资源、尾矿资源、废石资源、残矿资源等得到了有效的综合利用。目前,河北地区铁矿山“三率”考核体系已逐步健全,铁矿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铁矿山一般开采回采率,露天矿山达90%以上,地下矿山达80%以上;选矿一般回收率为80.68%;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为36.56%;尾矿综合利用率为13.85%;固体废石资源综合利用率为60%。

4.矿山治理初见成效,绿矿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河北省通过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加大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和环保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矿山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实施了部分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如邯郸市的“千矿万亩”工程和承德市的“百矿披绿”工程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绿色矿山建设是考核矿山企业责任和实现矿山和谐发展的伟大工程。河北省铁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性较高,投入力度较大,符合未来矿山和谐发展的要求。河北省共有4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其中铁矿山数量最多,共有15家矿山申报了试点建设单位,占河北省整个矿山行业中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37.5%。

二、存在问题

1.勘探程度整体偏低,资源综合评价不足

(1)基础储量偏少,勘查程度偏低

截至2017年12月底,河北省铁矿基础储量为25.89亿吨,仅占查明铁矿资源储量的27.33%。同时,矿区内部分铁矿产地、特别是小型矿产地的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程度也较低,有的矿山甚至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勘查工作,严重影响了矿山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及防排水设计等工作的合理开展。

(2)地质勘查工作综合评价不足

河北省铁矿资源勘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矿区地质勘查工作没有达到“封边探底”。同时,铁矿勘查区的地质工作中大多只是进行单一的铁矿资源勘查和评价,没有进行其他矿种和共伴生矿产研究,导致部分地质勘查工作重复,地质勘查资料利用率较低。

2.铁矿自给能力偏低,影响区域钢铁发展

此前,随着河北省钢铁产业规模快速扩张,铁矿石产量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投入力度不够,并且矿山建设周期较长,省内铁矿产量增长速度仍远低于钢铁产能扩张的步伐,远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钢铁工业铁矿石自给率逐年降低。河北省铁矿石自给率已经从2000年的93.2%下降到2013年的34.9%,到2018年降至19.2%,不利于省内钢铁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铁矿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偏低

由于河北省铁矿资源分布广泛,中小型矿产地遍布全区,造成全省虽矿山数量众多但大型矿山较少、中小型矿山广泛分布的局面,中小型矿山数量约占总数的80%以上,民营中小型矿山占比在60%以上。

虽然河北省民营中小型矿山铁矿产量贡献较大,对提高铁矿自产率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大部分中小型矿山企业采、选技术装备落后,没有形成相配套的采、选、冶生产结构。矿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矿产资源的浪费,也容易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

4.项目审批程序有待简化,矿山建设进度缓慢

矿山企业从地质勘探到基建投产,需行政审批的部门较多,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矿山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较为繁杂,需要发改委、国土、环保、安监等多部门审查,一般情况项目审批时间长达3~5年,有些甚至更长,而矿山建设一般又需要6~8年。较为复杂的项目审批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山良性发展,不能较好地适应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矿山企业税费偏重,产品竞争能力不高

河北省铁矿山企业每年上交的国家性收费和地方性收费种类达18种以上。铁矿山每吨铁精矿需要缴纳的税费为140~380元,一般占到铁精矿完全成本的22%~40%。平均综合税费负担率不仅远高于国外矿山(如澳大利亚、巴西矿山的10%~15%),同时也远高于国内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税费负担造成铁精矿完全成本逐年增加,铁矿山企业竞争力下降,区域铁矿石自给率逐年降低,影响到了区域钢铁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在铁矿石价格低迷时期,矿山税费负担问题更为突出,很多河北省基础条件较好的国有老矿山也基本勉强能够维持生产,而大部分民营矿山经营情况较差或面临停产。

6.产业发展定位不明,长远科学规划缺失

河北省工业基础较好,铁矿开发历史悠久,但铁矿产业自身发展缺乏系统的战略定位和长期规划,产业化经营理念有待加强,仅将其作为钢铁工业的原料基地去管理,忽视长远建设,只重视短期回报而忽视长期效益,违背了矿山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投入不足、发展不可持续,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部分民营铁矿企业不太重视生产技术装备的更新和人才培养,管理人员水平相对低下,不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没有长期办矿的理念,短期的投资行为占大多数,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管理文化。

三、发展展望

河北省铁矿资源丰富,开发基础较好,区域铁矿石需求旺盛,但2019年自给率仅为23.4%,明显不足。根据《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要求,到2020年河北省粗钢产能将控制在2亿吨左右,即便如此,保守估计铁精矿需求量都在3亿吨以上。因北,河北省铁矿石仍将长期供不应求。

2017年,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冶金矿山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铁矿石产量将稳定在2.8亿吨,铁精矿产量稳定在6 000万吨,铁矿石自给率稳定在25%左右,培育10~25个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大型铁矿企业集团,铁矿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

河北省虽然对钢铁产能进行了大幅压减,但由于钢铁产能基数较大、钢铁行业发展基础较好,钢铁生产规模仍位居全国第一,区内铁矿产业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和做大做强的关键期。预计,未来河北省铁矿产业开发强度还有望进一步提高。但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也给区域内矿山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压力,对如何提高矿山综合竞争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河北省铁矿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为:加快区域内铁矿项目建设,提高区域市场综合竞争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矿业大集团战略;逐步规范中小型矿山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逐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内铁矿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铁矿铁矿石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铁矿渣高强海绵砖配合比设计
探索高原矿山企业党建工作“六有+N”模式
6.58亿吨
漫画与幽默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焦作市解放区9家矿山企业全部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