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05-21党永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产妇主观幸福感

党永妮,刘 静

1.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铜川 727099;2.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房,陕西西安 710054

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伤及胎盘因素(胎盘植入)等,其中70%~80%的产后出血是由子宫收缩乏力造成[1],在分娩产妇中其临床发生率为1%~3%,因而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较大[2]。出血后的产妇可能继发贫血、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大出血产妇可引发急性失血性休克[3]。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对大出血产妇极为重要,是挽救产妇生命、促进康复的关键。目前,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临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相信个体自身潜能,充分尊重个体的心理护理方法[4],但是目前关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对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和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产后出血初产妇采取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和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头位,产妇的宫颈良好,骨盆正常,头盆相称,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其他妊娠合并症;有严重的产后并发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19~41岁,平均(27.13±4.32)岁;孕周35~42周,平均(39.27±1.29)周;自然分娩23例(57.50%),其中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会阴撕裂伤7例(30.43%),剖宫产17例(42.50%)。对照组年龄19~41岁,平均(27.32±3.59)岁;孕周35~42周,平均(39.14±1.45)周;自然分娩24例(60.00%),其中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会阴撕裂伤6例(25.00%),剖宫产16例(40.00%)。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护理和传统心理护理。给予观察组聚焦解决护理。(1)描述问题:护理前护理人员需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掌握患者的分娩情况、出血严重程度、心理状况及背景资料,多方面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鼓励患者回忆自己以前解决心理问题做过的努力,引导患者了解其他解决方法,并给予肯定和指导。(2)建构目标:根据以上问题与患者共同确定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目标。如您打算采取什么方法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此阶段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3)探查例外:对患者进行正面引导,如“除了恐惧及焦虑,此次产后出血是否让你产生一些之前从未有过的感触?例如亲人、同事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等?”(4)给予反馈:医护人员及患者共同对采取聚焦解决护理方案实现的目标给予反馈,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努力给予鼓励和肯定,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依从性。若效果并不明显,应及时调整护理干预的内容和目标。(5)评估进步: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方式,包括情绪状态、生命体征、对新生儿的照顾等方面。即使进步微小也应给予鼓励,以帮助患者学会如何获取其他的社会支持。

1.3观察指标 采用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判断产后出血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此量表包括以下4个方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指数及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包括14个条目,总分值为14~56分;主观支持及客观支持各包括6个条目,总分值为6~24分;主观幸福指数包括24个条目,总分值为24~96分。分值越高,表示产后出血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越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其中,SDS包括20个条目,如郁闷、沮丧等,总分值为20~80分,≥73分表示患者有重度抑郁;63~<73分表示患者有中度抑郁;53~<63分表示患者有轻度抑郁;<53分表示患者正常。SAS量表包括20个条目,包括焦虑、惊恐及害怕等,总分值为20~80分,≥70分表示患者有重度焦虑;60~<70分表示患者有中度焦虑;50~<60分表示患者有轻度焦虑;<50分表示患者正常。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判断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活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等8个维度,分数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指数及自我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指数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生理职能、活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理职能、活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表3 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 h之内,产妇的失血量大于500 mL,其作为分娩过程中极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在我国产妇的死亡原因中高居第一位[5]。如止血不理想,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6]。产后出血包括早期及晚期的产后出血。剖宫产产妇的早期产后出血与胎盘剥离的创面大及宫缩乏力有关,晚期则与动作幅度大导致切口迸裂、子宫复旧差及情绪变化有关[7]。自然分娩产妇的早期产后出血主要与产程异常、母体和胎儿之间的解剖结构异常、对胎盘的处理方法不当和宫缩乏力等导致的软产道损伤有关,晚期产后出血则与情绪异常、产后疲劳和过度紧张有关[8-9]。因此,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胎盘剥离不全、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引起,应进行针对性护理[10]。

护理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护理模式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是在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强调将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患者的正向情绪和态度方面,相信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挖掘患者的优势、力量及能力[11-13]。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的意义在于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注重培养患者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调动各种资源,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14]。

本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指数及自我评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增加产后出血初产妇的主观幸福感,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向初产妇传授有关产后出血的知识,帮助其对产后出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指导患者应对的具体方法,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使患者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帮助其寻找自身能利用的资源,增加顺利分娩的信心,进而增加主观幸福感。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初产妇的不良情绪,原因在于护理人员主动与初产妇沟通,掌握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支持疗法及自我暗示法增加患者的信心,对患者达成目标的过程进行正向的反馈,赞美其每一个优点,对患者的努力和坚持付出给予肯定,进而能减少负性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职能、活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产后出血初产妇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初产妇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