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被动免疫对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预防效果*

2020-05-21囡,樊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机体胎儿

付 囡,樊 沛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感染科,陕西铜川 727100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人群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0%[1]。虽然近些年来乙型肝炎疫苗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中,并获得了较好的临床预防效果,但是,在新生儿出生后,采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法,并不能预防已经发生的宫内HBV感染[2]。胎儿受到宫内感染的危险性会随着孕妇血清 HBV-DNA水平的增加而升高[3]。阻断HBsAg阳性孕妇的胎儿宫内传染是减少乙型肝炎慢性携带者人数,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孕妇在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主要手段[4],本研究分析了孕妇被动免疫对HBV宫内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HBsAg阳性,由于各种原因在妊娠期未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孕妇纳入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7.41±3.62)岁。并选取同期102例HBsAg阳性,并且分别在妊娠第28、32和36周注射2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孕妇纳入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27.83±3.5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妊娠,且均无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及先兆早产、先兆流产、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前置胎盘、过期产、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妊娠并发症。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被动免疫方法 观察组分别在妊娠第 28、32和36周注射2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30002,厂家: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对照组未采取被动免疫。

1.3检测指标 (1)标本采集:于分娩时,留取3 mL新生儿脐静脉血,检测血清HBV-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水平;于分娩时,采集产妇3 mL外周肘静脉血,检测血清HBV-DNA、白细胞介素 (IL)-6、IL-12、干扰素-γ(IFN-γ)水平。(2)检测方法:采用ABI7300型荧光定量 PCR 检测仪进行HBV-DNA定量测定;采用i2000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HBsAb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IL-12、IFN-γ和IL-6 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判断,参考刘和平[3]的研究标准,即新生儿脐血清HBV-DNA和(或)HBsAg为阳性。

2 结 果

2.1两组新生儿脐血清HBsAb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检出脐血清HBsAb阳性76例,检出率为74.51%,对照组检出脐血清HBsAb阳性1例,检出率为1.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HBV的宫内感染4例,感染率为3.92%,对照组新生儿HBV的宫内感染8例,感染率为1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血清HBV-DNA水平和IL-12、IFN-γ、IL-6水平比较 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血清HBV-DNA、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血清IL-1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血清HBV-DNA、IL-12、IFN-γ、IL-6水平比较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我国每年大约有超过20万的新生儿由于母婴传播途径而在出生时携带HBV[5]。母婴传播HBV的途径主要包括宫内感染(即产前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以宫内感染最为常见。增强新生儿对HBV的免疫力,降低宫内感染率,是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环节。宫内感染HBV与胎盘屏障、孕妇体内的免疫应答、病毒本身的变异和胎儿易感性等多种因素相关[6-7],目前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方法包括在孕晚期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和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但是,目前关于孕妇被动免疫的应用效果仍存在争议。

宫内感染指的是胎儿由于在孕妇子宫内接触 HBV而获得的感染,因不易在产前进行诊断,常于出生后通过检测HBV-DNA水平和HBV血清学感染标志物进行判断。目前,有关HBV宫内传播机制的观点尚未统一,主要包括胎盘渗漏、胎盘感染、父系传播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感染等多种学说[8]。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常用的被动免疫方法,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IgG型抗体,在胎盘内具有Fc受体的滋养细胞,从孕20 周起,可把孕妇机体中的IgG型抗体转运至胎儿体内。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直接中和孕妇体内游离的HBV颗粒,并可以有效激活孕妇的补体系统,使体液免疫功能大大增强,从而使受感染细胞释放出的HBV在进入到未感染细胞之前就被机体所清除,使孕妇体内的HBV载量及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9]。孕期多次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以经由脐动脉到达胎儿的体内,从而使胎儿在子宫内获得被动免疫,有效减少宫内感染。

IL-12可以诱导IFN-γ的生成,是IFN-γ生成所必需的物质,在机体中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尤其是在细菌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IL-12能刺激活化型T细胞的增殖,使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在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的作用。IFN-γ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控的效果,它能对3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调控,从而产生多种细胞反应。本研究表明,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脐血清HBsAb的检出率,并降低宫内感染率。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血清HBV-DNA水平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血清IL-1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表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对机体HBV感染导致的免疫缺陷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体内HBV的清除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直接相关,而细胞因子在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IL-12能增强机体Th细胞的活性,促进IFN-γ的分泌,增加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有助于清除HBV;IL-6与HBV复制的活跃程度紧密相关,HBV感染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IFN-γ能使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病毒能力增强[10]。

综上所述,孕妇被动免疫对HBV宫内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机制与对机体感染HBV引发的免疫缺陷调节作用有关。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机体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邓俊峰作品选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